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说到体式的繁复,要求的苛刻,时至今日,还没有哪一种文体能与八股文比肩而论。从结构上说,八股文有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分股、收结等众多的名目,每一部分又有严格的程式。其僵化刻板可谓登峰造极,无以复加。
空口无凭,为解说方便,先举明代时文四大家之一的王鏊(另外三人为薛应旂、唐顺之、瞿景淳)的一篇程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为例。(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王文”。)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以上破题)
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以上承题)
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以上起讲)
闾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育者,无忧矣。
田野之间,如茨如梁,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
(以上起二股)
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
(以上出题)
吾知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蓄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积之仓廪,而后为吾所有也。
(以上中二股)
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
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
(以上后二股)
牺牲粢盛,足以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足以资朝聘之费。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给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饔飧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战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www.xing528.com)
(以上束二股)
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以上收结)
这是一篇程文,题目出自《论语·颜渊》篇。原文记述的是鲁哀公与孔门弟子有若的一段对话。鲁哀公想改周制“十征其一”的税法来满足自己的享用,有若依照儒家“君民一体”的主张表示反对,认为“百姓足则君足”。宋朱熹对这一段话的注解是:“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至独富。”王鏊这篇程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对有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可谓典型的代言体。
为使不熟悉之乎者也的读者也能更切近地看清这篇正牌八股的相貌,姑且略费几滴笔墨,按所谓意译法,把这篇八股试译为白话。这里要加说一句,八股文的特点是有一股特殊的“味儿”,只有在原汁中才品味得到,一经翻成白话,就滋味全无了。因此,以下只能充其量地讲讲大意。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既然富足了,那么国君自然也会富足。(破题)
国君的富足,蕴含于百姓的富足之中;百姓既然富足了,国君哪有贫穷的道理呢?有若在这里向鲁哀公深刻地讲述了“君民一体”的道理。(承题)
(有若的)意思是:国君您想提高赋税,是因为资财不足;要想资财充裕,何不让百姓先富足起来呢?倘若能够实行周制税法,常存节俭爱民之心,“十征其一”,而不用提高赋税的办法来满足自己,那么百姓的生产就不会因赋税的加重而陷于困境;百姓的财产也不会因君主的征敛而耗尽。(起讲)
城镇之内,财物满仓,因而侍奉双亲,养活妻儿就不会有所忧虑。
乡村之中,架桥造屋,因而奉养生者,安葬死者也不致有所遗憾。(起股)
(所以,)百姓富足了,国君怎么会贫困呢?(出题)
我知道城镇里的财物,您尽可以征用,不必都收归国库才算您的财产。
贮存于乡村的财物,您也尽可以征用,不必都聚于仓廪才算您的财产。(中股)
取之不尽,何必担心需要时得不到?
用之不竭,何必忧虑需要时没办法?(后股)
牲畜谷米,足够祭祀大典的需要;玉器织物,足够满足朝廷事务的消费。一旦不够,百姓自然会提供,怎么能说不足呢?
粮肉食品,足够您的宾客食用;车马战具,足够应付战争的需要。一旦不够,百姓自然会提供,怎么能说不够呢?(束股)
因此,“十征其一”这一税法的制定,原本是为百姓着想的,但国家也会以此而富足,何必靠增加赋税以求得富足呢?(收结)
以下结合上面文例,就八股文的结构体式,做些具体的解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