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八股文的内容,是很有意思的话题。有意思,是因为在八股文中能看到截然相反的东西。
打个比方说,某君刚刚还在台上慷慨激昂地高谈反腐败的大道理,一转身就拿着公款,钻进酒吧歌厅,对三陪四陪附耳道:“刚才,我那是胡扯!”在旁观者看来,必定如欣赏方成先生笔下的漫画一样忍俊不禁。只要读读梁章钜《制义丛话》就能感觉到这一点。具体说,是八股文一方面正襟危坐,满口儒家的仁义道德,另一方面又嘻嘻哈哈,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清道光时杨文荪为梁氏《丛话》作的序文就说:“重之者曰制义,代圣贤立言,因文见道,非诗赋浮华可比……轻之者曰时文,全属空言,毫无实用……”真是一语破的,揭露出八股文的真面目。
下面从功令要求(即科举条例)和五花八门的题目等几个方面,具体说说。
首先,八股文是所谓代言体,要代圣贤立言,士子必须熟读经书,仔细揣摩先贤大义,而决不能出以己意。但据题作文,又必须说自己的话,于是功令要求,其一,文中所说,须合乎朱注,但又不能照抄朱注,其二,即便是自己的话,也要模仿圣贤的口吻,在起讲后,要入“口气”。清李光地《榕村语录》说:“做时文要讲口气,口气不差,道理亦不差;若口气错,道理都错矣。”管世铭则说得更甚一步:“前人以传注解经,终是离而二之,惟制义代言,直与圣人为一,不得不导入深细。”这是连注释的形式也看不起了。顺口气,最显著的标志是八股文中随处可见的“若曰”“意谓”“盖谓”之类的词语。细究起来,这也是颇耐人寻味的,“若曰”,用今语讲是“好像是说”“仿佛是说”,本来是自己的意思,却要强加在圣人头上,你若说圣人本无此语,他这里又有“若”(好像)作为挡箭牌,即:我从来也没承认这是圣人说的!因此,八股文的入口气,看似严格,而一旦用了这些模棱两可的“若曰”“意谓”之类的词,反倒变得容易了。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借圣人的嘴说自己的话,而既不必担侮圣之责,又可以收售己之实,所谓“打着红旗反红旗”,结果必是无往而不胜。
顺口气的关键是在“揣摩”上下功夫,说白了,就是把自己看作演员,把写文章看作演戏,不能说自己的话,而要说角色的话。前人讲作八股须读书,不过是为扮演好角色增加点储备,以便扮妆之后不至于无话可说而已。有人甚至提出,要想作好八股,必先学习度曲,从写剧本开始练起,确是一语道破机关。对这一点,连清代康熙年间学者唐彪(字翼修)也颇为不满,他在《读书作文谱》中说:“今必使作文者皆顺口气,到底令学者得以文(掩饰)其空疏浅陋也。”
明代以前,八股文在结尾处还有所谓“大结”,可以抒发己意,甚至针砭时弊。嘉靖时,山东乡试,一士子作“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题,文末大结云:
继体之君,未尝无可继承之法;但德非至圣,未免作聪明以乱旧章。
结果触怒了嘉靖皇帝,一阵乱棍打死。从此,也就没人敢再说什么。到清康熙时,干脆取消大结,改为收结。八股成了纯粹的代言体。
其次,八股文在写作上还有一系列苛刻的要求。如破题中凡提到圣贤,不可直呼其名,如孔孟必须称“圣”“圣人”,颜渊、曾子等则称“贤”“大贤”,这叫避圣讳(承题以后不如是要求)。又如文体不正,用俚言俗语,引用后代史实著作,书写夹杂行、草字体,字数超限或不足(明初四书义限二百字以上,清初每篇不得超过五百五十字,乾隆四十三年定为七百字,此后沿用为定式)等等,都将判为不合式。
这样的故事不少。如文体不正例,据《韵鹤轩杂著》载,有一秀才喜欢盲词(鼓词),应岁考,题为“子曰:赤之适齐也”至“与之粟九百,辞”(《论语·雍也》)这位秀才写道:
