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也将在2019年正式进入新高考改革,如何能顺利地过渡到新高考,如何能让学生适应新高考,如何能让固原教育跟上新高考的教育大潮,浙沪的高考改革经验带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和诸多的启发。我们要以阳光的心态拥抱新高考,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以全新的状态迎接新挑战。
(一)主旨及特点
此次研修安排设计上体现三方面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培训内容既有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宏观政策分析、实施反思与改进经验,又有涉及学校层面的学校特色建设、书院制改革、选课走班管理、全员德育实施、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等多项改革难点内容的解决方案。二是立足实践、注重操作。来自浙沪一线的教育管理者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将上海“6选3”及浙江“7选3”模式下学校排课、学生选课的操作方式、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的形成、考试命题质量监控、学生职业体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传授给宁夏教育同行。三是边学习、边反思。研修期间,参训的宁夏教育同行一边学习浙沪经验,一边探讨各校的课程方案,学以致用,反思提升。此次培训直指新高考的改革创新点、矛盾集中点和社会关注点,针对性、实效性强,取得丰硕成果。了解了新高考的基本特点,明确了新高考下高中教学的新变化,同时也在思考先进学校的课程建设、师资配备、选课走班等方面的经验如何本地化、本校化。与会教师还进行了学习经验交流分享,认真计划相关工作,尽快将此次培训内容经验及时传达给本校教师,早熟悉、早思考、早准备,深刻理解新高考关键词“选择”“多元”和“变革”,着力提高我校在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为固原二中的教育品牌注入新活力,打造新亮点。
(二)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介绍
1.实施了多元化高考招生改革。浙沪于2008年开始部分高考科目实行平时考,考生每科可参加2次考试,并自主选用考试成绩。2009年起实行高考分类考试,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类别。2011年起率先尝试三位一体招生,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此外,平行志愿、高职提前招生、单考单招等改革均已有多年实践经验。
2.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了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从2012年开始,浙沪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改革的重心是加强选修课建设,同时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和弹性学时等制度。这与这次高考招生改革推进学生和高校选择考试科目、实行高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结合的思路完全一致。
3.全面建立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2013年开始浙沪实施与课改相适应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考试招生机构按照高考要求组织管理。考试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考场进行;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全科开考、一年2次,学生每科可自主选择参加2次考试,并选用其中一次成绩;成绩报告采用等级制。这为学考成绩纳入高考选拔评价体系提供了制度支撑。
4.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确保公平的制度体系。多年来,浙沪高校招生全面推行阳光工程,相继建立了严格的工作管理目标责任制、“三个一律”刚性计划管理制度、数据信息“三备份、三分离”制度、政策加分“三级审核、三级公示”制度、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的“三项机制四个制度”等,形成了考试招生各环节环环相扣的管理和监控体系。这些制度为全面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公平制度保障。
(三)学校课程体系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赋分情况简介。
“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高考成绩之“原始分”与“赋分”规则。举例说明:
比如小明同学生物成绩,必考题67分,加试题25分,卷面分为92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属于1等级,他计入高考的生物分数应该对应为100分;
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4%,属于3等级,对应赋分为94分,计入高考总分;
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0%,属于4等级,对应赋分为91分,计入高考总分。
按照等级赋分的算分规则,你的高考分数取决于当次选考科目成绩全省的排名。同时等级赋分的结果之一,就是不管哪门选考科目,当次考试都将会“诞生”1%的满分考生。
高考选考科目的等级划分和赋分
(续表)
可对照。
高考选考科目的等级划分和赋分
3.学考与选考的解读。
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选考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满分30分),选考满分100分。同科目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在不同考场安排考试,学考考1小时,选考考1个半小时。对选考科目的考生来说,他既通过70分必考题的考试获得高中学考等级,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同时通过100分的考试获得高考选考科目等级和赋分。
按照浙江高考改革方案,选考科目每个考生要考3门,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学考科目中选3门作为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
“7选3”,选的不仅是考试科目,还有高考录取时的大学专业。高校会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的特点来提出选考科目要求,考生如果报考该专业,至少需要1门选考科目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
按照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约1400所高校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有500余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选考科目不限的占54%,提出要求的占46%,其中要求范围为1门的占5%,2门的占8%,3门的占33%。专业中,被要求的学科最多的是物理,第二是化学,第三是技术,第四是生物。选考35种组合任何一种组合能够报的专业范围都可以达到70%以上,其中理、化、生组合是最高的,能够达到80%多,其他的组合都在70%以上,考生能报考的范围其实很广。
举例说明:
问:学考一共要考哪几门?可以考几次?
