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宋石刻发现保护口述实录,石魂

南宋石刻发现保护口述实录,石魂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后来日本友人来宁波,他们对南宋石刻的研究以及崇尚,我是清楚的。还有研究石刻的日本专家,日本人管石刻叫作石造物,他们来寻访石刻,重点是东钱湖南宋石刻。图045 日本友人勘察南宋石刻图046 中日石造物研究会宁波考察活动赵:小周,我了解到,原江东区档案馆关于四明史氏的宣传小册子是你撰写的。其中叶太君和史诏的墓道石刻所属时期是南宋早期,石刻风格比较简朴。

南宋石刻发现保护口述实录,石魂

周东旭

现就职于宁波文化旅游研究院,曾任职于海曙区文物管理所。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宁波文化研究会理事。2017年,为海曙区第五届政协委员。著有《苍水诗注》、《鼓楼钟声:宁波老城的生命印记》、《浙东古戏台:宁波卷》(合著),剧作《牡丹灯》《张苍水》。在宁波电视台科技频道录制《千年海曙》10集、《江南话语》4集。

口述时间:2020年5月28日下午

口述地点:宁波开放大学

采  写:赵淑萍

赵:小周,在文保界,你虽然年轻,但资历不浅,很早就开始进行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保护了。东钱湖南宋石刻的相关活动,你参加过吗?

周:我2005年开始在海曙区文管所工作,单位还兼管了一个海曙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者协会,因为单位人员少,所以我很快就接触到这些事情。这个协会里有许多甬上文化名人,他们都热爱家乡的文化事业,尤其是文保事业,其中著名的有曹厚德、王重光、杨古城、王介堂四位先生,被宁波人称为“宁波文保四老”。我和杨古城先生、王介堂先生最为熟悉。记得杨古城先生一开始的时候,还不会使用电脑,因此每有打印、复印、电子邮件往来等事务,便会来我们单位,每次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他开一辆电瓶车,熟门熟路,先问候门卫师傅,然后到楼上,问候领导,接着会找我做一些具体的案头事情,时间也总是在临近十一点的时候。后来他努力学会了使用电脑手写板,来文管所的次数就少了。每一次,我都很认真地帮他打印、复印,等事情办完,才去吃午饭,所以老先生他们在做的一些事儿,我是知情的。我也多次跟着他们前去。关于南宋石雕的活动,最初的时候我没参与。但是后来日本友人来宁波,他们对南宋石刻的研究以及崇尚,我是清楚的。

赵:那你谈谈日本专家来宁波的一些活动吧,主要是关于南宋石刻的,其他的也可以讲一些。

周:在我开始工作后的第二个年头,2006年,杨古城老师和海曙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者协会就策划了三件大事。一是纪念雪舟等杨圆寂500周年,在居士林立了雪舟行迹碑,字是郑玉浦先生写的;二是首个文化遗产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前身),在原日湖的遗址上立了一块遗址碑,字是曹厚德先生写的;三是纪念史浩诞辰900周年,这个史浩是史氏家族的第一个丞相,他们家族和南宋石刻关系很大,在宝奎庙前也立了一通石碑,字是李羡唐老师写的。

赵:你还能想起那次纪念活动的主要情景吗?

周:史氏后人中有一位叫史美露的,在四川。她费时三年完成《南宋四明史氏》一书,书中有百余幅图片,还有很多家训、家风和史料之类的内容。当时举行了此书的首发式,还进行了“南宋四明史氏故里”揭碑仪式。再就是开了一个研讨会,讲史家和月湖的关系。编过论文集,当时一些老先生有几个现已作古。宁波大阿嫂史翠英还给我们提供了包装好的泥螺,赠送给史氏族人。

图044
南宋四明史氏和月湖文化研讨会(周东旭提供)

赵:你再谈谈日本学者的宁波之行吧。

周:日本学者、专家大概可以分这么几种。有画家是雪舟等杨的传人,雪舟等杨曾被大明皇帝赐予“天童第一座”的称号,所以雪舟传人访宁波寻祖认宗是必须的。还有研究石刻的日本专家,日本人管石刻叫作石造物,他们来寻访石刻,重点是东钱湖南宋石刻。还有如研究《牡丹灯记》的学者,研究佛教、曹洞宗、道元禅师的村上博优先生及研究瓷器的专家。

赵:石造物专家来宁波,你参与接待了吗?

