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莲”及“君子”的形象理解。
2.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预习】
1.给生字注音。
2.通读文章三遍,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及注释通译。
【教学过程】
1.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将不理解的字词、读起来感觉不对劲的词语圈画出来,然后小组合作学习解决。
2.理解“莲”及“君子”的形象
(1)给下面一段话分层(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描写莲花的角度来看:
第一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二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三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二种、第三种与第一种的区别是在“亭亭净植”这句话,学生争议一:与“中通外直”是否有重复?争议二:“净”为“纯净”之意,“亭亭净植”是否是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的总结?有争议就有思维冲突,引导学生在争议中逐渐明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
香远益清——香气
亭亭净植——形体姿态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者的感觉(www.xing528.com)
分歧的核心点是:亭亭净植(远远地站立在那儿,又洁净又端庄)。
亭亭:耸立的样子(婷婷:美好的样子);净:洁净;植:树立。
结合“君子”再分层:
如果不能统一,进入第二层。这篇文章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以物喻人。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作者写莲的时候,肯定想着“人”,那么,从“人”的角度来看,又是如何分层的?学生讨论明晰:
问题一:男人?女人?区分“妖”“亭亭”的古今意。
问题二:那么,从君子的角度来看,又是如何分层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香气——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体姿态——优雅、清高的风度。
(2)补充以下材料,让学生将君子的品质与事实联系起来。
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他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他在1045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认自己的错误,囚不得死。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周敦颐一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黄庭坚称赞他“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后来,赣州人为纪念他,立了专祠,并在祠后建“濂溪书院”,书院内还凿有“爱莲池”。
3.读第二段,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以下两组有什么不同?能读出什么样的情感?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通过“同中求异”来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一组是《爱莲说》的原文,将“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放在句末;第二组是上下整齐的句式,一一对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放在句末。第一组更重对“竞名逐利的世态人情的批判”,是伤心、失望甚至无奈之感。而第二组则重“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的表明”,是知音难遇的叹息。一是直指社会弊端,一是抒发个人情感,显而易见,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清楚了。
附:①李肇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值)数万者。”②白居易《买花》:“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2)可以根据“噫”“矣”字音进行反复比较朗读。
唐释神珙《元和韵谱》:“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文言文的作者也常常通过语气词的语调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
在《爱莲说》的最后一段,起始的“噫”和结尾的“矣”则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读出这种感受呢?先要让学生正确、反复地朗读这两个语气词,“噫”为第一声,“矣”为第三声。然后,进行变化比较朗读,如将“噫”改为第二声或第四声,将“矣”改为第一声或第四声等,反复朗读体验。学生在反复比较朗读中逐渐体会出:“噫”为第一声,表达的是悲伤之情;而“矣”为第三声,放在句末,有悠长叹息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