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习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我们从文言文本身应有的特性以及学习特征来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曾提出:语文课是通过书面语言作品来培养语言能力的。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感性的,那就是熟读与背诵,用形成语感来储存;另一个途径是理性的,就是要学习语言学总结出的理论和规律。语理学习的重点应当放在词汇上——词义的理解、语义的把握和词汇的积累。[39]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曾经说过,中国的文法特质在于“国语的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由于偏重心理,就不能忽视言语主体的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也说,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唯其是“人治”的,所以必须重视人的体味、领悟。
所以说汉语汉字的人文属性尤为突出,它重人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淀着汉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将字词孤立地从具体的篇、章中找出单独解释,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学习。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应该激发兴趣。学习是感性的,是应该通过朗读、背诵来培养语感的,而语理的学习也是建立在语感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死记硬背”,但不是没有理解感悟的“死记硬背”;我们需要积累文言字词,但不是孤立地记住这些字词的意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习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所以,“陌生化”文言文教学应给予学生一个“启发合作”的学习过程。
例一:《〈论语〉八则》(沪教版六年级下第七单元“先哲智慧”)教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生的学:查字典,明确5个“知”的意思。前四个“知”的意思能合理判断:知道;“是知也”中的“知”的意思会有两种解释:①知道;②通“智”,聪明。
教师提示:课本解释是:通“智”,聪明。杨伯峻解释是:通“智”,聪明。朱熹、钱穆的解释是:知,真正的知道。(www.xing528.com)
师问:“知之为知之”中的“之”为何意?
引导学生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生在比较朗读中能感觉到差异,并能理解出,虽然两者的意思一样,但朗读的感受不一样,“之”是起辅助音节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学习的“障碍点”——“知”与“之”的理解。但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合作,通过查字典的学习方式完成“知”的理解;对“之”则是采取比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感受,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激发了学习热情。
这样的教学也是旨在强调“启发合作”学习的过程,以及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会乐此不疲,会逐渐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所以,今天的文言文学习再也不是“记忆一点”“懂得一点”那么简单,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带给学生的成长感受。根据学生的学习“障碍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行言语实践,将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受到文化熏陶,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尊敬与热爱之情,这才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目的。
“陌生化”文言文课堂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等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教学原则,力争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有新的尝试与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