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社长 上官良子
控江心潮文学社是控江中学历史最悠久的社团之一,也因此,文学社始终秉持着控江一贯的教学理念——“自主发展,玩在控江”。“玩”文学能“玩”出什么花样?且看我们露一手。
心潮文学社承载着传递校园文学之音的任务。我们“玩”的主题之一,是校刊制作。每学期社员们都要积极地投身于校刊征稿供稿、校刊制作、校刊编审等等工作,社团俨然有副小小编辑室的模样。正规的制作流程给了我们真实的体验,其乐趣与艰辛只有“玩”过的人才能体会。
每期心潮校刊都特别重视选题的确定。要夺人眼球,好选题是关键,我们通常会首先进行主题策划讨论会。在第77期的校刊主题“聆听”问世前,我们就进行了一场不小的争辩。当我提出将本期主题定为“聆听”时,有不少社员直呼:“太难写了,聆听能写什么呢?我们每天都在听啊听,上课听老师说话,下课和同学侃侃,回家听家长唠叨,这听的内容太广也太平凡了,有什么值得一写的呢?”我点了点头,但反问道:“所以你们认为聆听就是日常的谈天?其实好的题材许多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要不这样,让我们先讨论一下‘聆听’一词的含义吧。”
社员每人一张小便条,十分钟内写下自己对“聆听”的思考,结果让人喜出望外,我发现文学社有许多与我心意相通然而平素较为寡言的同学,思考很深入。一位同学说“聆”听,左耳旁一个令,就是令对方把话全都讲到我们的耳朵里,是真正的用耳朵听,用心灵走入对方语言描绘出的世界,用心灵感受对方的情感,这才是“聆听”的内涵。一位女生补充道:“聆听”的选题有其现实意义——现代人都普遍喜欢玩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屏对屏”让人与人之间愈加陌生而隔膜化,缺乏真正的“聆听”。至此,本期校刊的主题已经被完全地诠释:互相聆听,互相理解——这是人文精神与现代文明的内核。当时一些抱持反对意见的同学听到这些深层含义也无不心服口服,同意写稿。
两周后的一次笔会活动上,我们到天台朗读自己写的文章。坐在砖灰色的高高天台上,眺望平林青草与辽阔天空,自有一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青春诗意,此时伴着风声,听伙伴们的朗读声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如果是篇佳文,则如获至宝。一位女生的聆听对象并不是会发声的人,而是静默无言的景物——西湖与西湖的烟雨。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苏堤白堤被涂抹成美人的两抹峨眉,浅淡地好像在告诉四面八方的来客,我美我的,你看你的,两不相干。”这湖与人的对话,令我印象格外深刻。而后她又读到这样一些句子“桃花流水窅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苏小小香魂在否?油壁之车后一千年,游湖借伞的那对男女可知道西泠松柏下沉睡千年的深情?”这似乎已超越了人景互通的范畴,她的双耳已深入聆听到了中华历史那幽然悱恻的爱情故事中去,激起点点幽绪,难以忘怀。读罢文章,全场沉浸在一片朦胧的情怀中,我遂请了位男生起来点评,也很精妙:“我觉得她的切入点很独特,看似是偏离了‘聆听’这一主题,实际上只是客体不同,她听的是景物与情怀,或者说事实上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聆听,即使在思维的过程中也是处于聆听自我的状态。”他顿了顿,“不过,她的这一文章,倒让我觉得有现实意义。如今的人们观湖水,赏园林,望竹林,都不是抱着欣赏、聆听的姿态,他们从未与自然真正对话。我跟团出去旅游时,每次都是一下客车,便是被成堆的相机包围,有的自拍,有的拍风景,再发个朋友圈,其实都只是把物当作客体,而没真正感受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和这样一波人出去,我自己当然也体会不到啦。”大家笑笑鼓掌,却又顿时陷入迷思般地寂静下来。
图1 笔会@心潮文学社
图2 名家来袭@心潮文学社(www.xing528.com)
图3 人文行走@心潮文学社
图4 经典赏析@心潮文学社
图5 书缘@博览社
图6 购书活动@博览社
社员们的稿件,有的写在黑夜中聆听生活中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有的以历史豪杰为对象写聆听生命的意义,有的写自己聆听刘长卿、陶潜、骆宾王、曹孟德等名士的诗词之音,有的写聆听维也纳一代音乐巨匠的古典之音,还有人深入自己成长的过程,书写叛逆经历、自我省思……题材迥异的稿件开拓了大家的思路——文学是被创造出来、讨论出来的。经过思想激烈的碰撞,方能幻化出方块铅字里的美与力量。
唯有“玩”在其中,方能乐在其中;唯有乐在其中,方能研在其中。文学社的存在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