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基于战争与和平的新思路、新观念邓小平考虑军事战略问题,总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国家利益作为军事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据此,邓小平指出,战争因素并未消除,战争危险仍然存在。同时中国是一个大国,能够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是世界大战,因此,确定国防建设的重点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对世界性战争的判断。这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基于战争和平新思路、新观念

邓小平考虑军事战略问题,总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国家利益作为军事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他指出:“我们这个军队永远是党领导下的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1989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又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主要着眼于长远的战略利益。”

随着军事领域的不断发展,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观点、方法,从分析新的世界历史条件入手,进而深入分析了当代国际形势,揭示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并对战争与和平形势做了新的概括。

1.世界大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以避免”

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形势的长期观察,科学分析了当代世界的基本问题,做出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新判断。他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他认为,制约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成为遏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二是原来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两个超级大国都有毁灭对方的能力,谁对谁都没有绝对优势。三是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屡屡受挫。这些因素消耗和削弱了战争力量。另外,和平因素在日益增长: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十分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已成为最重要、最强大的制止战争力量;第二世界国家的人民潜在不想打破平静的力量;第一世界国家的人民同样渴望和平而反对战争。这就使得和平力量的增长必然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而在国际战略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2.现代战争的首要根源是霸权主义

战争与和平是一对始终处于矛盾运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动态因素,邓小平十分明了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二者之间的新关系。他指出,现代战争的首要因素、首要的根源是霸权主义。而霸权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地区霸权主义,一种是世界霸权主义。由新霸权主义战争必将引起的是新反霸权主义战争。与此同时,因领土争端、宗教信仰、极端民族主义和历史遗留纠纷等问题仍然有可能爆发战争。据此,邓小平指出,战争因素并未消除,战争危险仍然存在。军队做好战争的准备,就有可能制止战争的发生。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保卫祖国领土的安全,为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神圣大业做出新的贡献。”中国渴望和平,但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横行的世界里,放弃防卫手段,只能助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只能增大战争的危险。

3.在大战打不起来的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危险性在上升

邓小平认为,就全球范围来说,局部战争是难以避免的。能否把两类战争区别开来,对国家确立正确的战略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用分析世界性战争的方法,很难解决局部战争问题;用认识局部战争的观点来认识世界大战,也势必得出脱离实际的结论。为此,他提出,在观察分析战略问题时,不仅应把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区别开来,而且还应把战争的危险与制止战争的可能性区别开来。他认为,在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情况下局部战争的危险性突出了,而且难以预料,因此军队必须随时做好应付局部战争的准备。同时中国是一个大国,能够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是世界大战,因此,确定国防建设的重点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对世界性战争的判断。

4.“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邓小平在关注战争问题时还提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方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政治协商、外交谈判、“一国两制”等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内部事务的新思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搞战略结盟。择机与苏联进行安全对话,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妥善处理了中国与美国的安全问题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发展。

5.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邓小平重新审视军事战略方针问题,明确指出:对于我们应对未来的反侵略战争方针,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他认为:积极防御本身就不只是一个防御,防御中有进攻;既然是积极防御,本身就包括持久作战。他还说过,我们的战略问题不能太死,我们军队的好处就是活。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明确了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发制人,持久胜敌。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战略是毛主席制定的,毛主席的战略就是人民战争,现在我们还是坚持人民战争。虽然战争样式、规模、地点、武器装备等方面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变化,但是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最基本的还是依靠人民战争。有了人民就有了正义,就有了群众,加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就可以持久作战,最终战胜强大敌人。

(二)中国特色的军队建设思想

1.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对于如何加强我军革命化建设、确保我军政治上永远合格的问题,邓小平一方面要求我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扬优良传统,使政治工作在新的条件下发展提高;另一方面要求我军深入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切实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二,对于如何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问题,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差很长的一截。要承认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不讲究科学技术在战争中是要吃亏的。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办各级学校,经过训练,使军队领导干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战争知识。”其三,对于如何加强我军正规化建设的问题,邓小平特别强调减少工作指导上的主观随意性,要通过健全完善各种法规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军的正规化水平。归结起来,革命化是根本,是现代化、正规化的灵魂;现代化是中心,是我军建设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革命化、正规化的基础;正规化是保证,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个方面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形成新时期具有鲜明特色的军队建设目标体系。

2.我们这个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www.xing528.com)

邓小平指出,我们军队的传统历来是党领导的,我们国家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军队没有脱离党的领导。要使军队永远听党的话,听从党的指挥,关键是要选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的人。邓小平强调:“我们今后配备领导班子的时候,要选用什么人呢?要选那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他特别指出,配备领导班子,要警惕那些“政治品质不好、思想体系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人。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政党、阶级和军队相互关系的学说,十分缜密地界定了我军的性质:“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将我军的阶级属性、国家属性、人民属性统一起来,有力地反击了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奇谈怪论。

邓小平还强调,军队里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政治干部要特别强调以身作则,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要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要只看眼前,而要看到长远。总之,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以保证军队政治上合格。

