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川剧代表沈铁梅:赢得第一朵梅花,获川剧唱腔女状元美誉

川剧代表沈铁梅:赢得第一朵梅花,获川剧唱腔女状元美誉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沈铁梅在《三祭江》演出中以清亮婉转的唱腔、声情并茂的表演,把剧场气氛推向了炽热的高潮。这一年,铁梅以《阖宫欢庆》、《凤仪亭》、《三祭江》三出戏,摘取了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桂冠,那时她年仅23岁。铁梅自身则嗓音甜美,扮相俏丽,天资聪颖,艺术悟性强,尤其在音乐方面天赋异禀。因此,铁梅在为家乡重庆赢得第一朵“梅花”的同时,也获得“川剧唱腔女状元”的美誉。

1988年12月2日,北京吉祥戏院。沈铁梅在《三祭江》演出中以清亮婉转的唱腔、声情并茂的表演,把剧场气氛推向了炽热的高潮。这一年,铁梅以《阖宫欢庆》、《凤仪亭》、《三祭江》三出戏,摘取了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桂冠,那时她年仅23岁。

生于重庆市区的沈铁梅,父亲沈福存是京剧名家,母亲许道美是川剧名旦。铁梅自身则嗓音甜美,扮相俏丽,天资聪颖,艺术悟性强,尤其在音乐方面天赋异禀。13岁进入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在胡裕华、涂卿芳等众多老师的真传实授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84年,在重庆市举行的青少年调演中获得一等奖,又在新苗奖比赛中夺得了魁首。1986年再展才华,获四川省青少年演员比赛一等奖,并成为在唱腔上造诣最深、声望极高的表演艺术家竞华的“入室弟子”,专攻青衣、花旦。在家有严父、在外有名师,自此铁梅在艺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8年,又夺得四川省泸州老窖金鹰杯川剧中青年演员电视大选赛旦角组最佳演员奖。(www.xing528.com)

年青的铁梅在艺术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说,现在很多人对唱功不那么重视了。谁都知道戏曲艺术讲求功夫,讲究玩意儿。但唱却是有声无形的,不像舞蹈、水袖、倒硬人、筋斗这样容易出新。加之川剧的声腔很杂,有曲牌体,也有板腔体,不易掌握,比通俗歌曲要难学得多。唱,太“吃功了!”富有个性的艺术见识,知难而进的艺术进取心,是她学艺的动力,促使她在唱功上,孜孜不倦地求索。实践证明,铁梅的嗓子功能全面,持久耐用,她吐词清楚,字头咬得准确,字腹饱满有力,字尾归韵自然。她的唱腔在总体格调上保持着剧种的特征,在发声、吐字、行腔、拖腔以及气声的处理、音域的运用等方面,都别有一番韵味。她不仅掌握了较全面的演唱技巧和方法,而且给古老的唱腔赋予了时代的旋律,使广大观众能从传统戏曲的歌唱中得到旋律美的艺术享受。因此,铁梅在为家乡重庆赢得第一朵“梅花”的同时,也获得“川剧唱腔女状元”的美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