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箱内拿出一块冰放到桌上,在常温下冰很快就会融化。很多同学都喜欢吃果冻,果冻在常温下却不会融化。这是为什么呢?果冻在常温下仍旧呈现半固体状态,这是因为果冻是由增稠剂加入特定液体制备而成,这种特定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就是水、糖和果汁。人们在制作果冻的过程中常用的增稠剂有明胶、琼脂等。明胶是从煮过的动物皮肤和骨头当中提炼出来的天然蛋白质产物,含有18种氨基酸,可以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琼脂是由某种海藻加热并冷凝后得到的海藻精华,其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认为健康食品。
那么,为什么增稠剂这类食品添加剂能使液体变成果冻这样的半固体呢?这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这类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纤维素,两者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很大,分子链很长,能够溶解在这类液体中形成溶液,并使溶液呈现一些新奇的特性,例如具有黏性就是其一。物理学家通常用粘滞系数来描述黏性的强弱,粘滞系数越大,黏性越强,反之,粘滞系数越小,黏性就越弱。这类溶液的粘滞系数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增稠剂的分子量和结构,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分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大,因此溶液的粘滞系数也就越大。人们在制备果冻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增稠剂,也就相应增大了果冻的黏性,使得果冻形成半固体状态,就是放在常温下也不会融化。当然,如果给果冻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还是会变回液态,这是因为温度同样会影响果冻的黏性,温度升高时它的粘滞系数会降低,也就能够从半固体状态变回液态。
[附] 知识介绍:果冻的起源(www.xing528.com)
早在几百年前中国人就发现洋菜、马蹄等植物可以当凝固剂。但是,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果冻,它是由美国人Pearle B.Wait首先制作出来的。1902年美国一家公司做了首个果冻广告,自此果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1]本文作者为张惠澍、黄吉平;本文已被《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选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