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数研活动现状解析

中学数研活动现状解析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如果只看到这些积极向上的变化,还是不能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中学教研活动现状的。长期从事教学教研管理工作的我们,还应该透过现象看到:学校里的部分任课教师和学科教研组的部分教研,仍然存在着教而不研、研而不教、教研无法和无法教研的现象。直接把大学知识下放到中学课堂,学生们感到这种“教而不研”的年轻教师虽然满腹经纶,听课却如听天书。

中学数研活动现状解析

总体来说,新课程改革和职称评定办法改革以来,教师教研的热情高了,表现在:学校开展的各类听评课活动多了,各级各类的教学教研评比竞赛多了,教师撰写的论文数量多了,质量也提高了。可以说,新课程改革和职称评定办法改革给教学研究带来了生机,也催生了希望。但是,如果只看到这些积极向上的变化,还是不能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中学教研活动现状的。长期从事教学教研管理工作的我们,还应该透过现象看到:学校里的部分任课教师和学科教研组的部分教研,仍然存在着教而不研、研而不教、教研无法和无法教研的现象。

教而不研。多发生在两种人身上,一种是老教师,他们觉得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已积累了足够应付教学的丰富经验,颇有点敝帚自珍、唯我独尊的豪横长老的味道。加之时光荏苒催人老,草木萧萧又变秋,老教师面对夕阳红灿烂的晚霞,感慨“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的同时,已然“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准备退休“移情别恋”,心系回家“养鸟种花”了,无形中已把知识更新高高挂起,总觉得教学研究事不关己,因此,老教师常常“教而不研”。另一种则是刚从大学毕业、入职教学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自诩是天之骄子、青年才俊,教中学已是大材小用,站讲台则眼高手低,自认为能够高屋建瓴驾驭课堂,信手拈来皆为佳话,把学校教研活动视为形式,把学科组内教师的经验看作老调重弹的“陈词滥调”,青年教师顾不上研究课程标准,看不上研究中学教材,瞧不起研究中学学生,梦想瑰丽却好高骛远,点子新颖却无法落地,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不够专业的印象,轻视沉淀、忽略归零。直接把大学知识下放到中学课堂,学生们感到这种“教而不研”的年轻教师虽然满腹经纶,听课却如听天书。

研而不教。是许多专业化发展水平不达标的教师的常态。中学教学强调专业化发展达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达标,无疑是适应学科素养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又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目标,现实中的一些教师,尤其是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放弃或偏离了对中学课标的认真解读、对中学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中学生的学情研究,热衷于研究自己如何“丢车保帅”,比如写论文、出专著、评职称等,甚至委婉的拒绝带课,远离教室,避开讲台,闭门造车,这些教师的研究不适应于教学,或者说于教学无益,因而是“研而不教者”。

无法教研。在中学教师中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双优的优秀教师,里里外外都是行家里手,既是毕业班的把关教师,又是学科组的带头人,超负荷地工作,使他们筋疲力尽;二是繁忙的教学工作和教研任务、众多的学校工作和社会工作,更使他们应接不暇,无暇顾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进行知识更新和经验总结。无论对于优秀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还是学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和不可估量的损失。(www.xing528.com)

教研无法。毋庸讳言,这种情况在中学教师中并非少数,他们用心教研,但从教多年以来,从未曾在省级以上正式的教育教学统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留下哪怕一行能够给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一个交代的教研成果足迹;精心备课,但所花费的精力和学生的成绩总是难以正相关,甚至认真准备的公开课,其教学效果也难以让其他教师恭维。如果不加以及时规范、正确引导,这些教师比较容易对自己教学教研工作的能力产生怀疑、滋生失望,甚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逐步蜕变为混日子的“油条”。教研无法的教师,通常会从其教学、教研工作的效果上体现出来,实质上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欠佳的反映。

从问题中找对策,知不足而明措施。由于种种因素制约,教研组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利于提高教研组功能的发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增长。教研组是由教师组成的团队组织,我们有必要将团队管理、合作共享的理念或意识引入到教研组建设之中,营造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教研组活动的科研和文化氛围,将教研组建设成为一个团结高效、具有合作精神的团队,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中学教育教学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