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于冯小刚贺岁片取得的巨大成功,华谊兄弟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华谊兄弟是中国民营电影企业的杰出代表,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等。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发布的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华谊兄弟品牌价值14.25亿元,居国内传媒企业领先地位。
一、华谊兄弟的发展史
1994年,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两人出资10万美元注册了以广告经营为主的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这是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的前身。1997年,他们投资拍摄的第一部影视作品是英达的情景喜剧《心理诊所》,并取得了不俗成绩; 1998年他们把目光转向了电影,与当时的华亿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和北京紫禁城三联影视发行公司一起高价买下了电影《荆轲刺秦王》的内地发行权,而后又投资拍摄《鬼子来了》、《我的1919》,从此打开了影视界的大门,并在该行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00年华谊兄弟力排众议投资拍摄冯小刚的贺岁片《没完没了》,票房高达4000万元,获得了当年国产电影的票房冠军,这成为华谊兄弟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也吸引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关注,在一系列的电影成功之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向华谊兄弟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冯小刚的《大腕》成为双方合作的起点,而后又共同合作了《天地英雄》、《可可西里》、《功夫》、《手机》,这五部电影均取得了高票房收益,哥伦比亚公司与华谊兄弟建立起了超越一般合作关系的联盟式的伙伴关系。
2000年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和太合地产联合成立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这是他们第一次大规模的资本运作,意味着华谊兄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成立了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经验的民营影视投资公司正式浮出水面。
十年间,中国电影在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而在这一次次的改革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民营影视公司冲到了中国电影阵营的前列,担当起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并以自己独有的特质创造了中国电影共同的辉煌。截至2008年年底的《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显示的数据表明,民营企业在当今中国电影中的投资综合比例已达82%,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了,而王中军和他的“华谊兄弟”则是数以千计的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华谊兄弟凭借自己敏锐的感知力与决策力,从众多民营影视公司中脱颖而出,他们以影视为基础,不断向外辐射,目前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公司、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谊兄弟文化经纪公司、华谊兄弟音乐公司、西影华谊电影发行公司、华谊兄弟电影国际发行公司等多家公司,成为当今中国电影市场中的佼佼者。
在国内外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华谊兄弟作为国内最大的影视制作及艺人经纪服务企业之一,依托国家对文化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2009年10月30日上午9点25分,华谊兄弟在深交所上市,正式登陆创业板,发行4200万股A股,一举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家登陆A股的影视文化传媒企业,成为中国民营影视公司乃至中国娱乐产业迈向发展新阶段的最佳范例[1]。
二、华谊兄弟的成功经验
依托于广大的中国市场,华谊兄弟大展拳脚。它正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发展和脉搏,科学合理的决策、虚心的态度、成功的投资、先进的管理都成为其独门绝技。
(一) 依托政府扶持,大力资本重组
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各项扶持优惠政策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准入限制降低,电影立项、审查和合拍片管理等各项措施改进,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民营企业纷纷以各种方式进入电影领域。华谊兄弟旗下的发行公司与国有发行公司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资本重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作为第一家上市的影视文化企业,华谊兄弟募集资金12亿元,是公司总资产的2倍,其资本重组以及业务扩展是相当成功并且卓有成效的。
(二) 投资冯小刚贺岁片,实现发展转折
盛行于好莱坞的贺岁片,是国外电影市场运作中的一种常用方式。华谊兄弟正是独具慧眼看到了冯小刚在贺岁片市场中的成功,义无反顾地投资拍摄了冯小刚的多部贺岁片,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不仅证明了冯小刚出色的导演才华,更验证了华谊兄弟敏锐的市场感知度,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华谊兄弟的行内外知名度,更奠定了华谊兄弟的利用先期广告收益减轻投资风险的市场运作模式。
