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网络科普的要素
网络传播者和受众发生了变化。网络科普时期,科普工作出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传播关系复杂化、社会功能高级化、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播手段现代化等一系列新特点,多以转向“公众”为中心,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前科普所关注的新目标。当代网络科普模式下,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除科学家群体外,专职科普工作者、企业及公共机构的科技传播人员都加入进来,客体也不仅限于非科学人员。通常按照主办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科普网站分为个人、媒体和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7大类。其中,个人、科研机构以及媒体所创办的科普类网站占了64.5%。除了科研机构所创办的科普网站,如中国科普博览、中国古生物网、甘肃大众科普网、苏州科普之窗等,最大的突破是个人创办的科普网站。网络时期科普主体最大的新生力量是公众,体现为个人创办的科普类网站、微博和论坛等。由于网络媒介赋予公众的自由话语权,公众有了在网络上“说话”的渠道,部分专业研究人员、教师、兴趣者或者是部分领域的资深工作者开始在网络上“教学”。网络科普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转换使科普内容广度和深度增加,公众参与感提升,积极性提高,有助于科普活动的开展。
多方参与网络科普内容生产,从1994年我国科普迈入网络科普阶段,科普在传播内容上就有了新的要求,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播,更要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但网络科普绝不能忽略与传统科普媒体的密切合作,务必树立全媒体和协作理念,通过加强合作力度提升传播效率。专业性科普网站大多依托于专业的科研机构,因此网站内容生产大多由专业的科学家、资深研究员和研究员完成。此类网站,如中国科普博览,以科学、严谨为特性,每个板块都有着明确的自身定位和内容划分。这类网站的内容生产系统比较单一,文字由专业科研人员撰写,视频由专业科研人员拍摄,讲堂由著名科学家讲课,就连互动频道中都有我国顶级科学家参与,虽然单一,但科学、严谨、权威,是我国科普网站的中坚力量。与上一类科普网站不同,依据标准化的内容、传播和营销手段,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发挥1+1大于2的集聚优势是包括科学松鼠会、果壳网在内的精英社区自媒体的优势所在。这类科普社区的内容生产成员除了大学老师、IT技术人员、科研开发人员、兴趣者等,公众也是内容生产的主体。传播者和公众在“交谈”“碰撞”中,将科普内容范围扩大,深度加深。此外,诸如知乎、豆瓣、简书等内容分享社区都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取向,适应各种不同需求的受众人群,也能够真实体现当前的“民间文化”。
互联网通过连接所有在线信息终端实现了异地计算机间数据、信息的交换与传输,成为一个集信息承载、加工、服务、传播于一体的技术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集散功能和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基于互联网的科普信息传播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和远程化等特征,并拥有极好的便捷性和集成性,由此成为科普信息发布、科学知识获取以及公众观点表达的公共平台,能够帮助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地点的用户实现科普信息的快捷检索、获取、处理、传送和交流。互联网科普传播突破了传统科普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传播手段和形态、传播效率和质量、传播空间和作用等方面的作用更加令人瞩目。大量的科普类网站都设置有互动版块,其他网络科普以论坛形式、帖子形式、博客形式等呈现,这样的反馈系统具有开放性、透明性的特征,可以让大众直接对科普内容进行反馈,有利于传播者对受众接受程度的把握,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科普传播。此外,这些网站都设置有反馈信箱或者是在线客服,这样的反馈系统通常是为公众对网站建设、网站设施等进行反馈,如某一个板块的内容无法显示、网页出现错误、视频无法播放等。虽然此类网站都设有反馈系统,但网站对公众的反馈并不能及时处理。
3.2.2 网络科普形成
互联网的接入为中国网络科普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为科学信息传播提供了新型媒介,成为网络科普传播体系形成的第一步。科普网站是网络科普最早最普遍的表现形式。1994年12月,中央及国务院颁布了官方文件《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发布全面的科普类工作报告。1996年9月,为落实1994年文件精神,中宣部等再次发出了《关于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两篇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了科普工作在此阶段的重要性,认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是现阶段及未来一个阶段内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自获得互联网接入后,各行各业互联网应用不断普及,这也促使科普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理念发生改变。但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科普领域的应用只是初步体验,未受到政府的充分重视,也局限于网络传播方式还未成为公众最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网络科普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1997年到2000年,科普网站开始发展,出现了185个科普类网站,如网易科技科学频道、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普网等。2000年,科普网站的新增数量达到82个,我国网络科普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在此阶段,网络科普的形式表现为传统网络科普形式,对传统科普已经能够造成巨大冲击,这是科普发展的新阶段。但在此阶段,科普网站的发展刚刚起步,积累的资源不足,大多网站对重大科技事件、科普活动的宣传报道速度不够迅速,且宣传力度较弱。
