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未来科学家夏令营”的组织者,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可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看法。我这次讲话的题目是“一个中心,三个意义”。“一个中心”讲的就是“以创新为中心”,“三个意义”说的就是这次夏令营活动对组织者、导师和同学们3个方面的意义。
1.一个中心
正如已经提过的,这个中心就是以创新为中心。同学们,你们从上学到现在,一直在做3件事,这3件事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你们学习的是什么呢?是前人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检验过的真理。这样的学习其实就是继承。但继承之后,你们该怎么办呢?可能有同学回答我:我继承得好的话,就可以考进复旦大学了。这是你继承的目的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得批评你,你这个继承的目的太短浅了。可能有同学要问了,那我们继承前人知识的目的到底又是什么呢?我告诉你们,是为了创新,这是一个长远的目的!那么,创新是什么?简单地讲,创新就是创造新知识。前辈大师们在创造那些知识时,他们固然是在创新,但是,当那些知识放到教科书中后,等到你们来学时,你们就仅仅是在继承了。好了,我已经说了,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那么,创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切记,创新是个人、国家、人类一切进步的阶梯!试想,如果人类没有创新,我们现在大概还呆在原始森林呢,你的邻居可能就是一只猴子或一只松鼠。可以这么说,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与创新息息相关的。这里我就以计算机为例,举个例子吧:
如果没有创新,怎么可能从20世纪40年代的电子计算机时代,发展到五六十年代的晶体管计算机时代?更不可能发展到六七十年代的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如果没有创新,70年代至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时代更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出现,大家可以想象我们现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地枯燥无味啊!
说到这里,可能有同学要说了,既然计算机这么重要,我以后就学计算机了。别急,让我来告诉你,计算机的突飞猛进,其实是与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息息相关,这个方向就是“半导体物理学”,可以说,如果没有半导体物理学的突破发展,就不会有现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出现。从这个角度看,各位在感谢计算机给你们带来多姿多彩的生活时,更应该感谢的是那些工作在物理学这个基础学科、特别是工作在半导体物理学领域的前辈们。BTW,组织这次夏令营的陆昉教授就是一位著名的半导体物理学家。
有人曾经开玩笑地说,“创新就是没事找事”。这话很通俗,但是,意思概况得简单明了。是的,我们就是要“想他人之所未想、发他人之所未发”,如此,我们自身才能进步,运气好的话,还能带着这个社会和我们一起进步。
到这里,我可以为第一部分总结了: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才是继承的目的。如果说创新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继承就是构建这座大厦的“砖头”,只有砖头积累得足够多了、并且质量合格,这个大厦才能建好,才能经受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所以,希望同学们回到各自的学校后,好好学习,积累好基本知识,以便为未来顺利建立创新这座大厦,保驾护航。
最后,作为第一部分的结束语,这里我想套用贝多芬的一首诗来收尾:
网游诚有趣,逛街品自高;(www.xing528.com)
若为创新故,两者皆须抛!
2.三个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组织方组织此次活动的意义重大。组织方的辛勤付出,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从事科研创新的平台。这个平台的搭建,不仅对直接参加的同学们意义重大,而且具有很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个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可以激励社会、学校和家庭,重视对青少年创新潜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无疑,这是利国利民的伟业。其实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也一直在这个方面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并且已经做了不少创举,如每年一次的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等等。
第二个意义是,作为研究生导师的我们,参加此次活动,意义重大。我们现在在做研究时,都是与研究生们一起开展工作的。通过与这些中学生合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科研不仅可以从娃娃抓起,而且应该从娃娃抓起。在与这些可爱的同学们接触之前,我从来没有认为中学生也能从事课题研究,但在与他们接触后,我的看法被鲜活的事例改变了:中学生其实也是可以从事科学研究的,而且可以做得很好。因为,他们的想法有时也很有新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头脑,不像我们那样有太多的束缚,他们可以非常自由地思考。也正因此,我认为,也许“科研真的应该从娃娃抓起”,在他们还没有太多束缚时,协助他们建立起比较牢固的创新意识,我想这同样是影响深远的事情。顺着这个话题,在此,对于各位中学生朋友,我想多说几句:
科研时,你们不要怕犯错!不必怕!“我是中学生我怕谁”!有了自己创新的设想后,你们只要遵从爱因斯坦说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把研究做下去,你就至少成功一半了。这个成功的一半就是指你已经有的创新意识!当然,至于成功的另一半,就是创新成果了,这个倒不必太过于关心,创新成果的有无、或者创新成果的重要与否,对中学生而言,并非当务之急。这就跟我们大家当初学习走路一样,绝对不要因为怕摔跤就不学走路,学着走下去吧,不要怕摔跤,摔跤摔多了,也就会走了,看,在座的各位同学都走得很好啊,不仅会走、而且会跑。其实,我们大家为了获取最终的创新成果,其过程与学走路类似,不要怕犯错!
第三个意义是,各位同学作为学生,参加此次活动的意义更是非凡。大家通过参与具体的研究课题,知道了什么是创新,并借助各种工具开展了创新研究,得到了一些创新的成果。即便可能一些成果并不理想、即便若干年后,你们也将不太记得清楚这次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不必担心,因为我认为通过这次研究活动,对你们创新意识的培养远过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或远过于对创新结果的期待。有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必将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是,创新成果的获取也将仅仅是个时间问题。我猜,这也是组织者举办这个夏令营的初衷之一。虽然各位同学在未来的数年内,主要任务仍旧是学习,也就是说继承前人的知识,我相信有了这次夏令营的训练,各位在未来学习的生涯中,将会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也会更深切地明白培根所说的那句话“知识就是力量”的深刻意义。
最后,感谢本次夏令营的组织者,感谢在座的所有领导、老师、同学们,你们的参与和付出,为本次夏令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谢谢大家!
[1]此演说稿于2010年8月8日发表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f0c0f0100kit5.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