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是沈从文创作的另一部小说,其中的内容与《边城》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对照关系。在《长河》的题记中沈从文提到了自己对湘西现状的担忧:“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毀,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与《长河》相比,《边城》这部小说是在努力挽留湘西之“美”,但是,即使是在如此“美”的小说当中,也会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诸多不和谐的因素。例如:渡船与碾坊之争,预示着利益的地位已经在逐渐提升,人们开始出现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情感、道义的现象;爷爷对翠翠婚事的犹豫与徘徊,以及他对翠翠婚事的人为干预,就像一只掉在地上的玻璃杯,打破了深夜的宁静;翠翠在小说结尾处的醒悟:“翠翠明白那些捐钱人的意思”,也预示着茶峒的原生态之美也开始逐渐淡化;最后,白塔的倒塌与爷爷的离世,暗示着翠翠从无忧无虑的纯真少女开始走向成熟。
由此不难看出,这座屹立在小山上的白塔承载着茶峒永恒的历史,它是永恒的象征。汪曾祺先生在《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一文中,对沈从文的散文有这样的评价:“风景不殊,时间流动。沈先生常在水边,逝者如斯。他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是‘历史’。他想的是这块土地,这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个人得失事小,国家前途事大。”《边城》以白塔的倒塌为分界点,白塔倒塌前,表现的是茶峒曾经的原生态之美,是对历史的缅怀;随着白塔的倒塌、重建,茶峒将开启未来的新生活,这种新生活更值得人们深思。
如果着眼于历史,白塔的倒塌可以看作茶峒原生态生活衰落的象征;如果着眼于未来,白塔的重建似乎重新唤起了茶峒的希望。但时间更迭,物是人非,爷爷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白塔之下;天保在与白塔的告别声中,也与他自己作了最后的道别;傩送在白塔的注视下,渐行渐远,杳无音信。历史已经成为永恒,但未来还在不断改变。(www.xing528.com)
随着时间的流逝,茶峒人口的不断更替,这座白塔会像从前一样永恒地屹立下去吗?会不会有一天也会遭遇无人问津的冷落?如果再经历一次风雨交加的夜晚,如果再经历一次白塔的倒塌,那么后人们还会继续筹资对白塔进行重建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