答:学考科目一共有13门,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10门全省统考;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3门由各市组织实施。每门学考科目,你最多可以考2次,如2次都不合格可以增加1次考试机会。
问:选考科目一共要考几门?可以考几次?
答:选考科目每个考生要考3门,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学考科目中选3门作为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每科最多可以考2次,成绩2年有效。
4.录取情况。
普通类平行录取。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1)志愿设置。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2)录取流程。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类)未完成计划的,实行征求志愿。
(3)投档办法。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投档比例为1∶1。高校按规定在投档前增加计划的,投档人数计算以增加后计划为准。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全部相同者一并投档。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分别按相关规定执行。分段录取时,如第一段投档录取后已完成全部计划,则第二段志愿填报工作不再进行。
志愿填报。实行网上填报,“浙江省教育考试网”为唯一填报志愿的网站,网上填报志愿后不进行现场确认。
考生须在省教育考试院规定时间内参加相应段(批)志愿填报。未按时完成志愿填报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该段(批)报考资格。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准确了解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范围、单科成绩、体检等各项具体要求,确保本人填报符合条件。有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考生3门选考科目中须至少有1门符合要求方可填报志愿。
凡填报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专业、中外合作专业志愿的考生,应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5.生涯规划与学科指导。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迫切需要开展几项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新高考改革后,选科多在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进行,因此,学生进入高中,就要做好走一步看三步的准备,一定要提前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提前对大学、专业做一些了解,这样才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配套对考生进行学科指导。
6.怎么排课。
选课之后,如何分班?分班之后,如何排课?
新高考改革,是以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那么在完成学生选课之后,会发现有10多种、20多种、甚至7选3的35种组合。每门学科人数差异之大,那么该如何分配学生;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提出更换所学的科目;学期中间,转进新生。如何落实教学分班,这就成为了学校教务管理必须面临的问题!学考和选考排课。
(1)在分班前,必须先做好下面的事情:
①学生选课表得到确认,统计出每门课程选课的人数。
②清楚自己学校的资源情况,比如师资、场地、课时等。
③清楚以怎样的规则来分班。
(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会有不同的排课要求,选用怎样的排课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3)多种分层分班条件
①可进行随机、班级、选课组合、成绩、档次分层、成绩均分、教师等条件进行分班;
②分班可与校本课程挂钩;
③可进行分组走班;
④灵活的自由人设置,帮助快速分班;
⑤灵活应对学生选课变化,变化班级局部调整;
⑥快速处理学生选课变化与学生学籍状态变化(转入、转出),排课表信息及时更新。
(4)多种排课策略
①常规走班排课,等级(选考)科目、合格(学考)科目分别走班排课;
②拓展分班排课,等级(选考)科目、合格(学考)科目混合走班排课;
③语数外拓展走班,语数外体音全课程走班排课;
④微走班排课,根据学生选课组合情况,重新划分行政班,实现部分班级以及部分学科的微走班。
(5)个性化课表
新高考改革后,每个班级不再是一张课表可能解决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学生不但要知道上课的科目和时间,还需要知道任课老师和上课地点;教师不但要知道自己任教的科目和班级,还需要知道上课的地点;教学管理领导需要知道任何一个年级课程班级的上课时间及地点课表才能准确的进入到教室,了解老师授课的情况。
①学生教学班课表
②学生全课表(包括常规行政班课表,校本扩展课课表及教学班课表)
③教师教学班课表
④教师全课表(包括常规行政班课表,校本扩展课课表及教学班课表)
⑤年级课表、年级学科课表
⑥上课地点课表
怎么排课,怎么组班。一生一班,一生一课表,形成组合。x+y=3
⑦必须是一生一表
组班方式:如行政班12个,以3+2+1的形式组班。
物理化学选班人数极速减少。这里肯定是有问题的。60的大学是要学物理的,大国重器,学生不选,对选择大学等都有影响。
要把班级缩减下来。(www.xing528.com)
⑧普遍的做法
必修课程的走班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层级对必修课程内容进行处理,形成不同的教学路径和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层级学习。
