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项目案例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项目案例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原本只在中老年观众中流行的戏曲文化,却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热烈的反响,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确引人思考。青春版《牡丹亭》启用青年演员来饰演剧中男女主人公,是这次演出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青春版《牡丹亭》是中国昆曲的弘扬传承史上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项目案例

牡丹亭》中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用现代剧场的理念和元素,用青春的演员说青春的爱情故事,更为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赋予了青春的喜悦和生命。

一、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形成过程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讲的是杜丽娘与柳梦梅两个青年男女之间因梦生情、穿越生死的爱情神话。在著名文化人白先勇的策划下,热爱昆曲的文化精英汇集在一起,重新编排了这个传唱了四百多年的爱情神话。2004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在台北首演,成为当年台湾的“一个轰动性文化事件”; 2004年5月,青春版《牡丹亭》震撼香港; 2004年6月在苏州大学赢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2005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名校巡演,大学校园迅速掀起一股观看热潮。同时,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和澳门国际艺术节上也备受青睐。2005年10月“登陆”国家大剧院,一时间好评如潮,使“昆曲热”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一般而言,戏曲观众多为中老年人,而苏州昆剧团携手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却打破了这个惯例,其观看者中除了中老年观众外还加入了许多青年朋友; 在众多高校大学生中引起巨大轰动,观看热潮持续不减,这部海峡两岸联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使这源远流长的传统戏曲文化得以延续相承。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情况下,我国传统戏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并永葆艺术魅力,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融合,始终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原本只在中老年观众中流行的戏曲文化,却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热烈的反响,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确引人思考。

二、昆曲《牡丹亭》的成功经验

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这一古典艺术焕发出了现代的色彩。一方面尽量保持昆曲的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 另一方面不忘适当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来衬托这项古典剧种,使其既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同时亦遵从昆曲的古典精神。这种对爱情的歌颂是古今中外永恒的美,在现代社会中更能引起共鸣。

(一)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改编创作

白先勇近年来致力于昆曲的推广,本着振兴昆曲、宣传昆曲的愿望,在尊重昆曲成熟的传统文化精神基础上,在创作时一方面全力保留了昆曲婉转柔美的表达方式,同时也适时加入了许多现代文化元素,以现代衬托古典,以古典诠释现代,符合当今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心理需求。为了能更好地表现昆曲的艺术魅力和《牡丹亭》的精彩内容,从制作团队到演员选择,都经过了严格筛选,在力求原汁原味地表达昆曲和《牡丹亭》的艺术魅力外,更蕴含着浓浓的现代气息,吸引了更多青年观众的注意。

(二) 贴近现代需求主打“青春牌”

青春版《牡丹亭》强调青春与爱情的主题,不仅符合汤显祖原作的精神内涵,更贴近现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在如今这个人情复杂的社会下,剧中所蕴含的至纯至真的超越生死的情感,唤醒了人们那颗渴望真情、追求真情的心。青春版《牡丹亭》启用青年演员来饰演剧中男女主人公,是这次演出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与剧中人物年龄相仿的青年演员沈丰英和俞玖林,以清新秀丽的舞台扮相与细腻自然的表演功底,为汤显祖剧中的古典形象赋予了真实活泼的血肉与灵魂。在他们的演绎下,站在舞台上的就是真实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展演了一个如泣如诉的缠绵爱情故事。(www.xing528.com)

(三) 传承昆曲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昆曲诗情画意的舞台艺术、《牡丹亭》优美浪漫的诗词魅力,震撼了一直被包围在流行歌曲、西方文化等各种快餐文化下的中国年轻人的心灵; 昆曲演员们扎实成熟、游刃有余的表演,将戏剧内容和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 宁静优雅的昆曲艺术为整部演出描绘出一幅绝美的画卷; 融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昆曲表演,带领中国青年人深刻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众多年轻人被昆曲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四) 成熟系统的管理体制与运作

从邀请名家、组织人马、选演员、拉赞助,白先勇建立了一套成熟严谨的戏曲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为剧中人与物、人与戏曲表演、理念与行为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这样一套规范戏曲与演员的体系,使昆曲的宣传能够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了戏曲舞台艺术的传承,吸引了众多观众,在扩大青春版《牡丹亭》的市场号召力的同时,更是宣传了昆曲的古典文化魅力,广泛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案例点评

从优雅古典到青春现代,青春版《牡丹亭》很好地秉承了汤显祖原版的内在意蕴和精神,结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舞台设计、故事内容和演员表演都作了精心改编与创作。它为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赋予了青春的喜悦和希望,为昆曲在新世纪的发展和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吸引了大批观众特别是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目光,让他们在这传媒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能够平静地坐在剧院里专注欣赏有四百年历史的昆曲,感受它的浓丽、优雅、空灵、精致、洗练与沉着。

白先勇的青春版通过活泼新鲜的“现代性”,将原版《牡丹亭》的古典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启用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带来的成功,打破了昆剧演员队伍固有的凝固、尴尬局面,对中国昆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与艺术传承问题,具有特别意义。

青春版《牡丹亭》是中国昆曲的弘扬传承史上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让古代经典走进现代生活的表现形式,为古典戏剧文化培养了新的欣赏群体,走出了一条昆曲文化遗产振兴与传承的新道路,为古代戏曲在当代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典范和宝贵的经验,为我们努力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提供了优秀范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