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史为何不能分离
文言文与历史无法分离,一是最早的史学作品多是文言文学作品;二是文言作品记录的内容多与历史密切联系。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自古文人政客便习惯于在读史中总结规律、自省得失,更不必说许多史书在文学意义上具有极高的品鉴价值。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多篇选自著名史书的文言文,涵盖了先秦至汉朝最重要的几部史书著作,如《资治通鉴》《左传》《史记》《三国志》《战国策》等。
对于此类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主要难点首先在于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甚远。初中生受限于知识面和阅历见识,对于文本发生的社会和时代背景都不甚了解,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阅读情境的补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不仅仅要了解史书作者的创作立场,更重要的是补“知”文中历史人物的相关生平背景和思想,以此辅助理解人物性格。
其次是“古文阅读过程中的障碍,除来自古汉语的词汇、句法等语言因素外,还往往来自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因素。通常所谓典故,有语典、事典之分,语典来自语言,事典来自历史事实”。[20]除了典故之外,还有历史背景对文章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将作品放入历史背景中是难以深刻理解作品的。后文会有论述。
(二)文史分离的原因
文言文课堂教学“文史分离”,对教与学的效果影响较大。造成文史分离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教材的编制不是以文学发展的轨迹编制,而是以主题单元来编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历史背景以及文史没有系统的了解与学习。
2.历史的学习得不到重视,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不重视历史学习的现状没有得到改观。所以,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不能满足文言文的学习。
3.语文教师的历史背景知识有限。许多语文教师自身在受教育过程中,在初中阶段没有很好的历史知识储备。到了高中,上海的高中教育是“3+1”模式(现在的高中教育体制有所变化),也就是说,很多中文系的学生可能不是加历史学科的,这样也导致历史知识的匮乏。到了大学,作为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更不可能系统地学习历史。
(三)文史分离教学现象举例解析(www.xing528.com)
而为什么在初中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否则是难以胜任初中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呢?
这是由古代文学与历史难以分离的特征所决定的。尤其是我国最早的先秦散文:一类是以记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的叙事散文;一类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通称诸子散文。前者就是记述历史,后者基本是就历史事件进行阐述,与历史密不可分。同时,“《左传》《战国策》《国语》等历史名著的出现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趋于成熟”。[21]
以教学选自《孟子》的《王顾左右而言他》为例:
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王顾左右而言他”这句话时,给出四个选项:A.善,寡人闻命也。B.齐宣王服。C.齐宣王怒而杀之。D.王顾左右而言他。你觉得选哪个好?为什么?那齐宣王为什么选择“顾左右而言他”呢?
除了D选项,其他三个选项是教师“创作”的,教师的用意是好的,但暴露出老师的历史、文化以及文言知识的匮乏。A项的“善”,教师觉得只要是“好的”意思都可以用,但在《孟子》一书中没有一次出现类似的用法(尽管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出现过),常常是“诺”“可”“皆是也”“然”,反之用“否”“恶”;而“善”常常与“善言”“善政”“善教”“善行”“利与善”放一起。而“闻命”二字更没有放在一起的可能,因为“闻”(闻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是“听说”之意,有距离感的,不是面对面的。这是教师对古今异义理解不准确。
而B、C项则是缺少历史知识。服,代表他同意孟子的言论,同意退位,可能吗?“四境之内不治”罪名不具体,凭什么退?《孟子·万章下》记载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孟子的主张是仁政,把孟子请过来论政是向人展示自己是个愿施仁政的君主,如果把孟子杀了,不就自己打自己耳光了吗?
所以,在阅读这类文学作品时,不仅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并且结合作者或主人公的生平经历、主要思想和创作动机,由此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和思想。
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而言,文言文由于其文本的历史特殊性,特别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历史,进行文史结合的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