周:我曾随杨古城先生多次接待过他们。研究石造物的专家团是山川均先生和佐藤亚圣先生领队的,山川均先生的工作单位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市级教育局,佐藤先生则是元兴寺文保所的,类似宁波保国寺文保所。山川均先生很清瘦,佐藤先生个子非常高,大概有1米9,随团有10个人,或是自费,或是有相关研究单位资助。2015年我们访日的时候,山川先生他们也招待了我们一次,也算礼尚往来吧。

赵:谈谈你印象比较深的一次吧。

周:2008年,他们来参加中日石造物研究会宁波考察交流活动,为期5天。在野外的时候,他们常用烧烤用的锡纸拓印石刻上的花纹与文字,这确实是一种好方法。我记得,80多岁的老先生在天童寺看一个石抱鼓的时候,就半跪在地上拍照。大冬天,寒风凛冽,他们用量尺在石刻上比画丈量,如得珍宝。有一次,在野外看到一个武将翁仲,还被农民用红油漆涂了嘴唇,大家都忍不住发笑。专家们对东钱湖石刻馆、宁海黄泥丘石刻、奉化溪口魏杞墓石刻、鄞州梅园、慈溪袁韶墓石刻、大隐石雕厂等地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宁波和有关县(市)区的石刻遗存,对中日石造物的历史渊源及保护、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中国有一句诗叫“住山未必知山好,却是行人得细看”。对于眼见的许多珍宝,我们大都会舍远求近,对于常见的文物,我们大概也会以司空见惯的态度对待。当我们看到外国人如此重视我们的文化时,我们不禁会重新审视。我们的文保意识,确实还不强。

图045
日本友人勘察南宋石刻(周东旭提供)

图046
中日石造物研究会宁波考察活动(周东旭提供)

赵:小周,我了解到,原江东区档案馆(现并入鄞州区档案馆)关于四明史氏的宣传小册子是你撰写的。里面,你谈到了史氏祖先画像中的衣冠服饰。我当时应鄞州区档案馆之约,写介绍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的文章时曾仔细阅读,有些地方还进行了参考。那么,你能不能也谈谈南宋石刻中那些精美的构件和文臣武将的装束?

周:南宋石刻的特点就是写实,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而且刀法细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宋时期,中原地带手艺高超的石匠随着朝廷迁移南方,北方的巧匠们遇到了宁波特有的适合雕刻石材——梅园石和青石,两者相结合,石雕的水准达到了新高度。南宋石雕的主要部分是四明史氏的墓道石刻。其中叶太君和史诏的墓道石刻所属时期是南宋早期,石刻风格比较简朴。到了中期,史浩、史渐的墓道石刻也是低调、淡泊。而晚期如史弥远、史弥坚等的墓前石刻,造像神态比较自得,仪仗感很强。总的来说,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不仅文臣造像慈祥和蔼,武将的面容也是敦厚,缺少杀伐之气。而那些石兽也驯服温顺,所谓“虎不威、马不烈、羊不犟”。

赵:你能否也谈谈文臣武将的服饰?

周:文臣的衣冠、武将的铠甲,都能在宋画中找出对应。文臣冠顶的梁数表示他的官品。武将的璎盔披甲、臂上的护袖、脚上的护腿、腰间的护腰都是当时的制式,中规中矩的。而且,立体感极强。这些都反映出南宋时期的人格意识和审美标准。有些比较学术性的论述,您可以查查期刊网。我记得,我查到金皓老师有专门论述,还有杨古城老师和龚国荣老师的著作《南宋石雕》。其实从古代画像雕塑上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沈从文先生那会儿就开始了,根据文献记录和实物对比。我感觉我这篇文章创新点在于对19则题跋的考证,这个工作原先是没有人做过的。这份家谱档案除了画像之外,还有一部分清代道光年间甬上文人撰写的19则题跋。这些题跋的作者到底是哪些人,他们和史家是什么关系?我翻阅了许多文献资料,19个人中,张渠与王允中是史家廿四(五)世孙婿,两人的生平几乎很难在其他文献中找到,其他人,除了本地文人外,还有时任鄞县地方官的外地人,虽然内容仅有只言片语,但弥足珍贵。同时,题跋是保留下来的当时的文人手迹,十分珍贵,也剥茧抽丝理了一下道光年间的甬上文人圈子。