圣人当下开言说,你今在此听分明。公西此日山东去,裘马翩翩好送行。自古道,雪中送炭为君子,锦上添花是小人。豪华公子休提起,再表为官受禄身。为官非是别一个,堂堂县令是原人。得了俸米九百石,坚辞不要半毫分。(www.xing528.com)
行文全用鼓词体,结果被置劣等。
引用后代史实著作例,乾隆三十四年,福建举人林元桂应试,文中有“衣钵”一词,系佛教语汇,被判不合功令,连举人的资格也取消了。又,清初李文固颇有文名,一次,作“割不正不食”(《论语·乡党》)题,本已收结,见纸面尚有余地,提笔添足,加了一段:“噫!予生也晚,未能与孔子同时,一食其所剩零头碎脚之肉,岂不惜哉!”因语近游戏,有侮圣之嫌而置四等。
也有考官昏庸而误判的例子。清初有一士子文中用了“佛时”一词,学政批语道:“佛时是西土经文,不宜入孔门口气。”却不知“佛时”一词实见诸《诗经·周颂》。又有士子文中用了“贞观”一词,考官批道:“贞观乃汉朝年号,不宜用于三代之时。”不仅不知“贞观”一词的出处(见《易·系辞下》),甚而连朝代也分不清了。有好事者曾撰一联,讽刺主考的无知:
佛时是西土经文,宣圣低眉弥勒笑,
贞观乃东京年号,唐宗失色汉皇疑。
以上讲功令要求,下面说八股文的题目。
八股文的题目,自明代以后,均出自“四书”。考试,自然要划定测试范围,这是古今同一的。明清规定制义从“四书”中出题,也可以看作对考试范围的界定。但是这一界定,从它开始的那天起,就隐含着危机。这是一,“四书”中,《论语》《孟子》是语录体,记载的是孔、孟的言行,《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论文。其中所记,未必句句是真理,比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本是讲孔子生活习惯的,又如“子见南子”(《论语·雍也》)一节,记载的是连孔子自己也感到脸红的事儿,以这些章节为题,要士子作八股,如何与儒家修齐治平的大道圆融?其二,即便选择所谓义理正大的章节为题,但整个“四书”加起来不过五万余字,可出的题目终究有限,而各级考试繁多,行之既久,必然出现雷同题目。想避免雷同,势必要出一些偏、难、险、怪的题目。其三,明清之际,科举是士子进身的唯一途径,“上以是求,下以是应”,应考,关乎一生的衣食荣辱,就不能不从更大的范围去准备,因此,在诸生的日常训练中也必然出现一些特殊的题目。这些因素相加,八股文的题目就进了死胡同。
事实正是这样。明初洪武二年应天府乡试题为“老者安之”三句(《论语·公冶长》),还属于意义正大的题目。几百年过后,到清朝初年,问题就出来了。那些所谓平正之题几乎出尽,应试士子“每多宿构幸获,致读书通经之士渐少”,只要饱读前科程墨,就可以侥幸中式,获取功名。顾炎武曾对此慨叹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因此,康熙五十二年不得不诏谕“闱中题目应不拘忌讳”,乾隆二年又明诏允许出截搭题“以浚发巧思”。尽管乾隆皇帝一再强调,截搭题“必须意义联属,血脉贯通”“毋蹈割裂之陋习”,但这个口子一开,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种花样翻新的题目就纷纷出笼了。民国时期卢前先生《八股文小史》中曾列举出数十种,兹录如下:
单句题、通节题、通章题、双扇题、三扇题、三扇递串题、四扇题、五扇题、截上题、截下题、截上下题、承上题、结上题、冒下题、单句截下题、单扇截下题、上完下截题、上截下完题、上全神下半面题、上偏下全题、上全下偏题、上下偏中全题、两扇截上题、两扇参差截作题、两扇分轻重题、隔章无情截作题、隔章有情截作题、上下偏题、上下两截题、滚作题、截作题、半面题、半面滚作题、上完下截中宜侧串题、上完下截中宜消纳题、一头两脚截作题、两头一脚截作题、承上截下题、截搭题。
题目五花八门,作文的要求也各式各样。以下撮其大类,做简要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