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奇妙古典音乐中的统计物理:解读音高波动

奇妙古典音乐中的统计物理:解读音高波动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的采集数据由表4.34.1给出。图4.34.1 5位作曲家的平均音高2.累积分布函数平均音高忽略了音乐本身的许多细节特性,接下来我们来看音高波动Zf的统计规律。累积分布函数的尾部表示最大的音高波动。我们利用统计物理的方法,发现古典音乐的音高波动具有幂率分布,并且找出了它随时间演化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典音乐作品的高音波动越来越大。

奇妙古典音乐中的统计物理:解读音高波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醉心于西方古典音乐,这些人相比现代流行音乐的嘈杂更为喜欢聆听这些优雅的旋律古典音乐作为一种感性的体验,怎样跟统计物理建立联系?巴赫肖邦莫扎特这些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在统计物理研究中又有怎样的特性?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古典音乐如此优美并打动人心,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都试图解释它神秘的吸引力。比如脑神经科学家Blood和Zatorre研究小组利用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来研究脑神经对音乐的响应机制。[2]事实上,从物理的角度研究音乐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早在1975年,物理学家Voss和Clarke发现古典音乐具有1/f的分形结构。[3]2010年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对音符构建复杂网络,发现巴赫、莫扎特等音乐家作品与中国流行音乐在网络结构上具有相似的特征。[4]

本组的工作⑤表明,随着时间的演变,音乐家创作的乐曲旋律越发激烈,变化更为丰富。接下来我们试图从统计物理的角度来理解古典音乐,发觉其随时间演化的规律[5]

此次研究[6]一共统计了5位作曲家,按照出身年份排序,分别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和肖邦,他们分属3个不同的流派,时间跨度为165年。具体的采集数据由表4.34.1给出。

表4.34.1 音乐家和乐曲信息

乐曲作为一个时间序列,有许多重要组成部分,如音高、音色、音符长度等。音高反映了声音在空气中的振动频率,单位为赫兹,因此我们着重研究音高的统计规律。音高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如表4.34.2所示。如果将音高的时间序列标记为f(t)(t=1,2,3,…,N),其中N表示每首乐曲的总长度,那么两个相邻音符之间的音高波动可以标记为

Zf(t)=f(t+1)-f(t) ①

由此可以计算出每一首乐曲的音高波动数据。

表4.34.2 音高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1.音高平均值

为了研究音高波动的统计规律,我们先来看一下每位作曲家的平均音高,如图4.34.2所示。横坐标对5位作曲家按照出生年份排序。这5位音乐家的平均音高各不相同,分别为:343.65Hz(巴赫),435.45Hz(莫扎特),416.33Hz(贝多芬),406.96Hz(门德尔松),以及314.04Hz(肖邦)。

图4.34.1 5位作曲家的平均音高

2.累积分布函数

平均音高忽略了音乐本身的许多细节特性,接下来我们来看音高波动Zf(t)的统计规律。对每一位作曲家计算他们音高波动的累积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累积分布函数定义为变量X大于某一数值x的概率,

FX(x)=P(X≥x) ②

这里X即音高波动Zf(t)。由于音高波动有正有负,累积分布函数具有正负尾。对每一位音乐家做统计,结果如图4.34.2所示。累积分布函数的尾部表示最大的音高波动。对CDF正负尾进行幂指数拟合,拟合公式为

FX(x)=Cx-α(α>0), ③

其中C是常数。指数α表示CDF尾部的衰减程度,可以得出对于不同的音乐家,指数α各不相同。对于这5位作曲家,尾部衰减随着时间演变越来越缓慢,即指数α越来越小。指数越小,表示衰减得越缓慢,即大的音高波动出现的概率变大。对于同一位音乐家,CDF正负尾基本对称,表示高音后面跟着低音,与正低音后面跟着高音的概率是相同的。(www.xing528.com)

图4.34.2 音高波动的累积分布函数(CDF)

为了形象表示每位作曲家尾部指数α随时间演化的关系,可以参考图4.34.3,其中横坐标代表了每个作曲家的出生年份。

图4.34.3 CDF正负尾的幂指数

3.自相关函数

除了对音高波动计算累积分布函数,我们还考察了乐曲的自相关性质。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定义为

其中X(t)即音高波动Zf(t),μ为平均值,σ表示标准偏差,E表示数学期望。由此计算每一首乐曲的自相关函数,再按音乐家分类,结果如图4. 34.4所示。与CDF类似,对每个音乐家的自相关函数进行幂指数拟合,拟合公式即公式③。我们发现,音高波动的自相关函数也符合幂率分布。相比随机分布,幂率分布衰减更加缓慢,表示音高波动的自相关函数具有较强的长程相关性。并且对于不同的作曲家,衰减的程度各不相同,指数小,表示衰减越缓慢,即相关性越强。不同音乐家的指数β与出身年份的关系由图4.34.5给出。

对于音高波动进行统计,不管是累积分布函数还是自相关函数,都呈现出幂率分布,不同的音乐家具有不同的幂指数。事实上,幂率分布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有广泛的体现,比如关于黑体辐射的斯特潘定律(Stefan-Boltzmann law)、关于收入分布的帕累托定律(Pareto's law)、关于英文单词频率的齐普夫定律(Zipf'law)等。

我们利用统计物理的方法,发现古典音乐的音高波动具有幂率分布,并且找出了它随时间演化的规律。同时,音高波动还具有长程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典音乐作品的高音波动越来越大。这是否意味着现今流行音乐激烈的旋律是音乐发展的必然?本文以统计物理的方法尝试对古典音乐进行解读,难免有一定的局限,但无疑对认识音乐、认识统计物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图4.34.4 音高波动的自相关函数

图4.34.5 自相关函数的幂指数

[1]此文作者为刘璐,撰写此文时刘璐是我课题组的博士生;录于此处时我做了一些小修改。

[2]A.J.Blood and R.J.Zatorr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1 (98):11818.

[3]R.F.Voss and J.Clarke.Nature,1975(258):317.

[4]X.F.Liu,C.K.Tse and M.Small.Physica A,2010(389):126.

[5]L.Liu,J.R.Wei,H.S.Zhang,J.H.Xin and J.P.Huang.PLOS ONE,2013(8):e58710.

[6]L.Liu,J.R.Wei,H.S.Zhang,J.H.Xin and J.P.Huang.PLOS ONE,2013(8):e587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