赵:谢谢小周。希望以后看到你更多的研究文章。

图047
周东旭和南宋石刻(周东旭提供)

◆ 附文:载《中国档案报》2020年2月10日,后又刊于《宁波日报》

“满朝文武,半出史门”——堪称南宋历史缩影的《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文献

赵淑萍

文献遗产名称: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

文献形成年代:明代中期(画像及传记)、清代(题跋)(www.xing528.com)

文献数量:画像及传记各31件、题跋10件19则

文献保存者: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档案馆

浙东鄞县史氏家族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曾出现“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的极盛现象,曾有“满朝文武,半出史门”之说。虽然史氏家族曾是寒门庶族,但经过百余年的时间,各房子孙开枝散叶,最终成为名门望族、簪缨世家。《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文献包括南宋史氏家族重要历史人物共7世31人的画像,每幅画像旁附有其人传记,另有清代文人为此写下的题跋19则。该文献不仅详细记述了南宋年间史氏家族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情况,还记载着史氏家族的历史,堪称南宋历史的一个缩影。《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文献对于研究南宋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四明史氏,是南宋时鄞县最大的望族。如果说广为人知的东钱湖史家墓道石刻,展示了南宋时期独特的人物造像和墓葬制度,那么珍藏于鄞州区档案馆的《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则形象“再现”了史氏家族成员的“面孔”,展示了南宋时期士大夫衣冠服饰的规制,并记录了史氏家族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一些情况。

《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堪称南宋历史的缩影,透过画像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显赫家族的传奇。

母慈子亦孝“八行”垂后人

“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满朝文武,半出史门”……说的都是南宋时鄞县最大的望族——四明史氏。

资料显示,四明史氏来自江苏溧阳史氏,大约北宋时迁居鄞县东钱湖畔。曾经的寒门庶族,经过百余年时间,发展成为名门望族、簪缨世家。东钱湖边留下的20余处、200多件史家墓道石刻,为了解史氏家族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鄞州区档案馆保存的《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2003年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宝”。

《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不仅详细记述了南宋年间史氏家族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情况,还包含31幅作于明朝中期的孤本史家祖宗精美画像,以及一些作于清代的题跋(10件19则)。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是我国现存南宋和清代档案的一部分,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和历史具有十分宝贵的参考价值。

31幅画像及传记,为史简、史诏、史师仲、史浩、史弥远、史嵩之、史司卿七世共31位家庭成员,均为史氏家族中有影响的人物。

在31幅画像中,叶氏太君叶玉英是唯一的女性。

叶氏12岁时由祖父——明州教谕叶世儒做主,和10岁的史简定了亲。她19岁嫁给史简,婚后夫妻恩爱,琴瑟和鸣。但史简23岁就亡故了。这时,无论是史简的兄弟还是叶玉英的父母都劝她改嫁,但她生下遗腹子史诏,立志守节。叶玉英昼夜操劳,节衣缩食,让儿子接受私塾教育,并亲授诗书,把史诏培养成品行高洁、才华出众的人。可以说,没有叶夫人的坚持,就不会有四明史氏一脉后来的兴盛。叶氏5个孙子中的史师才,第一个踏入仕途,后官至副相。当时的地方官楼异曾赞美叶夫人“黄卷教成遗腹子,白头亲见起家孙”。叶夫人死后受封累计18次,最高位为冀国夫人。

史诏不负母望,德才兼备,被宋徽宗封为“八行高士”。他不愿入朝为官,宁愿长奉母亲身边。为躲避朝廷宣召,从城内洗马桥迁入鄞东大田山,后又定居东钱湖下水绿野村,他的5个儿子都生于此,并在此建立最早的祠堂——林染桥史家。

北宋政和八年(1118),史诏五子中的史师才首登进士,此后师仲、师禾、师光相继迁入城内,在鄞东张斌桥繁衍“藤下史家”,建立了祠堂。祠堂留下了八行垂训:孝、友、睦、姻、任、恤、中、和。清道光九年(1829),藤下史氏重修宗谱、祠堂,重新裱画祖像,并由史氏廿四世孙义震从绿野岙购画像后,重新装裱或仿绘、增补题跋,在家族公祭或重要节庆时开启木箱出示。

