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蕴涵着浓郁的人文情怀,真可谓文质兼美,字字珠玑。这为学生学习语言,形成良好语感提供了最佳范例。那么如何挖掘其中的情感意旨,为学生规范的语言,良好的语感搭建广阔的平台呢?从具体的词句入手,反复研读,揣摩字里行间的深层意韵,这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品词析句,读中感悟的精髓所在。
案例一:在《荷花》一课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www.xing528.com)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同学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在悟读品析的过程中,教师要“胸有万汇”,“胸有成竹”。即明确什么样的语言利于培养语感。如画面感强的语言较适宜,多见于写景的文章中;对话、独白式的语言较适宜,多见于写人叙事的文章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