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阔草原:天高气爽,景色感染力强

辽阔草原:天高气爽,景色感染力强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看到课题中“草原”二字,就会引起我们对辽阔草原的无限遐想。形容草原十分宽广。写出了草原天高气爽的美。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辽阔草原:天高气爽,景色感染力强

一看到课题中“草原”二字,就会引起我们对辽阔草原的无限遐想。本文描写的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草原风光及民族风情吧!

1.会写“毯”“陈”“裳”等8 个生字,正确读写“草原、线条、柔美、洒脱、惊叹”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古族汉族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重点)

4.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难点)

老舍 (1899 -1966),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①清鲜:清爽而新鲜。

②明朗: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③一碧千里:文中指一片碧绿的颜色。形容草原十分宽广。

④柔美:柔和而优美。

⑤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⑥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⑦翠色欲流:形容碧绿的颜色很浓,就像要流出来一样。

⑧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⑨低吟:低声吟唱。

⑩回味:从回忆里体会。

⑪无限:没有穷尽;没有限量。

⑫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⑬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⑭疾驰:飞快地奔跑。

⑮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的样子。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⑰团结: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

豆腐: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制品。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过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形状类似普通豆腐。

⑲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⑳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

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讷河市等地。

㉒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㉓套马:原为牧民放马匹时的一种技能。现演变为少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

近义词

清鲜——清新 飞驰——疾驰 勾勒——勾画 拘束——拘谨

羞涩——羞怯 洒脱——潇洒 惊叹——赞叹 会心——会意

反义词

舒服——难受 羞涩——大方 洒脱——拘谨 迂回——径直(www.xing528.com)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句解:这是作者对草原的第一印象。写出了草原天高气爽的美。]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句解: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句解:“白色的大花”指的是白色的羊群,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原动静相宜的变化之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句解:“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出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句解:“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而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丰富的内心感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 乐趣。[句解:“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写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对草原美景的感受。

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句解:用数字说明草原面积辽阔。]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句解: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句解:把河比喻成带子,写出了河清亮而弯曲回旋的样子,生动形象,而破折号和感叹号则表达了看到河时的惊喜。]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句解:这句话通过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说明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长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③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句解:“许多匹马”“许多辆车”“几十里外”说明蒙古族同胞的淳朴热情。]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句解:写主人和客人热情相聚的场面,体现了蒙汉人民之间的真挚情谊。]

④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句解:蒙古族同胞用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热情款待远来的客人,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句解: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

⑤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句解: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第二部分(第2—5 自然段):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受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欢迎和款待,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和热情以及蒙汉人民之间的团结友爱。

名师点拨

1.说说第1 自然段中“可爱”一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一个“可爱”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那没有遮拦、格外开阔、空气清鲜的草原天空,感受到作者无比愉悦和放松的心情

2.从修辞角度分析第1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表达效果。

第1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骏马和大牛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的情态。拟人就是赋予事物人的性格、行为及思想感情,使之具备人的个性和特点。这种手法使所写的事物更加富有活力,生动形象,并能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

3.第2 自然段中“走了许久……河!”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河”后面为什么使用感叹号?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河比喻成明如玻璃的带子,写出了河的清澈与弯曲回旋的样子,生动形象。“河”字后面加了感叹号,说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性,有了河,才能有牲畜,才会有人家……

4.第2 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来比喻欢迎远客的蒙古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当又形象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欢迎远客的热情。

5.第4 自然段中写鄂温克族姑娘们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这句话里“大方”“稍有点儿羞涩”看似矛盾,却准确地描写出鄂温克族姑娘的神态。因为她们擅长舞蹈,汉族和其他各民族之间又亲如兄弟姐妹,所以鄂温克族姑娘们才会大方。但客人们毕竟是远道而来,所以姑娘们难免有点紧张和羞涩。

6.第5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又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本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情景交融,情深意切

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主要特点,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笔端,将独特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二是精笔细描,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种纪实的描写,更能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老舍先生用质朴精美的语言,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凝炼的诗句总结全文,让我们感受到了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

1.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 自然段。

参考答案:(提示)本文景物描写清新优美。朗读草原美丽景色时,语气应是陶醉的,语调应舒缓流畅。背诵时,先理清写景的顺序,记清主要词语。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匀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第一句直接写草原景色。第二句写了作者的感受,作者第一句写景,但其细致生动的描写中无不透露出作者对草原美的赞叹之情。而此情到浓处,自然开始了第二句的直抒胸臆。这两句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情更深,景更美,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的赞美、惊叹之情。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从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到深情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而最后一句诗则是表达此种深情的集中体现;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舍难分。

(提示)分别时,有不舍,有难过;有对过去的回忆,有对未来的憧憬。回想你与人惜别的情景,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