1991年,宁波市江东区档案馆(行政区划调整后并入鄞州区档案馆)开展历史档案征集活动,了解到张斌桥“藤下史氏”祠堂藏有古代祖宗画像,遂与“藤下史氏”后裔、东升村党支部书记联系,东升村于1992年将这套史氏祖像捐献给档案馆。

一门三丞相 四世两封王

史氏家族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三位丞相: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三位丞相中,史浩被封为越王,谥号忠定。史弥远被封为卫王,谥号忠献。

史浩,字直翁,号真隐。由于父亲去世得早,家境贫寒。史浩在四十岁之前仕途并不顺利。史浩侍母极孝,在当地留下了很好口碑。母亲60大寿时,他在钱坊间借了一笔钱为母祝寿,后来因为还不出本金和利息只好去绍兴躲债。他住在一位卖饼的婆婆家里,婆婆见史浩器宇不凡,问明缘由后,借钱给他还债赴考。而后,史浩考中进士,这一年他已经四十岁。他后来不仅将钱如数归还卖饼婆婆,并行跪拜之礼。

史浩中举后,调余姚任县尉,后任温州府学教授。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在他人的推荐下,史浩应召入京,升迁太学正,不久又升为国子博士,这使他有机会与皇帝商讨大政。文献记载,宋高宗赵构对史浩“有相见恨晚之叹”。由于皇帝没有子嗣,史浩便建议他从赵家本族中太祖一系的后人里选定太子。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选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伯琮(后改名赵)、赵伯玖(后改名赵璩)为皇子,并让史浩担任他们的老师。

授课时,史浩发现赵生性恭顺谨慎,更适合继承帝位,于是向皇帝进谏。皇帝经仔细观察,发现确如史浩所说,便立赵为太子。赵后来即位,就是宋孝宗

在此期间,史浩的官职不断得到提升。南宋隆兴元年(1163)初,也就是孝宗即位后半年,史浩官拜右仆射,淳熙五年(1178)三月,复拜右丞相,登上政治生涯的顶峰。

史浩在任时,发现了大量人才。他推荐的张浚、张焘、辛次膺、周葵、胡铨、王十朋等35人,均为所用。其中,张浚、王十朋由于政见不同,屡次弹劾史浩,史浩仍然宽宏大量,任人唯贤。他还提出为岳飞平反昭雪,上疏言赵鼎、李光无罪等,均被采纳。为政期间,他主张“先行自治,方可远图”,对金主和,反对贸然用兵。

史浩还是一位很有文学天赋的诗人,《峰真隐漫录》收录了他写的许多诗词,清新雅致,文采斐然。另外著有《尚书讲义》《周官讲义》《仙源类谱》等作品。人们敬爱这位丞相,东钱湖的小普陀景区至今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宁波人把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习俗,也安在他的头上。

史弥远是史浩的第三个儿子,字同叔,号小隐。这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后世有人称其为能臣,有人则将其和秦桧、韩胄、贾似道列为四大奸相。史弥远天资聪颖,从小又受到很好的教育。18岁时参加铨试,独占鳌头,24岁中进士,但此后一直无多大进展。绍熙五年(1194)春史浩去世,史弥远丁忧守孝。3年之后,他的官场生涯有了戏剧性的飞跃。从庆元二年(1196)到开禧三年(1207),史弥远获得了十几个显要的任命,可说一路畅达,青云直上。

南宋开禧三年(1207),韩胄北伐失败,金朝来索主谋,史弥远当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直讲,与杨皇后等密谋,槌杀韩胄,又将他的人头送金请和,因此升任礼部尚书兼国史实录院修撰。据说这一做法得到当时士大夫阶层的默许。嘉定元年(1208),史弥远任参知政事,拜左丞相兼枢密使。皇太子赵因为看不惯史弥远弄权,曾写下“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又呼他为“新恩”,寓意他日当将史弥远流放到新州或恩州。史弥远非常恐惧,潜谋废立,让余天锡从越州觅得宗室子赵与莒,赐名贵诚,立为沂王后,极力扶植。嘉定十七年(1224)八月,宁宗驾崩,史弥远矫诏拥立贵诚,改名昀,是为理宗。封赵为济阳郡王,出居湖州。后来,又派人逼赵自缢,诡称病死,自此又独相9年。史弥远历两朝擅政26年,权倾朝野,为人诟病。但他崇尚理学,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也有不少人对他持肯定态度。

