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社社员 佚 名
参加辩论社是因为想看看自己会不会“说话”,喜欢上辩论是因为发现有“话”想说。
有人说,辩论就是吵架,是一门粗鲁的艺术——这是门外汉的看法。接触辩论,直到爱上辩论,我才真正明白——最高深的辩论叫做“儒辩”。所谓“儒辩”,就是用知识、思维,慢慢地包容、融合对手,直到最大程度地将他的思想“击溃”。
这学期加入辩论社,才知道什么叫做“相见恨晚”。11月份,为了更好地迎接“同济杯”辩论赛,我们利用平时活动的时间,开展了一场试辩会。辩题是“法治能不能消除腐败?”由社员自动选择辩方。凭着直觉,我选择了正方——法治能消除腐败。指导老师和社长分别认领一方进行10分钟的指导。
社长说,要想辩好一个辩题,首先就要去剖析它,深入地了解它。比如法治是什么?与法制的区别是什么?消除的定义呢?还有就是腐败的性质?只有当我们完全地了解我方的定义,甚至去揣度对方可能会做出的定义后,我们在场上才能更加胸有成竹。
就这样我们展开了我们的讨论。周围有高二的同学,也有高一的学弟学妹。我们中很多人都是新手,所以总是犯一些新手常见的错误。有时候讲着讲着,就偏离了主题;或者说着说着,把自己给绕糊涂了,不知所云!这个时候,指导老师总是会很耐心地告诉我们:“你看这个问题,这样子考虑会不会更好?这样就能直捣要害了!”10分钟的讨论总让我收获颇丰。
讨论之后,我们就展开了正面交锋。
“对方辩友,我听到您方对于法治的定义是……我认为这是以偏概全了!”
“对方辩友,你这么理解就不对了吧!”
“对方辩友……”
哈哈,我们端起架子有板有眼地辩论起来。
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www.xing528.com)
一场试辩会,紧张激烈的唇枪舌战后,是大快人心的酣畅淋漓。
辩论让我真切体会到了“团结”的含义。大多数时候,团结对我而言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乐融融和凝聚力之间的区别,我一直没能划出界限。但当在辩论场上站定正反方,当同组之间的讨论开始,每个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用自己碎片化的言论去酝酿一场激烈的酣战时,那种随材料的丰富积累起来的自信与笃定使得同伴之间互相欣赏、彼此相信。在辩论过程中,同伴之间的默契也能让彼此感觉日常鲜少能体会到的惊喜。当你口干舌燥,脑门冒汗,你不会太慌张,因为身后有你的队友,随时准备着起来支持你;当你在桌前坐定,奋笔记录,你不会太放松,因为此刻场上还有你的伙伴在为了你们共同的胜利而征战。这默契的由来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集体主义,是可感知的具象的团结。
图1 舌战@辩论社
图2 课上质询@辩论社
图3 校内演练@辩论社
图4 代表图@辩论社
图6 社长解析@算法爱好者协会
辩论让我知道,你该有一双很冷的眼、很热的心。现代社会有很多人羞于发声,也有很多人盲目发声,这两类人的存在对于社会都难起推动作用。同时,他们在辩论场上也是难以生存的。我们需要一双冷眼,去看清矛盾、发现问题,剖析言语间的纰漏与亮点;需要一颗很热的心去大声说话,去为你的团队努力,为你心中的想法发声。这便是辩论有趣之处。
爱上辩论。
你值得拥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