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实践:乡镇文化站取得的效应及供给模式变化

重庆实践:乡镇文化站取得的效应及供给模式变化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到2006年年底,全省共确定乡镇文化站公益服务岗位1657个,实际录用上岗1640人,相比2003年全省在岗人数3768人减少2128人,精简幅度达56%。再从2004—2009年湖北乡镇文化站从业总数看,2009年比2004年减少了405人,精简幅度达16.7%;但中高职称从业人员所占的比例却有显著提高,从2004年的9.72%增加到2009年的20.82%。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经济状况较好的不低于500平方米。

重庆实践:乡镇文化站取得的效应及供给模式变化

①创建了新的用人机制,优化了基层文化队伍。自从实施“以钱养事”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以来,湖北省80%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实行了合同聘用和岗位管理,通过定期考核,初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目的在于实现人员的优化组合。据统计,到2006年年底,全省共确定乡镇文化站公益服务岗位1657个,实际录用上岗1640人,相比2003年全省在岗人数3768人减少2128人,精简幅度达56%。再从2004—2009年湖北乡镇文化站从业总数看,2009年比2004年减少了405人,精简幅度达16.7%;但中高职称从业人员所占的比例却有显著提高,从2004年的9.72%增加到2009年的20.82%。湖北乡镇文化站不仅人员从业总数有了适当精简,而且人员素质有了较大提升。

②加大改革经费投入,提高从业人员待遇,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相对更有保障。改革前,乡镇文化站基本没有正常的业务费用,而实行“以钱养事”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镇文化站的财政投入,经费有了极大增长。改革后,县级财政要将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经费按照部门预算要求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逐年加大农村公益性事业的财政投入,并分解落实到具体服务项目。乡镇文化站作为基层公益性文化单位,其经费主要依靠国家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在实行“以钱养事”新的文化供给模式后,湖北省对乡镇文化站的文化投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省文化总投入的增长幅度,且财政投入正由过去的重在“养人”转向“养事”,更多的经费用于文化服务设施的提高及服务项目的开展。

③乡镇文化站硬件服务设施有了极大改观,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湖北省乡镇文化站的硬件服务设施因为历史欠账,相对比较薄弱。但随着“以钱养事”模式的实行,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增加,文化站的硬件服务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观。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经济状况较好的不低于500平方米。基本功能空间包括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和管理办公用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室外活动场地,包括了文化广场、露天舞场、球场、体育健身路径等。此外,乡镇综合文化站还配备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文化设备和文化资源,包括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电影放映机、电视、照相机;举办一般性文艺演出所必需的乐器服装、灯光、幕布;球类、健身等体育器材;开展培训、讲座的桌凳、黑板等;图书、音像资料等文化资源。(www.xing528.com)

④农村文化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以钱养事”新模式的实行,调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工作积极性,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也有所强化。各地文化站不断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增加了文化服务的次数,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