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不倦求索 艺臻化境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不倦求索 艺臻化境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笑非是一位在坎坷的从艺经历中以超人的毅力精承师业,广开戏路,不倦求索,自成一家的川丑艺术之集大成者。虽说是“逼”,但若没有超人的毅力、悟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是断然不可能继承川剧艺术的精髓,更不要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足见其塑造人物的造诣之高,真可谓艺臻化境。笑非还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提炼出四句话的座右铭:处处应有生活依据,时时符合戏曲规律,须臾不离规定情境,丝毫不忘人物性格。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不倦求索 艺臻化境

笑非是一位在坎坷的从艺经历中以超人的毅力精承师业,广开戏路,不倦求索,自成一家的川丑艺术之集大成者。他的艺术生涯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是练功穿卒。二是演绎故事。三是塑造人物。他正是沿着这样的阶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上了一层楼,再上一层楼”,一步一步登上艺术高峰。他在学艺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实非一般人所能及。

1947年某戏班老板特邀他去遂宁演出,开出的条件是:点什么戏,就要唱什么戏,每场都要换戏,不能重复。那时他改习丑行仅两年时间,会唱的戏不多。若婉言谢绝,担心会砸了“牌子”。权衡再三,只有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幸好,他的老师陈全波也在遂宁,只好老板点什么戏,就向老师学什么戏。边学边演,一个多月下来,居然演出了大小不同的丑角重头戏57出,而且广受好评。他说,他一生演过的川剧丑角戏有250多出,其中丑角的重头戏有110多出,多是这样“逼”出来的。虽说是“逼”,但若没有超人的毅力、悟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是断然不可能继承川剧艺术的精髓,更不要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导演制度的建立和自身修养的提高,他在频繁的舞台实践中,深刻领悟到演戏“重在演人,贵在创新”的道理。无论是在传统剧目还是在新编剧目中担任角色,他总是能根据戏情、戏理和美视、美听的需要,有选择地调动自己的艺术积累和生活积累,化用旧程式创造新程式,成功地塑造出各种不同身份和性格的舞台形象。他饰演的一些人物,如《谭记儿》中飞扬跋扈、阴狠鄙俗的杨衙内,《秋江》中勤劳朴实、善良风趣的艄翁,《漂母饭信》中身残志坚、心直口快的漂母,《大跑广平府》中童心不泯、急人危难的禁班头等,无不显得个性鲜明、气韵灵动,具有俗不伤雅、丑中见美之妙,堪称川剧人物画廊中的经典之作。巴金在观看川剧《谭记儿》的演出后,对笑非的演技赞赏有加。说他见到过各式各样的“衙内”,“但是我过目就忘,今天还在我眼前‘活灵活现’的只有一个杨衙内,那是由于川剧名丑笑非同志精彩的演技”。足见其塑造人物的造诣之高,真可谓艺臻化境。(www.xing528.com)

《漂母饭信》中饰漂母

笑非将他的创作经验归纳为十条:严肃认真,心中有数,演出见功,掌握分寸,节奏流畅,富有变化,不中飞洋(不乱耍噱头,不乱加笑料),要有味道,戏要连贯,注意关系。这十条经验,确系至理名言。前面九条不难理解,第十条注意关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注意演员与场面的关系。二是注意人物与人物的关系。笑非还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提炼出四句话的座右铭:处处应有生活依据,时时符合戏曲规律,须臾不离规定情境,丝毫不忘人物性格。1987年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领衔举办川剧《情探》研究演出,笑非在时装剧《丑情探》中饰演的丑旦肖少卿。此戏虽不常演,也绝非他的代表剧目,但他对剧中人青楼妓女、痴情怨妇的身份、性格均有极为准确的刻画,其行也贱,其情也哀,真是令人过目不忘。笑非在这出“不起眼”的丑角戏中的精彩演出,似乎可以由小见大,作为他对塑造人物的十条经验和四句座右铭的一种形象诠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