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 vs 不学:影响学问传承的两条路

学 vs 不学:影响学问传承的两条路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是一条路,不学是另一条路。这些主张不学的理由,可以说都言之成理。具体说是,都不学了,继承文化遗产的大任务就难于完成。当然,不见得有人斩钉截铁地主张都不学,但中小学时期都不学了,通往学会的路还能铺设在哪里?另一种是,不管由于什么原因,现代人研究现代的学问,处理现代的事务,写现代语的文章,还常常离不开旧的;不要说不会,就是似通非通,也常常会出毛病。总之,谈起文言,都不学总不是办法。

学 vs 不学:影响学问传承的两条路

学是一条路,不学是另一条路。走前一条路,坎坷难行,很容易或不得不转过身,走另一条路。现在,有些人,包括不少语文工作者,倾向于甚至坚决主张不学文言了。理由似乎不止一种。有的比较深远,如认为现在有一股复古风,偏爱文言,课堂学,课外提倡;连现代语的文章也深受其影响,尤其写景、报道一类的,常常强拉一些文言词语往文章里硬塞,弄得非驴非马;出版机构自然不能不随着风气走,于是抢印文言读物,以便多销,多赚钱;等等。这很不好,必须改变,办法是不学。较为常见的理由是学会不容易,事实是学不好,白费精力,不如把宝贵的精力用在有大用的地方,就是集中力量学好现代语。还有一种想法,和刚说过的理由有关连,是中学时代学文言,必致搅得现代语更难通顺,因为年轻人还分不清文白,兼学两种,最容易掺和。此外或者还有种种,但结论是一致的,应该不学。这些主张不学的理由,可以说都言之成理。但理,正如情况的本身,常常不只一面。不学,(假定)有好处,是一面。不学还会引来别的结果,这别的结果未必都是可意的,是另一面。具体说是,都不学了,继承文化遗产的大任务就难于完成。当然,不见得有人斩钉截铁地主张都不学,但中小学时期都不学了,通往学会的路还能铺设在哪里?可见所谓应该不学,我的体会,话只是说了前一半;更重要的是后一半,要有适当的办法补救,这个办法必须提出来,讲清楚。不然,就算是杞人忧天吧,想到若干年之后的情景实在不能不忧虑。就目前说,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通文言的人,大部分是年过半百的,连这部分算在内,数量还是有限,如果此后都不学了,五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情景?很可能是大量的文言典籍在书库中高卧,没有人利用。另一种是,不管由于什么原因,现代人研究现代的学问,处理现代的事务,写现代语的文章,还常常离不开旧的;不要说不会,就是似通非通,也常常会出毛病。不久前看某报,碰到一篇证明六月可能下雪的文章,想是为关汉卿窦娥冤》剧本中像是不合理的六月雪辩解,用意很好,引的证据大概是《明史·五行志》吧,说某年某月某日曾“雨雪”,引文后作者解释说,可见那一天是下雨之后又下雪,这是把应解为“降”的“雨”误解为风雨的“雨”了。专说这一个字是小事,但推而广之,用旧而多误就是大事了。总之,谈起文言,都不学总不是办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