⑨学生分层标准
A层——学科知识基础较弱,学习习惯、学习毅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
B层——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
C层——学科知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有毅力,成绩优秀。
⑩学生分层原则:学生自主选择;学业水平测试;专业心理测试;成长导师指导;定期流动制度。
解读层次,把握学情:
A层: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
B层: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
C层: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
⑪分类建课程群:
A类课程群:生物是非高考选考科目
B类课程群:生物是高考选考科目
C类课程群:生物既是高考选考科目又是大学的学习专业甚至是今后的职业方向
(6)制定细目,重组教材
普遍的做法是:
第一,分层处理必修课程内容。
学校对必修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的改造,将必修课程分为2~3个层次,最终均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提出不同教学路径、设计不同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设计分层练习。
第二,学生自主选择组成教学班。
学校通过确定各层次教学班数量、宣传发动、摸底测试、自主选择、公布名单的方式组成教学班。学生在教学班学习半个学期,主动提出要求的,可以进行调整。
第三,授课教师平行安排,个别学校也尝试实行学生选层次的同时可选教师。
第四,改革教学和评价方式。
采用“同一科目同时上课”的方式排课;分层备课和上课;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制度,将学生日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日常学段检测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共同构成学科成绩,用于学分认定。
第五,强化教育资源配给。
鼓励学校整合资源,一方面盘活行政班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其他教学空间。同时对普通教室进行专门化改造,尝试建设学科专用教室,逐步将教师固定在教室中。
7.怎么走班。
七选三大走班教学。选课走班的可能存在的问题
(1)有关分层的问题:
①成绩的不确定性;
②学习习惯与态度差异;
③不同学科的分层与分类;
④任课教师的参与度。
(2)有关选课的问题:
①学生不会选课;
②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意愿;
③选课的时间安排;
④选课与选教师。
(3)有关学生教育的问题:
①行政班的组织建设;
②教学班的组织建设;
③年级管理中心、学生指导中心的联动;
④学生信息的收集与互通;
⑤问题学生的教育;
⑥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
⑦各类学生教育的价值取向。
(4)有关教学管理的问题:
①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班额;
②各类层次的流转;
③一生一表的排定。
(5)有关教学评价的问题:
①评价的维度与效度;
②教学班、行政班评价;
③学生、教师的个体评价;
④学科团队的评价;
⑤不同学科的横向评价。
(6)生物学科的分层面临的问题思考
①怎么分层?依据是什么?
②各层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
③各层的教学如何开展?
④各层的作业要求是如何?
8.怎么研讨。
老师应该作怎么样的教学准备:
(1)集体备课,提高认识
学校层面的教师培训;学科组、教研组的集中学习、教材二次开发、集体备课。
解读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学科教研:一周一次大备课,一天一次小碰头。分层备学情、分层备教学内容、分层备教学方法、分层备课后作业。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评价。
(2)例如,生物学科的分层教学方式
A层:基本套路
①典型事例、趣味故事、情境材料为主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导入、穿插
②教师明确目标任务
③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以教师引导、讲授,学生参与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落实生物基本知识(指导意见中的发展性要求不出现)
④教师带领学生总结
⑤课后作业减少量,有时甚至不做
B层和C层:基本套路
①指导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则发挥导学、导读、导思、导疑功能,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
②选择适合本课程的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扮演导演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是最常用的方法。
此外,专家研讨、专家引领教学、有效课堂、高考研讨会、政策理论讲解、教学的回顾与反思、系列课堂研究、备考课堂、主题交流、新老交流、教研员点评、教研员的微讲座、校际交流、卓越联盟活动、各地资源共享、研讨落到实处;联合考试、形成大数据。通用技术的讲座(新高考的宠儿)、各个层次的学校都有、各个方面的合作意义重大。
9.怎么管理:考勤管理、作业管理、考试管理、高三管理、综合素质评价、怎么提优补差、优势提优、优生补差等。
三个阶段。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学科侧重,内容侧重,策略侧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