(三) 与美国公司合作,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在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合作以前的华谊兄弟,管理方式与市场运作是混乱不成熟的。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长期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好莱坞电影的运作模式,将华谊兄弟带入了真正系统科学、成熟稳健的管理时代: 告别了原始的工作方法,告别了赌博似的投资状态,投资预算精确而准确。雄厚的资金与成熟的管理的双重优势,促进了华谊兄弟的品牌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与海外市场建立了业务关系,为影片海外市场的开发做了充足准备。
(四) 注重配套产业化服务,抓好人才战略(www.xing528.com)
导演和演艺经纪是影视产业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为取得在影视行业的长足发展,华谊兄弟集结了众多国内外影视精英人才,与著名导演签约,合作建立了六个导演 (制片人) 工作室,基本建立了从导演、演员、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一个基本完整的生产体系。同时,华谊兄弟允许旗下签约艺人在公司股票上市之前认购公司原始股,并采用其他一系列激励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
(五) 多元经营,构建完整的产业化链条
华谊兄弟将电影市场分为传统的票房回收、新的回收渠道 (商务广告) 和待开发的渠道 (网络、游戏) 三种。华谊兄弟通过明星参与、导演力量、经纪公司的大肆包装以及广告宣传等一系列途径给电影造势,快速打开市场,吸引更多观众,提高票房收入; 在关注传统票房以外,电视版权、音像版权等后电影版权等,也是华谊兄弟制胜的法宝; 同时,为争取年轻观众的注意,尝试采取网络点播的方式来推广新电影,并推出了一系列游戏、动漫、玩具等周边产品。大规模全方位的产业链条,造就了华谊兄弟在娱乐产业中的全面开花。
三、华谊兄弟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新兴文化市场上的“小兄弟”,与好莱坞“老大哥”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而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就一定要秉承自己优秀的传统,抓住自己的特色,放眼世界,勇敢地接触世界,才不会固步自封,才能得到世界的喝彩。
(一) 编剧团队的缺失
目前,华谊兄弟拥有众多全国乃至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导演和演员,具有成熟的影片市场运作模式,但是在编剧这一块却有缺失。编剧是影视作品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好的剧本是优秀影视作品的坚实基础,打造一支优秀的编剧团队,是当前华谊兄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2005年,华谊兄弟的艺人储备因为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出走,几乎被掏空,其经营业绩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华谊兄弟对冯小刚及其贺岁片有较大依赖性。因此华谊兄弟要完善电影、电视、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的运营管理; 成立专业团队对影视项目进行规划调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和投资考评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才危机的出现,为培养优秀的影视人才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条件。只有新人新星不断涌现,才能保证影视业的健康发展。
(三) 加强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打造
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品牌是影视公司的形象保证,更是迈向市场化、国际化运作的必要途径。一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电影形象,是为影视公司打开国际市场的万能钥匙。因此,华谊兄弟上市后应更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今后的发展,要摆脱单纯靠内容取胜的制作思想,要勇于创新,突破传统思维,努力打造出为全世界观众所接受与喜爱的知名影视经典形象。
四、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奋斗,从当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广告公司发展成为如今称霸中国娱乐产业的大型传媒集团并成功上市,这和其独特灵活的经营管理策略有着密切关系。华谊兄弟以影视投资作为向娱乐业发展的起点,在影视方面卓有成效并粗具规模后,逐渐向唱片发行、艺人经纪服务等方面发展,辐射整个娱乐行业。电影、电视、唱歌、艺人经纪等四大业务完美组合,互相借鉴补充,搭建起一条娱乐系统化生产体系,从影视歌曲制作发行、艺人签约包装到市场宣传营销形成了完善的一条龙服务,华谊兄弟搭建了专属于自己的全新娱乐平台。
华谊兄弟作为我国影视娱乐产业的一家典范企业,它的从小到大不断做强的发展轨迹,对于我国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的众多中小影视企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在中国娱乐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华谊兄弟的成功上市不仅仅代表了华谊兄弟的成功,更代表了中国娱乐产业的成功转型,对更多的民营娱乐公司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娱乐公司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盘股市中,将中国娱乐产业推向新的高潮。
要注意的是,由于每家影视企业所处的阶段、资金、能力以及内外部环境的不同,其成长路径也必然会千差万别,因此,对于华谊兄弟的成功经验,不应该盲目借鉴,而是要在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各项因素的情况下,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