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倡导的“德性教育”正是立足于宏观的社会背景和教育伦理学与哲学的高度,坚持培养身心健康、富有德性、具有智慧的人。它表现为一种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变革,并非现代某种先进教育的翻版,而是现代主流教育发展的走向,是对现实趋于功利性教育的批判和反驳,是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化,以及提升人的全面核心素养的探究,也是对教育片面追求技术、政治、经济、功利的超越。众所周知,任何教育概念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此倡导的德性教育亦然。狭义的德性教育是在道德伦理的范畴中做文章,而广义的德性教育超越了传统意义的道德教育之范畴,更多赋予一种呵护心灵、守护天性、关注生命、率性而育、蕴藉教育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和促进主体追求幸福的本真意义。它把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统一起来,把教育理想与教育意义联结在一起,既包括“道德品性”的培育,同时关注教育中主体的力量,道法自然,遵循人成长的生命规律,使教育过程变成一种舒展人文、关怀生命、濡化德性、启迪智慧的动态过程。“德性教育”不只是一个结果的名词,更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动词,倡导“用道德教育培育道德的人”,用“合德性的教育培育教育的德性”,这既符合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也适合学生的自主成长需求。德性教育以德育人、依性而教、做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既符合国家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一中心工作要求,又让师生过上一种有德性的教育生活,这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应然走向,更是有智慧教育生活的一种永恒的实践追求!
(一)德性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的本质是德性的动物,生命是德性的依存,生命的卓越是德性光辉的体现,德性是生命价值的最原初也是最高的展现。从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到当今全国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无不是把“以人为本”摆在教育的首位。“道生之,德畜之”,道家认为,道在万物中的体现为“德”,这个德并不仅仅是道德,更是天赋能力,万物依道而生长,依德而完善。所以,德性与生命息息相关,德性教育是一种合道德的重人道的率性而教、以人为本的教育。德性教育提倡以德性为根本、以德性为统帅来关照教育的本性,把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自主、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它不仅是理智性的,也是实践性的。德性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是顺应21世纪要求的一种教育理念,关注人心灵能力的整体塑造,是一种以合道德性的具有生命特质与实践意义的面向卓越品质和激发生命力量的素质教育,即塑造人的理智能力、情感气质、精神品格、人文素养,并使它们相互融渗、通化,从而实现情感、理智、伦理、素养、能力并重的和谐发展。德性教育还是基于唤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激发的前提下,构建能促进师生不断完善与自主发展的德性环境,提升师生的主体地位和善美人格,激活生命内在的优秀潜质,为生命蓄力赋能。总之,德性教育是教育的应然取向和实然追求,德性教育中的“德性”是源于生命、发展生命、回归生命,是教育培养的起点与归宿。同时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其旨归是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本,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行为文明、心智完善、情趣高雅、素养全面、德才兼备的卓越学生。
(二)德性教育是一种率性而教的教育
《中庸》里的“遵道”即是德性,德性是“道”的体现,践履“德性”才能化育万物。《中庸》:“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德性教育强调因势利导、率性而为、顺学而导,遵循规律办教育。在教育中需要做到两个“遵循”:一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办学,二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办学。《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把他的教学总纲定位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及在西方,17世纪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法”,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这些闪耀着光辉的教育思想都始终没有脱离共同的教育之“道”——教育的德性。还有,在西方,无论英文的“education”、法文的“éducation”,还是德文的“erziehung”,教育一词都是源于拉丁语“educare”(动词为educere),“e”在拉丁语中有“出”的意思,“ducere”有“引”的意思。那么educere便含有“引出”的意思,指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本性之“道”,为生命成长创设致和化育的适宜环境,从而引导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得到更好发展。这“道”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法则,也是教育发展的规律,为“德性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提供了科学且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德性教育是一种追求幸福的教育
《老子》说:“德者,得也。”教育的重要追求就是人修厚德、物我皆春、天赐鸿禧。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将来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没有追求幸福体验的教育是违心而短暂的,没有德性支撑的幸福是自私而虚伪的。北宋张载说:“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德性教育就是通过合道德的教育,达成以德育德、以德育智、以德生慧、德福共生的育人愿景,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张扬自主的学习行动,创设幸福的学习体验。美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认为,积极情绪不只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能力。德性教育是一种率性而育的教育,在环境营造、教学方法、学习内容、组织管理等方面都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关心每位学生,尽可能创造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指数,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幸福发展。(www.xing528.com)
(四)德性教育是一种普惠共适的教育
至德为恕、大爱无疆。德性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个性、普惠共适的全纳教育,以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任何一位学生为基本要求,以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充分、持续、和谐、生动、健康、幸福发展为教育目标。每位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明天,都是一座富饶的宝藏,都必须获得公平、公正的教育,获得足够的关怀,满足充分的发展,得到真挚的尊重。德性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自主发展环境。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相信每位学生都有成长的愿望,都有成长的可能,在教育中对每位学生都应该充满期待,让人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人人都能同等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和幸福的体验。与此同时,为每位学生创设公平发展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教育管理中都有参与权、发展权、择学权,享有真正公平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主体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都可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这也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教育治理格局的基本要求。比如通过轮值、竞岗等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使人人都能在体验中得到锻炼,主体意识得到发展,自主成长内驱力得到激发,尤其重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引领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五)德性教育是一种追寻文化自觉的教育
德性教育正是一种以合德性的张力,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学习以及不断优化的文化活动。人的发展不管以何种形态呈现,其本质都是对人的文化发展的追求。有教育学者说得好:“人既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人既是文化发展历史的产物又是文化发展历史的主体,整个人类发展演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与文化的整合与同一的过程。”[10]教育是一种人的文化活动,一切教育活动本质上都是人的文化活动,然而在以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为上的功利教育(精致利己主义教育)者眼中,教育被泛化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被降格为所谓的考个好分数考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从而获得未来所谓好生活的“捷径”,甚至被窄化为多挣点绩效工资而提供的优秀“业绩”,更是教育规则制定者、学校行政者等展现个人偏好或突出个人政绩的面子工程的“窗口”。如此,以不合德性的教育追求泯灭了文化育人的德性之教、文化之育。把教育降低到了令人咋舌的泯灭德性地步,且还沾沾自喜、明知故犯。《哲学人类学》中认为,每个人类个体本身的生成,只是因为个体参与了超越个体的且为整个群体共有的文化。[11]可见合德性的教育正是一种促进主体文化自觉的教育。这种文化的养育或发展,既基于个人又基于群体,既基于自身又基于人类,绝不是上述狭隘且偏执的教育取向能够所为。的确,合德性的教育所追寻的文化教育发展,它更是适应了教育人类学所倡导的六个基本文化机能:有利于社会成员生理活动的维持;为社会增殖新成员;将新成员培养成将来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及分配;集团内或集团间秩序的维持;明确人生意义,具有生存动机和积极从事生存所必需的活动。[12]还有教育学者指出,这六项文化机能实际上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所具有的,也是文化得以生产和发展的根本基础。[13]
无可否认,教育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向为目的和行动的,它必然要合德性,合人类发展的本质。教育就是遵循教育的本质,进行文化化育的过程,这符合人道的教育,也就是合德性的教育所必须追求,也必然要追求的教育。教育不是功利至上,而是合德性的文化追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