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今称谓的差别:文言和白话中的延续

古今称谓的差别:文言和白话中的延续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例,“宛转”,有人理解为这是形容杨贵妃被勒时身体扭动之状。

古今称谓的差别:文言和白话中的延续

在称谓上也不要望文生义,机械地照字面理解。如“大父”是祖父,不是大爸爸;“舅姑”是公公婆婆,不是舅父和姑母;“先子”是死去的父亲,不是以前的儿子;“外子”是丈夫,不是外面的儿子;等等。

以上所举是一些常见的情况,一管自然难窥全豹。为了避免误解,还不很熟悉文言的人最好先读有注解的书;读没有注解的书,宁可多抱一些怀疑态度。能疑,并养成多请教词典的习惯,望文生义、似是而非的情况就可以逐渐减少了。

以上谈的易误解的情况都是关于词的。词之外,语,句,自然也有这种情况。一句话,或者小于句、大于词的什么结构,从字面看,有时候不只一种讲法,或者像是可以这样理解而实际不当这样理解,如果不细心,或者不熟悉文言的表达习惯,也容易误解。这类情况,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很难举一例以概其余。以下举一些例,意在说明,从语法的观点看,有的误解与语句的结构有关。例如:

(1)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枚乘《上书谏吴王》)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3)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史记·屈原列传》)

(4)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祢衡鹦鹉赋》)

例(1),“种树”容易理解为动宾关系,种植树木;其实在这里它同“畜养”对称,不是动宾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树”是动词,也是种的意思。例(2),“选贤与能”的“与”,容易理解为“和”,这样“贤与能”就成为“选”的宾语;其实不然,“选贤”同“与能”对称,“与”通“举”,即选拔,是动词,“与能”是动宾关系。例(3),“从容”和“辞令”是什么关系?有人理解为并列关系,这样,意思就是态度从容,言谈美妙;有人理解为动宾关系,意思是委婉于辞令。由上下文看,这里是说辞赋,不是说为官处世,应该从后一种理解。例(4),“加点”很容易理解为断句,这就成为动宾关系;其实这里是并列关系,“加”是添字,“点”是减字,不须增减,是加重形容文才之高。(www.xing528.com)

有的误解与语句的结构无关。例如:

(5)宋华耦来盟,其官皆从之。书曰“宋司马华孙”,贵之也。公与之宴,辞曰:“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名在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请承命于亚旅。”鲁人以为敏。

(《左传》文公十五年)

(6)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8)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白居易长恨歌》)

例(5),“鲁人”,《正义》解为“鲁钝之人”,刘知畿《史通·叙事》也同意这种讲法。其实是大有问题的,因为:一、在古代典籍中,齐人、晋人、秦人一类说法,齐、晋、秦都指国名,华耦出使之地是鲁国,“鲁人”的“鲁”怎么能不指鲁国呢?二、华耦不敢与鲁君共席是谦逊,照《左传》书中表现的道德观念,正是应该赞扬的。三、上文举经称为“华孙”,并解其意为“贵之”,怎么忽而又说只有蠢人才说他“敏”呢?可见理解为“鲁钝”是错的。(焦循《春秋左传补疏》也谈到这个问题,说“鲁人”应解为鲁国之人。)例(6),“胜”,可以解为“胜负”之胜,也可以解为“景物优美”之胜,这里显然不应理解为争胜负,因为:一、主人以退隐自喜,当然不会逞强与有力者争胜负。二、“胜”前有“池亭花石”作为修饰语,“胜”当然不能是胜负。例(7),“不复”,有人理解为“不再用这种教法”,表示教人用心很苦,意思是好的。不过看上文,说的是“这样蠢笨的不能自力学习的人”,如果“复”的意义是“不再用这种教法”,那就无法衔接,所以还是应该理解为“不再教”。例(8),“宛转”,有人理解为这是形容杨贵妃被勒时身体扭动之状。这显然不妥当,因为:一、通观全诗的情调,白居易绝不会特别拈出惨死的形象来描写一下。二、“宛转”形容“蛾眉”,意思应该是美好的一面。三、“宛转”的本意是“温顺随从”,这里为什么不可以用本意呢?看乐史《太真外传》,记杨贵妃死时是这样说:“上入行宫,抚妃子出于厅门,至马道北墙口而别之,使力士赐死。妃泣涕呜咽,语不胜情,乃曰:‘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乞容礼佛。’帝曰:‘愿妃子善地受生。’”这样的哀怜之态,用“宛转”来形容不正是合适的吗?

以上两个类型,与结构有关或与结构无关,从要求理解不误方面看,我们不分辨也未尝不可。防止误解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多注意上下文,然后选定一种合情合理的讲法。所谓合情合理,就是既要符合文意,又要符合文言的表达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