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7个镇分馆助力乡村文化服务,读者65万,外借32.5万册

7个镇分馆助力乡村文化服务,读者65万,外借32.5万册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个镇分馆经两年多时间的运行,已接待读者65万余人次,外借图书32.5万册次。根据嘉兴市创建要求,逐步在全县推行图书馆村分馆建设。做好乡村春晚的保障工作,才能使活动顺利地进行,经费就是保障乡村春晚顺利举办的基础。3)温州市藤桥镇公共文化服务编织“三张网”覆盖全镇目前,藤桥镇已实现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下辖的10个农村新社区,8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的全覆盖。具体的做法是编织“三张网”覆盖全镇社区、村庄。

7个镇分馆助力乡村文化服务,读者65万,外借32.5万册

(1)创新实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嘉兴市海盐县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三重服务体系”建设

海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海盐县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了乡镇图书分馆建设。截至2010年底,全县建成7个镇图书分馆,实现全县镇图书分馆全覆盖。7个镇分馆经两年多时间的运行,已接待读者65万余人次,外借图书32.5万册次。许多农村孩子已养成节假日去图书分馆借书、自习、看展览以及浏览数字资源的良好习惯,且镇图书分馆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努力构建以县图书馆为中心、镇分馆为骨干、村分馆为基础,以企业、学校等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覆盖全县、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具有海盐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免费、全覆盖的图书馆服务,整体提升海盐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达到嘉兴市创建国家示范项目标准。推行村分馆建设。根据嘉兴市创建要求,逐步在全县推行图书馆村分馆建设。年内,各镇新建一卡通行、通借、通还的村分馆1个以上,全县共完成9个村分馆的建设任务。村分馆建设采取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级投入、分层管理、服务规范、技术外包、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方式。村分馆建设标准和措施: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藏书3000册以上,报刊30种左右,电脑达到或超过文化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标准。建设措施:村分馆重点规划建设在人口数量较多、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和拆并乡镇所在地;人口数量较少、条件不具备的村则通过设置图书流通站提供服务。

2)丽水市开展特色“乡村春晚”活动

新农村的公益村晚是我国新时期城市春晚文化在新农村中的创新和演变。乡村春晚是农民群众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自编、自导、自演,为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而举办的一种文艺联欢晚会。可以说,乡村春晚是立足在农村现实生活上的春晚。乡村春晚具有互动性较强、原生态化、高灵活性的特征,乡村春晚的节目与农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乡村春晚的参与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互相认识,当演员上台表演时,很容易与台下的观众产生互动。因此,乡村春晚的互动性、娱乐性极强。村民自己搭建乡村春晚舞台,基本都是就地取材。乡村春晚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缩影,是对乡土风情的呈现。为了提升乡村春晚质量,作为乡村文化建设前沿阵地的乡镇文化站,在乡村春晚的筹备工作中,应该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最专业的辅导,为提升乡村春晚质量尽最大的努力。乡村春晚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乡镇文化站对其模式进行创新,打造出乡村春晚的品牌。另外,在乡村春晚的举办过程中,台下观众看了一半节目就起身到后台换装表演的现象十分常见。群众既是乡村春晚的表演者,又是乡村春晚的观众。乡镇文化站对群众中的艺术人才进行培养,以此扩大乡村春晚的生存空间,进而对乡村春晚的质量进行提升,使乡村春晚具有更加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在乡村春晚的筹备过程中,乡镇文化站只起到统领调控的作用,乡村春晚中的节目都是由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所以乡村春晚的节目与农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做好乡村春晚的保障工作,才能使活动顺利地进行,经费就是保障乡村春晚顺利举办的基础。由于举办方资金有限,因此需要从多种渠道筹集经费。针对这一现象,乡镇政府将乡村春晚作为一项公共文化的示范项目,并为这一示范项目设立专项经费,使乡村春晚的底气更足。(www.xing528.com)

3)温州市藤桥镇公共文化服务编织“三张网”覆盖全镇

目前,藤桥镇已实现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下辖的10个农村新社区,8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的全覆盖。具体的做法是编织“三张网”覆盖全镇社区、村庄。①编制

共设施网。该镇根据《温州市鹿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用三年时间着力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并已经实现“城镇社区1分钟文化圈”“新农村社区30分钟文化圈”的目标。建成藤桥镇省级中心镇综合文化中心,以及97个村级建成了“二堂、四馆、六廊、八员、十室”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一些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已经建起了综合文化分中心。②编制服务志愿网。为使送戏下乡活动更好地符合当地群众的欣赏口味,藤桥镇设计了“送戏下乡意向表”,列出歌舞曲艺戏剧、木偶、中老年艺术等文艺菜单,由各村和社区自主选择“送戏下乡”的演出项目,向鹿城区文化主管部门递交。送戏下乡、送书下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菜单式服务很受村民欢迎。同时,藤桥镇积极组建镇、村志愿者服务队,发挥企业、学校、社会业余团队的力量,成立特色文化志愿者队伍,并和兄弟街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③编制特色品牌网。藤桥镇各村根据自己特点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驿头社区以“程氏理学”为特色,融合民俗文化会馆、中加友谊馆的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双潮社区以侨乡魅力为特色,通过整合西坑华侨爱国主义基地等资源,培养村民爱国、爱乡之情;沿江社区立足农村新社区和外来务工新居民聚集的特点,以“幸福驿站”“心理咨询站”“义工服务站”为特色,打造服务新村民、新居民和新居民子女的文化礼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