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性教育的现实意义:让孩子学和世界和合

德性教育的现实意义:让孩子学和世界和合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深入地认识德性教育的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三)德性教育是率性而育的需要“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做事。德性教育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引领生命主体自发性与社会性无限接近。有识之士发出了理性的呼吁,并指出“德性是教育的核心议题”。德性教育以伦理为基因,以“去规训”为教育基点,避免教育异化为知识的灌输、身心的控制

德性教育的现实意义:让孩子学和世界和合

21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将发生巨大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指出:“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然而在这个急功近利、浮躁升腾的时代,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出德才兼备、能力高的新人才,才能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杨豹在《德性——当代研究综述》中就指出:“从人的全面来看,德性是人之为人所必不可缺少的发展要求之一。德性具有实质性的人学内涵,德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及实质,探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途径。”可是现实状况是德性在生活中乃至教育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缺乏德性,制度缺乏德性,就连德育也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或者是流于形式,成为应景或任务。因此,积极实施德性教育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时代的紧迫性。为此,深入地认识德性教育的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德性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格的需要

教育在古代“德”字当先,但今天的学校教育大部分已异化为只重视“是否有用”,能否给个人未来就业带来便利和物质利益,于是教育的目的也往往异化为为了未来生活所需的“谋生术”,教学所传授的知识也大多着眼于考试。开展德性教育以化育人性、健全人格、造福人生为宗旨,更有利于人格、人性、人生的培养。而这些正是教育的本质、意义和价值所在。德性培育是德性生成的过程,而德性生成的过程是一种个人品性养成和精神提升的过程。它注重的是人,是人的德性之成,从人性上说,人既是自然存在者,又是社会存在者,人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就得社会化。而社会化的根本问题则要先立德,包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教育专家认为:“德性是善的、好的、有价值的,德性践行本身是好生活的一个主要部分。作为人格主体自身的价值,决定德性是生命价值之源,即使人成为人,提升人生的价值目标,确立人生的终极价值。”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魏英敏在《德性教育问题之我见》中指出,注重德性教育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即“德才兼备”。然而现代教育则反其道而行之,普遍存在重智轻德、近利远义的问题。教育日益商品化、产业化、工具化,其不良后果之一是功利意识盛行,只重知识、技术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和内在的德性养育与熏陶。为纠正教育目标的偏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应加强德性教育,这不只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可见,开展德性教育不仅是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更是整个教育的重要内容。德性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古今中外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应当如此。德性是以其真善美品质作为人类的精神核心,德性培育实际上也是一种精神本体的培育,是学生发展的根本,是养育人格的必经之道,也是培养民族共同的心理取向、价值信仰、情感意识、文化认同、创新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需要。

(二)德性教育是人快乐成长的需要

人是否愉悦,根本来说不是因为拥有的财富多寡,而是因为内在的修为和德能的多寡。德性教育应该是个体意见之集合和理性精神之体现,它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正义平和个体自由地实现自身价值,为个人发展创设优越的时空和产生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使学校教育在有利于学校整体效应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有利于个体德性的自主发展与完善,在教育的固定形态、流动形态、精神形态中折射德性之光,促进愉悦体验,获得快乐和幸福。“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这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心愿。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让人充满快乐地学习,那就要做到“物中有人、管中有人、人中有人”,让平等、互惠、共生成为校园师生发展的共同生长方式。所以,学校要不断提高教育德性,为师生的健康发展和德性磨砺构建生态发展环境,使师生置身于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编织的联动机制中,积极实现主动发展、自我发展和协作发展,为个体终身学习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校教育的变革和内涵发展提供精神与实践基因,让教育真正成为一个尊重人、引领人、发展人、促进德性与幸福缔结共生的发展过程。

(三)德性教育是率性而育的需要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做事。德性教育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引领生命主体自发性与社会性无限接近。教育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在于培养适应给他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另一方面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不同的人,亦即适应个人(个性)地发展人。前者基于人类学的“共性”,后者直面伦理学的具体“个性”。实际上要想实现共性,就要充分地发展好个性,只有个性发展好了,共性才好,或者说只有个人好了,集体(社会)才更加好。《论语》早就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宏观文化大关照下,人具有不同的文化关系,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再看《中庸》,开篇就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短短十五个字对于什么是教育,如何开展教育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其核心就是率性。为此,良善的教育就要做到: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培养道德、丰富社会性,为生命蓄力赋能,这也是德性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与当前教育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一脉相承。(www.xing528.com)

而德性教育也是对规训教育的理性反拨,是一种从规训到德性的理性回归,以及率性而为的教育。在规训化教育要求下,学生变成了遵守规则的奴隶而不是主人,教师和家长往往只要求学生遵守而非建构。学校和家庭经常成为了很多学生心灵受伤的“案发现场”。在工具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规训日益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规训教育往往会忽视人的优势潜质,束缚人的自主性,搞“一刀切”、形式僵化、泯灭差异、强迫、灌输、控制、被动、背离个性和社会性、脱离自主与合作等。为了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建立德性的教育体制就变得尤为紧要。有识之士发出了理性的呼吁,并指出“德性是教育的核心议题”。德性教育以伦理为基因,以“去规训”为教育基点,避免教育异化为知识的灌输、身心的控制、幸福的消磨、个性的裁剪。德性教育是在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在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关心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适宜持续、自主成长的环境。

这也正是实践率性而育,促进人的个性和发展性而获得最大限度尊重和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四)德性教育是化育全人的需要

现实中,从教育价值取向划分,主要分为“以社会为本”和“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迫切,轻过程重结果、唯知识淡人文、求急功远慢育、重分数轻体验、重注入轻探究,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虽然有识之士对此也提出了反驳和论述,但是“以社会为本”和“以人为本”这两种教育理念也确实在当代冲突和拉锯,“以社会为本”压倒“以人为本”,也就成为现实的普遍常态。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说:“我们必须看到,道德原理不是专断的,不是超自然的,要看到‘道德’这个词并没有标明它只属于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区域或部分。我们需要将道德转译成我们社区(共同体,community)的条件和各种力量,转译成个人的冲动和习惯。”由此推断,道德(德性)不是教育中一个特殊领域,更不是一个孤立的手段,而是弥散于教育全过程的一种能量和酵母。如果在教育的过程做到“合道德”,就会激发教育组织内部和个人潜能的融合发展,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它的影响是全面的、弥散的、持续的、网状的,而非孤立的、片面的、短暂的、线性的。所以,实施德性教育是生命发展的诉求,是对教育本真的追求,它要求从“社会规限”和“生命诉求”中找到“致中守和”,应该是“以社会为本”和“以人为本”两种育人观念高度融合的教育,势必为学生的个性、全面、持续、充分、融通发展创造出一个温润的良性环境。

它不脱离社会的境遇要求和发展,但也不脱离个体的心志和价值取向,它以合人性、合德性的气魄唤醒生命主体存在的本质力量,脚踏社会土壤面向未来发展,以双向的径标迈向促进个体生命生长的社会世界和内心世界,从而以化育全人为目标,完成人之为人、生命为生命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