2002年,《科普法》颁布实施,这也预示着我国科普事业步入了新阶段。2004年8月26日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在北京成立,同年9月2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成立。由于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出台科普政策的同时,也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2005年,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策划并开展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普网站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吸引了众多科普网站及栏目的极大关注,共有153家网站及栏目报名参评。同时本次评选活动也吸引了大批科普工作者、科普爱好者及网友的关注,在网上投票期间,投票网站访问请求数达到17992274次,页面浏览量4496007次,访问人数为235311人次,投票请求数为4592589次。参评网站及栏目的浏览人数在参评期间有了大幅提高。经过网民投票和专家评选,共产生出46个奖项。“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等10家获得优秀科普网站奖,“航天科普”等5家获得优秀科普栏目奖,“北京农业信息网”等9家获得专项奖,“2005世界物理年在中国”等21家获得提名奖,“宇宙驿站”获得鼓励奖。评选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成立仅仅一年的时间,在探索科普网站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网络科普模式与规律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为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网民推介优秀科普网站,发挥网络科普传播科技知识和科学文化信息的社会作用。
从数量和规模上来看,2001年开始,我国科普网站的增加速度有所放缓,2001到2003年,总共新增科普网站为182个,其中2001年新增科普网站36个,不及2000年的一半,2002年和2003年分别增加了68个和78个。科普网站不仅数量增加,内容、表现形式、技术手段等也日趋丰富,博客、Flash等得到应用或发展。
2008年至2009年,网络科普又步入新阶段,此时网络科普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娱乐性等特性。2008年中科院建立起科普的网络化传播平台,平台充分利用中科院丰富的科普资源,充分发挥网络科普的优势,向公众传播科普信息,产生了显著效果,从而涌现出中国科普博览、中国公众科技网、新浪科技、科学松鼠会等一批优秀科普网站。截至2010年9月20日,我国网络科普设施共618个,覆盖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www.xing528.com)
从2005年开始,Web2.0的概念开始在国内兴起,并被大量应用于网站设计中,在随后的几年内,出现了相当一部分这类网站,而且根据用户使用方向的不同,网站的种类也剧增,赋予了科普事业勃勃生机。Web2.0的服务形式有其显著特点:用户分享、信息聚合、兴趣聚集和开放平台。以移动网络时代为背景的新型科学传播模式,从2010年前后用户创造内容的互动式问答科普模式到2013年以来各种自媒体飞速发展带动的以微博、微信及各种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自媒体科普模式,发展速度惊人,传播效果显著。
从2010年Web2.0服务形式进入迅速发展和创新时期,用户创造内容的互动式回答、科普论坛、科普博客及SNS科普社区等,成为该时期网络科普发展重要表现形式。在Web1.0时代,科普论坛和社区就已经存在,但当时的论坛与社区仅仅是以用户互动和信息共享为主线,因此依旧是以资源为中心,而不是以用户为中心,所以该阶段网络科普的发展在科普模式上并没有创新突破。
从2008年科学松鼠会中文群体博客的创立,到2010年果壳网上线,基于Web2.0的科普博客及SNS科普社区的飞速发展,已成为网络科普的创新力量。同时,还有一种集博客、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也成为科普传播的一股力量。截至2010年,由科协系统建设的科普网站数量达到343个,占全国科普网站总数的55.5%。其中,各级科协网站172个,占27.8%;全国学会网站171个,占27.7%。同年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类科技馆、科技类博物馆建设了66个科普网站,占全国科普网站总数的10.7%,建设了25个网上数字科技馆,发展迅速。由此可见,从2010年开始,用户创造内容的互动式问答、科普博客、科普论坛、SNS科普社区等以Web2.0服务形式为基础的科普模式开始飞速发展。
中国公众积极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并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充满期望,2018年有82.6%的公众赞成“现代科学技术将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有81.6%的公众赞成“尽管不能马上产生效益,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公众高度关注科技进展。中国公众对生活与健康(92.9%)、环境污染与治理(85.1%)、农业发展(78.7%)、科学与发现(77.3%)、新发明与新技术(76.4%)、医学新进展(72.6%)、宇宙与空间探索(56.2%)等科技领域高度关注(如图3-2所示)。2017年中国网民科普搜索指数为74.31亿,健康与医疗占比为63.16%,位居第一;信息科技占比为11.05%,位居第二;航空航天占比为6.00%,位居第三。2018年公民对科技相关领域中的生活与健康、环境污染与治理、农业发展等情况的关注已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
图3-2 2018年公民对科技相关领域的关注情况
2013年以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移动网络科普的实现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网络科普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促进了传统科普网站的升级,发展了基于手机终端的“科普网站、科普知识问答、科普短信报”等虚拟产品。不断整合发展后的系列虚拟产品满足了受众发展变化的科普需求,适应了互联网发展节奏,同时也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各种自媒体飞速发展带动的以微博、微信及各种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自媒体科普模式,发展速度惊人,传播效果显著。微信的移动网络科普存在着高到达率、高交互性、低流量产生等显著优势。微信传播不光满足公众自主选择信息及保护个人方面的需求,其分享机制使科普信息不断扩散,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速率,有利于科普信息高效、可持续传播。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在手机终端的渗透率达到74.8%,远远大于其他社交移动应用在手机端的渗透率。
自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47%,比2015年的6.20%提升了2.27%(如图3-3所示)。提升速度加快,年平均增长由2005—2010年的0.33%,2010—2015年的0.59%提升到2015—2018年的0.76%,逐步缩小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科学素质纲要》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重点人群。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的10.38%增长到2018年的20.84%,在重点人群中位居首位,保持了领先并快速增长的势头;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的2.97%增长到2018年的10.14%;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的0.97%增长到2018年的2.62%。
图3-3 2005—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变化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