1995年,甬上文保人士杨古城、曹厚德由文保员史永和带路,在下水村官驿河头发现一块“史”字样的石碑。这是史弥远的续弦夫人黎氏的墓志铭,由史弥远亲自撰文。铭文大意是说,黎氏去世,他因为公务繁忙,无法前来,很愧疚。他的原配夫人潘氏去世较早,而儿女尚幼,全靠黎氏夫人操持家务,教养子女。自己专心国事,全靠黎氏夫人,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从文中看,史弥远为官颇为廉洁,当时朝廷给的俸禄,他减半受之。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研究史氏的材料越来越多,对史弥远的评价也比较多元了。

史嵩之,字子申,号野乐,是史弥远堂兄史弥忠的儿子,从小风流倜傥,出类拔萃。史嵩之进入官场是在史弥远的全盛时期。据说在嘉定十三年(1220)获取进士功名后,史弥远就把他安排到战略重镇襄阳城(今湖北襄阳)当户曹。史嵩之因组织改造屯田有功,受到提拔。绍定三年(1230),他被授予爵位(从五品)。

史嵩之曾联合蒙古灭金。金亡后,蒙古就成了最大的敌人。在对待蒙古的问题上,史嵩之主和。后来,宋师溃败,皇帝后悔没有听他的话,授他刑部尚书。史嵩之任右丞相时,举荐贤能如董槐、吴潜等人。但是,朝中他的反对者们攻击他专权独断、排斥异己。淳四年(1244)因为父丧去官。不久,太学生144人、武学生67人、京学生94人及建昌军教授卢钺,俱上书“不当起复”,并言史氏三世(浩、弥远、嵩之)执政专权误国。自此,史嵩之被罢官,闲居13年。

不同于史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史嵩之的墓道不在东钱湖周边,而在余姚车厩,那里原是他的外婆家。2011年夏天,当地村民发现山上有盗墓迹象,遂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此后,浙江省文物局专家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被盗的南宋古墓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专家通过墓顶上的圹志证实墓主人就是史嵩之。墓内有金丝楠木棺材一具,棺内除一件玉佩、一件鎏金铜环和一些钱币外,还发现了大量的水银以及保存尚好的丝织品。

满朝朱紫贵 尽是四明人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古代,穿红着朱者都为高官。而南宋,因为史氏家族,四明人在朝显贵的很多。

《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文献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南宋时期士大夫衣冠服饰规制的情况。打开该文献可以发现,31幅史家成员画像中,有头戴冕冠的,有头戴七梁、五梁进贤冠的,还有戴幞头(即乌纱帽)的。帽与冠的区别是,帽不用系带。冠又分为七梁、五梁、三梁、无梁,七梁官级最高。史家31幅画像中,19人戴进贤冠,属一品二品七梁冠的有11人,其余均为五梁冠;有13人的进贤冠外罩有薄如蝉翼的笼巾,笼巾上又饰有2只或3只金玉制的蝉和一串貂尾,在冠的顶部还有一支象征性的“立笔”。立笔又名簪笔,是一种象征性的古制,延续到明代,官级愈高愈弯折。《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有这样的解释:“至宋,施于笼巾,金蝉加于额前,貂尾加于左侧,专用于三公、亲王。”可见进贤冠中金蝉、貂尾和笼巾只有高级官员、帝王封爵者才能享用。

最为特殊的当属史浩和史弥远。他们虽都戴冕冠,但又有区别。史弥远戴的是五梁通天冠加冕九旒,通天冠中心有金制的博山,加冕九旒是仅次于皇帝十二旒的最显贵规制。

冠饰之外,服饰的色彩也显示官级的尊贵。史家31幅画像中穿朱领紫衣者2人,穿朱衣者22人,穿青白衣者6人。按宋代规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九品以上服青”。宁波民谚“满朝朱紫贵,尽是四明人”,从画像中可见一斑。

史氏家族中,除了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也有史弥坚、史弥巩、史守之等生性淡泊的隐逸之士。但无论如何,一个家族出现如此之多的显贵,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十分罕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