3.服从国家建设大局,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国家建设大局,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军队不能打自己的旗帜。”这是邓小平为我军立下的一条重要规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要求“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要成为党的基本路线及其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坚定捍卫者。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首要任务,就是逐步理顺军队建设的内部、外部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军队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关系。邓小平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对于在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如何搞好军队建设的问题,邓小平一方面提出军队要“忍耐”,“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指出这种“忍耐”是积极的,绝不是消极的,要求我们立足现有条件,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绝不能降低我军的装备水平和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军队建设必须在改革中前进。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和指示,中央军委于1988年制定的《关于加快和深化军队改革的工作纲要》提出:军队改革的总任务,就是要建立适应国际战略环境,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防建设需要,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事体制和运行机制,把我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在1975年他指出:“现在,好多优良传统丢掉了,军队臃肿不堪。军队的人数增加很多,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钱花费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更主要的是,军队膨胀起来,不精干,打起仗来就不行。”邓小平还进一步指出精简军队与提高战斗力的关系。他说:“军队要提高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消肿’不行。”对于裁军与提高质量的问题,邓小平着重强调了三点:一要进行体制、编制整顿,从体制、编制上解决“肿”的问题。二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三要通过健全各种制度来精简军队。

4.将教育训练提升到战略位置

将教育训练提升到战略位置是邓小平同志新时期治军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不打仗的情况下战斗力的提高主要靠训练。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鲜明提出:“战略要研究的问题,不仅是作战问题,还包括训练。要把训练放在战略问题的一个重要位置上。”1977年邓小平同志再次复出后,在当年8月召开的军委座谈会上,又专门以《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为主题做了重要讲话。以后他又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时指出,我军过去是在长期战争环境中锻炼成长的,现在不打仗的情况下,考验干部、提高干部、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要从教育训练着手,要靠教育训练来实现。加强教育训练,一方面是部队本身要提倡苦学苦练,通过学习、训练、拉练、演习,提高军队政治觉悟和军事本领;另一方面是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问题。为此,要认真加强军队院校建设。在世界军事变革刚刚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就敏锐地指出,要承认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必须提升训练的层次。“现在是合成军队作战,空中也有,地面也有,水里也有,不是过去的小米加步枪了。”要把军队训练得像军队的“样子”,就要学习包括现代化战争知识、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等内容。在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指引下,全军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制度,教育训练出现了新局面。通过部队和院校的教育训练,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及指挥与合成能力。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的思想,干部、战士经过训练后,学会了进行现代战争的方法。他们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军队和地方都适用的人才。

5.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治军人才

邓小平同志强调组织路线是政治路线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强调教育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作用和先导作用。他提出要通过办学校解决干部问题,把军队院校办成集体干部部。在他主持军委工作期间,先后四次召开全军院校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加强院校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理顺了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院校体系,把我军院校建设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邓小平强调,要通过办学校解决干部问题。鉴于十年内乱我军院校教育基本废弛的状况,他提出要把原有的院校,除个别的外,基本上恢复起来。把更多的干部放到学校去训练。他强调“要从制度上考虑,从排长起,各级军官都必须经过军官学校的训练。”“每个阶段的晋升都必须经过学习。”要下气力办好院校,使院校起到“集体干部部”的作用,担负起“训练干部、选拔干部、推荐干部”的职能。

6.恢复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邓小平认为,“军队好就是作风好。”治军必正风,治军必以严,这是邓小平提出“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的一个重要内涵和基本指向。而要保持好作风,就是要“发扬优良传统,保持老红军本色”。在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这次会议着重研究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问题。”

(1)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文革”后一些受帮派体系影响的人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现象,他说:“我们的传统就是老老实实,说通俗一点,就是各级干部都要老老实实。”“比如过去打仗,宁可少报战功也不多报,谎报战功要杀头。你看这简单吗?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老老实实,不能弄虚作假,自己欺骗自己。不能把打了败仗说成是胜仗,打半胜仗也不能说打胜仗。”

(2)找回群众路线的传统法宝。邓小平指出:“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他提倡:“各行各业的干部,都应该下连队去当当兵。”“军一级干部,不单是师、团级干部,都要懂得自己的连队。”

(3)倡导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邓小平强调:“部队要讲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组织纪律这四句话,要在苦练中培养出这些作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他对社会上的“酒绿灯红”现象,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军队的侵蚀,保持了高度的警觉。邓小平特别关注两条:一条是军民一致,另一条是官兵一致。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在生活上不能搞特殊化,“现在有些干部侵占战士的利益,这是不允许的”。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永远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4)秉持法纪治军的理念。纪律严明本身就是优良作风,同时也是培育其他优良作风的重要保证。从严治军、以法治军是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邓小平强调:“军队非讲纪律不可,纪律松弛是不行的。”“整顿军队必须严格整顿纪律。”他说,我们这个军队,历来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强调自觉遵守革命纪律。不这样,我们能够战胜比我们强大得多的敌人吗?能够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吗?能够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吗?根据他的意见,1977年军委会议制定并通过了9个决定、条例,内容包括教育训练、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等许多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段时间,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军委总部先后制定颁发了60个军事法规。法规建设是一项基础建设、长远建设,为我军依法建设和管理部队开辟了道路。

习近平将“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融入军队建设的目标体系和顶层设计之中,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牢牢把握这一目标,我军就一定能够不断展示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新风采,在实现强军梦的新征途上铸造新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