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有明用暗用的分别。先说明用,其中还有等级的分别。有些最明显,不但照录原文,而且指出出处。如:
(1)《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论语·学而》)
(2)《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刘开《问说》)
(3)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
(《文心雕龙·情采》)
有些引用原文而略加变化,表示有出处而不具体指出。如:
(4)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掇其冬……”
(东方朔《答客难》)
(5)殷因夏,周因殷,继周之损益,百世可知,圣人盖已预言之矣。
(马端临《文献通考序》)
(6)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
(王安石《上人书》)
例(4)所谓“传”是指《荀子·天论》;例(5)所谓“圣人”是指孔子,出处是《论语·为政》;例(6)“曰”的处所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些明显的程度又差一些,只是间接表示有出处。如:
(7)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文心雕龙·物色》)
(8)臣闻五音令人耳不聪,五色令人目不明。
(陆凯《谏吴主皓疏》)
(9)如优孟摇头而歌。
例(7)的“所谓”表示前人说过,这前人是扬雄,出处是《法言·吾子》;例(8)的“闻”也表示前人说过,这前人是老子,出处是《老子》第十二章;例(9)的“如”表示以前有过,这以前是《史记·滑稽列传》。还有些明显的程度更差,我们只能由口气推测有出处。如:
(10)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
(《文心雕龙·情采》)
(11)盖儒者所重,尤在于名实。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2)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三个例都有“正如古人所说”的意味,所以同样可以算作明用。例(10)是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例(11)是引用《孟子·告子下》:“先名实者,为人也。”例(12)是引用《孔子家语·好生》:“人遗弓,人得之。”
再说暗用。暗用也有等级的分别。有些虽然不表示是用典,可是照录原文。如:(www.xing528.com)
例(13)是引用《尔雅·释训》;例(14)的“人生几何”是引用曹操《短歌行》;例(15)的“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引用《论语·子罕》。有些是引用原文而有所增减。如:
(13)鬼之为言归也。
(《汉书·杨王孙传》)
(14)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白居易《与微之书》)
(15)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后汉书·黄宪传》)
(1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7)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1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例(16),《论语·子罕》作“逝者如斯夫”,例(17),曹植《洛神赋》作“翩若惊鸿”,这都是有所减;例(18),《论语·季氏》作“生而知之者”,这是有所增。有些变化更大,是改动一部分。如:
(19)有二军将……号虎冠。
(高启《南宫生传》)
(20)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
(陆游《烟艇记》)
(21)室唯四壁。
(孟棨《本事诗·情感》)
例(19),《史记·酷吏列传》作“虎而冠”;例(20),潘岳《秋兴赋》作“有江湖山泽之思”;例(21),《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家徒四壁立”。还有拆散原文,随意组织的。如:
(22)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司马光《训俭示康》)
(2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王勃《滕王阁序》)
(24)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
(苏轼《答谢民师书》)
例(22),《汉书·公孙弘传》作:“弘位在三公,奉(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例(23),《论语·季氏》作:“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例(24),扬雄《法言·吾子》作:“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典故明用,有好处,是容易理解,不必费力找出处。但是可惜,由数量方面看,尤其汉魏以后,明用的并不多。这是因为,暗用,尤其随意组织暗用,像是随手拈来就化入自己的文字,显得自然;而且可以表示自己熟于古典,不把这看作一回事。这严格说是旧时代文人喜欢炫学的坏习气,影响即使不说是很坏,也是很大,因为文言作品难读,这是若干原因中很重大的一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