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实践。”缺乏理论支撑的教育者就算知道应该做什么,但都有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所以,任何一项改革实验的推进要少走弯路,就必须探寻清楚其内在的理论依据和内在逻辑。一直以来,我倡导德性教育作为一项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学校中开展,并希望引领家长一起不断推进,既有其现实背景,更有其理论依据,它融合教育的具体实践与理想追寻于一体,它涉及教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理论。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德乃人之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事业。德性教育是一种“以师生发展为本,为终身幸福奠基”的人本教育。而这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包括多个教育思想流派的庞杂体系,德性教育的人本教育思想,并不是某一流派思想的复制,也不是多种流派思想的叠加,而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作为德性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批判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社会本位”为主和西方强调“个人本位”为主的两种思想的优点,而且期望在多个思想流派中寻觅到和谐发展的接合点和增长点,从而实现“人的真正发展是充分、自由与全面的三位一体”的美好愿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教中有人、率性而教、因材施教、因才择学,这正是德性教育“立德树人、率性而育”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思想。
(二)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卢梭的《爱弥儿》开篇第一句蕴涵着令人深思的深邃哲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在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卢梭将教育的来源定为“受之于自然”“受之于人”“受之于事物”三个方面。“我们的才能和器官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14]所以必须以自然教育为主轴,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密切配合并支持、拓展自然的教育。即三种教育配合圆满,并趋于同一个目标——“自然的目标”,才是好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也就是说,“以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的教育,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都应以追随儿童的内在自然为鹄的。”[15]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德性教育给予了重要的启发,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法则,在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率性而教”“顺势而为”。同时摒除自然教育思想中的不足,将学生顺应天性和提高社会性有机结合,个体实践体悟与经验有效讲授结合,注重自主创新与文化传承结合,为学生成为一个幸福的社会人奠基。
(三)培育德性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句话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这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其次是建功立业,再次是著书立言,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中的这段话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预示对人的德行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儒家所倡导的幸福观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儒家幸福观主张仁爱幸福,西方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康德有着与儒家德福相同的思想;与儒家幸福观不同的是道家主张合于自然的幸福,认为万物的本然状态是最好的状态,一个人是否享有真正的幸福,不是看一个人是否拥有财富、地位和知识,也不在于一个人是否具有他人所尊崇的德行,而在其是否合于道或自然,如果顺应自然之性,就能得到最大幸福;佛学的核心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戒欲、生灵平等。归纳起来,中华传统文化提倡人们要创造幸福必须以德作为起点和切入点,德是福的根,福是德的果。“人修厚德、积德行善”已成为我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共同理念,也正是“德性教育”追求与实施的核心内容。(www.xing528.com)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督学朱小蔓教授指出,21世纪的德育功能如何定位,是德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关键问题。把发展人作为德育的根本目的,以德性引领人的灵魂,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和持续发展,使德育走出传统德育约束人和过分注重“认知发展性”的范式,从而生成一个全新的德育理念与德育功能,这是教育的重点。朱小蔓教授强调了德性在德育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并把它作为开展现代德育的灵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理事杜时忠教授更是认为“制度德性是制度过渡到道德的阶梯”。可见“德性”作为教育工作、学生发展的关键词语在推进现代教育进程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界说。”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胡绪阳教授在《语文德性论》中也指出,德性以其真善美的品质作为人的精神的内核,是作为人的发展之根本,德性培育是深入人的灵魂的教育,并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性教育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些研究给如何开展德性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可以看出,德性培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德性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促进“生物人”转向“社会人”的核心任务。在德性教育中,以其“德性”的张力,打造“合道德”的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换言之,教育离开了德性,一切将变得苍白和软弱。德是才之帅,才是德的资,德才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那就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的关键阶段,是德性教育开展的宝贵时期。从道德认知的发展来看,儿童的道德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表现为公正或公平感的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可以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初步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并且将小学时期看成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都是德性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柏格更深入地分析了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认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阶段基本在小学时期发展完成。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南希·艾森博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享乐主义、需要取向、刻板和赞许取向、移情(情理心)取向、内化的价值观取向五种水平。虽然各种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存在不同的观念,但是都非常强调小学时期在道德认知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这让我们清晰认识小学教育的责任重大,以及道德发展的规律,增强了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德性教育的意义和紧迫性。此外,积极心理研究表明,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这是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对人性伟大的一种尊重和弘扬、理解,而取得的显著成果,对德性教育“率性而育”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从根源上说,德性教育来自“德性”二字,它的提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深度方面都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与立德树人高度契合。并且,它与现今让人目不暇接的教育实验相比,也有其独特之处。扼要概括为立德、率性、共生、普惠、幸福五个关键词。这五个关键词是德性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词,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16]也是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