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兆云/陈静
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在一线教师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语文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也暴露出在奔腾湍急的历史漩涡中不易被人们觉察的矛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追求高效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再加上一些人对语文课程 “工具性”的狭隘理解,导致高考 “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发生偏差。80年代引进的 “客观标准化”考试,使学生在机械的语文训练中逐渐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应试之风”愈演愈烈,一场改革的风暴日渐迫近。
90年代末的语文教学大讨论对传统语文教学作了世纪回眸与权衡。自1997年第11期 《北京文学》发表邹静之、薛毅、王丽等批评当前语文教学的文章,语文教学大讨论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其声势浩大,触动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种群体:大讨论归根到底是要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尽管其中有大而无当的叫嚣,但不乏可以吸收借鉴的衷言,认真听取,对改进当前语文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这场大讨论的焦点之一是语文课程的 “工具性”和 “人文性”之辩。反 “工具论”者认为 “人文性”应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语文课程 “工具性”导致了当前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唯一的治病良方。笔者认为,针对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作用是可以而且是必须的,但将 “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和否定语文课程“工具性”的武器则是不妥当的,如此强调文学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合时宜的。
首先,语文课程 “工具性”不可随意弱化和否定。我们必须承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也是我们主要的交际工具,熟练掌握这一工具的任务则是语文课程专司之职。因此,我们必须确立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基本属性的认识。
语文课程 “工具性”的确立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是50年代语文教学讨论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后历次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纲要都规定,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刘国正先生曾在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 “实际发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语文教育作用,学生从中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二,思想教育作用,学生从中得到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陶冶。第三,知识教育作用,学生从中获得语言、文学知识和某些文化知识。三者之中,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基本任务。语文课所以成为中学的一门课,就是为了向学生进行语文教育。除这门课而外,其他的课程都不负担这项任务”。这一见解至今仍是人们的共识。
其次,当前语文教学大讨论中提出的 “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属性的立论是不够严谨的,存在着将语文课程教学目的、内容、任务泛化的倾向。“人文性”是人文课程的共同属性,将其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不恰当的。(www.xing528.com)
人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可以通过人文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来认识。人文课程,在教育目标上把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扩展到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方面;在教育方法上不强调知识体系的传播而注意情感充实、情意加深和兴趣培养,强调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运用背诵、榜样、讨论、谈话、陶冶等方法。可见,人文性是人文课程的共同属性,人文教育任务应当由所有人文课程共同承担,而不应该完全由语文课程承担。
大讨论中针对语文教学现状提出当前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会使用语言文字的有思想的 “人”,而不是把人制造成会搬运语言文字的机器,是切中时弊的。但我们只能从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明确其应承担的任务和能承担的任务,即语文课程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文课程在所有人文课程中具有较强的人文教育优势。人文教育任务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体现为:传授汉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个性。包括: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强调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实现知、情、意的统一。与自然课程相比,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决定其应承担而且可能承担较多的人文教育任务。如选入语文教科书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典范。学生不仅要掌握其语言表达的艺术,还要领悟其中蕴涵的人文美,接受精神的洗礼和熏陶,打下 “精神的底子”。语文能力不只是语言能力。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语活动包括:表达 (说和写)和接收 (听和读)一段有意义和逻辑性的文字或声音符号。要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单凭语言形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语言形式负载的思想内容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因此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主体,以救治当前陷入困境的语文教学,是不切实际的。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其他教育功能应该是一种 “渗透”。语文教学必须始终致力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学习为内容服务的语言,使学生同时获得较强的言语能力和深刻的人文熏陶。正如刘国正先生所指出的:工具性发挥出来就有人文性。工具论之所以主张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目的就在于此。
全面认识语文课程 “工具性”,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最终价值取向就是 “人文”,语文是 “人文”的工具。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两大内容,语言教育是文学教育的前提,文学教育离不开语言教育。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唯有对基本训练锲而不舍,熟而成习,接触文学才会左右逢源,头头是道。”
总之,语文课程人文性不可泛论。经过大讨论,人们普遍认识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和谐统一的。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 (尽管 “工具论”发展到极端以后发生了异化现象——追求所谓的 “实用主义”,使语文教师和学生都陷入了一个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怪圈,重复只有 “暂时应试之功,而无长久实用之利”的语文训练),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质。根据汉语文的特点,语文教学改革应着重于语文课程现代化和民族化的结合,达到科学化和艺术化的完美统一。任何夸大语文课程人文教育作用的说法都是不可取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历史和现状都表明,只有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整合,才能使当前的语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迎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对语文课程的 “人文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可忽视,亦不可泛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