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培养孩子与世界和谐

教育:培养孩子与世界和谐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关系依赖德性维持,德性在关系中呈现,“和合”是德性的要旨,“和合”自然成为德性教育的支点和旨归,是内外世界协同的秘诀。“和合”的教育能提高生命质量和促进生命适应能力的提升。让孩子学会与世界“和合”,自然成为教育的召唤和追求。

教育:培养孩子与世界和谐

纵观中国古今教育流派,围绕“育才”和“立德”两个主要目标争鸣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人性的假设存在差异,表现在人与心灵、他人、天地之间的关系论述上各持己见。包括当代欧美教育的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实用主义人文主义、存在主义等五种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它们的理论逻辑差异主要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对理念与实践、能力与思维、理论与经验、训导与自育、灌输与唤醒的关系论述的逻辑起点不同。进而,围绕教育是什么(what)——本体论,为何教育(why)——价值论,如何实施教育(how)——方法论,展开相关的著书立说。始终都没有出现一种得到教育界共识的教育思想,只是各方自圆其说。这是由于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内涵的丰富性,这是教育理论的实然和应然,教育不是自然科学就肯定不可能只有唯一答案。教育是科学,需要求真,有标准答案;教育是艺术,需要求美,就没有标准答案;教育是事业,需要求善,就没有终极目标。其实,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事业,永远是一门关于人的发展且令人着迷的学科,需要人一辈子用心灵去探究,这正是德性教育的发展依据和魅力所在。

汉儒董仲舒说:“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在董仲舒看来,和是天地间的终极理想状态,“和”自然成为“德”的至高德性和价值追求。毋庸置疑,教育的本质是心灵对心灵的唤醒,但是心灵是自然的产物、社会的反映,它的实现和价值一定在关系范畴中讨论,并要通过人与人打交道才能实现其目标。此外,教育的艺术核心是因材施教。换言之,教育在人的关系网中持续发展,离开了与人的互动关系就不可能有教育。关系成为教育的一种存在方式,而关系存在全部意义寓于“和”之中。简而言之,教育过程就是以外因为条件,以内因为依据,提升生命动态发展的“和”程度,追求“和”而自育的生成过程。“和”的理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且比其现代的意义更为深广。在《辞源》里“和”就有“调”“顺”“谐”“合”等多重释义。可见“和”既是介词连词,也是形容词和动词,具有主动适合环境和协调各种伦理关系的意义和功能。因此,“和”是一种和合天道和顺应人文的状态,更是一种追求,它是充满德性的动态追求和生命状态。老子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他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有无相生”“周行不殆”的宇宙观。“有无相生”是围绕着“和”的聚散“周行不殆”的。因此,老子哲学亦称和生哲学。《文子·上仁》中说:“和者,阴阳调,日夜分。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虽然万物运行有其各异的体征本性和生命途程,但是必须保持其自然发展的程式,也即“和”的基本性质。“和”乃大地之大道,万物之大本。“和生”已成为中国融贯古今的哲学思想和运行之道。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文中描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依照生命的成长规律,创设和合的生长环境,就是对生命最好的照护。柳宗元在文末感叹:“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揭示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规讽当政者不可扰民,而要顺应自然、与民休息。这个道理同样可以迁移到教育上,这就是要最好的自然培育,达到率性而为、守和化育的和合效果。

同样,教育不是一种物质的生产,而是一种精神的生产。“和”是教育的肯綮,只有将教育目标定位在提高生命与世界“和合”的境界上,才能促进主体精神生命、自然生命和社会性生命的协同生长。因为,关系依赖德性维持,德性在关系中呈现,“和合”是德性的要旨,“和合”自然成为德性教育的支点和旨归,是内外世界协同的秘诀。“和合”的教育能提高生命质量和促进生命适应能力的提升。纵观教育学发展历程,三位哥白尼式的人物奉献了三部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分别为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柏拉图强调通过教育培养出能够统领国家和社会的哲学王;卢梭主张通过自然教育培养出独立自主的自然人;杜威通过鼓励儿童主动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由此可见,教育进步的主要脉络是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在“和”的聚合中动态发展,从最初柏拉图倡导的个体从属于国家,到卢梭倡导的回归人的天性,再到后来杜威倡导的民主主义将个体和国家统一起来,让教育在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的相互尊重中“和合”发展。《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守“和”指内劲和外劲处于动中之静,使内因与外因在发生作用之后,更能自然和谐运作,使主体在稳定的自然状态下不断持续、健康、向上发展。

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创造适宜的“和”环境,才有可能为生命的发展起到真正的助力作用,才能激发其面对现实、社会、自然、传统、人文等方面生成合理的诉求和主动适应能力,进而让人生在顺境或逆境中能直面应对,让身体和精神自适、自发、自觉。否则,就可能出现偏离人的发展正道的人格障碍道德滑落、生态漠视、信仰缺失、价值扭曲等情况。一言以蔽之,“和”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一双看不见的无形之手”,更是每个生命主体主动发展的内在诉求,“和”以共生共赢,“合”则成人成己。让孩子学会与世界“和合”,自然成为教育的召唤和追求。

致和化育的德性教育图解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深刻变化,教育也不能独善其身。教育在各方追逐短期名利的博弈中呈现扭曲,反“立德树人”的教育现象屡见不鲜,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此,每位教育人都必须捍卫教育的大道和生命的尊严,主动迎接挑战,不能玩噱头;应该远离急躁、心归平静、遵循教育规律和育人之妙道。全面推进教育从“成材之教”融通“立德尽性”,从“知识之学”迈向“人生意义”,从“单向灌输”转向“守和化育”,为其创设“和合”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这才有可能为自我教育提供条件,促进孩子的健康、聪明、快乐、主动、持续发展,达成“和而自育,合以达己”的理想育人境界,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它至少包括五个方面:认知自我——本我与超我之和合,涵养德性——个体与他人之和合,顺应自然——主体与客体之和合,增进价值——生命与使命之和合,坚定信仰——学识与人文之和合。简而言之,通过创设“致和化育”的德性教育环境,促进主体成为正确认知自我的人,心灵和适安放;涵养德性的人,人际和善互惠;顺应自然的人,生命和生不息;增进价值的人,精神和立挺拔;坚定信仰的人,未来和达致远。只有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教育工作目标。

【注释】

[1]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崇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0.

[4]赵美艳.谈对德性教育的认识[J].辽宁教育研究.2005(7):78.

[5]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www.xing528.com)

[6](美)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M].林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胡绪阳.语文德性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

[8](美)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M].林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9.

[10]张永明,曾碧主编.小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6.

[11](德)M·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68.

[12]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59.

[13]张永明,曾碧主编.小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7.

[14](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5]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6]黄志煊.德性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