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最大,老师最好(下)作者:不用扬鞭自奋蹄

学生最大,老师最好(下)作者:不用扬鞭自奋蹄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办一所让每个学生实现梦想的学校[1]——访谈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王厥轩在细节的每一个方面不折腾校长要靠自己的学识、人品、魅力,影响师生,引领师生。一是要学习、不断地学习。

学生最大,老师最好(下)作者:不用扬鞭自奋蹄

一所好学校的发展,有着明确的办学目标,有着长期发展规划和分阶段的工作要求。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各部门还是教师个体,都在学校文化的引领和浸润下,传承“打一”办学传统,形成教育教学共识。我们努力学做智慧能干的好老师,在“上好课是硬道理”的教学氛围中,在“与学生结伴成长”的育人理念中,在成就梦想的摇篮文化中,坚持常规常态长效,理解并落实学校工作要求,在“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中做到自励自律、担负责任,用简单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做该做的事情。

办一所让每个学生实现梦想的学校[1]

——访谈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

王厥轩

在细节的每一个方面不折腾

校长要靠自己的学识、人品、魅力,影响师生,引领师生。他应当是一位思想者与践行者,是一位有教育情怀的人,是一位有智慧的文化人。

王厥轩:你写了一本书,书名叫《治一校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在你看来,治国与治校是一个道理。能谈谈这句话的思想与意境吗?

卞松泉:我觉得它是治校的一种境界。治校,要有科学的态度、理性的认识,在细节、常规的每一个方面,不折腾,仔细地“烹”。“烹”的过程充满乐趣,充满挑战。它追求乐观、豁达、大气的不凡境界。“烹小鲜”,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发展”;明确着一个追求,就是“超越”;跃动着一个信念,就是“创新”。

校长的思想境界、品位高低,无疑对学校特色形成有着直接影响。校长要靠自己的学识、人品、魅力,影响师生,引领师生。他应当是一位思想者与践行者,是一位有教育情怀的人,是一位有智慧的文化人。当初我刚用这句话时怕别人说“你的心太大了”,但一直坚持这样办学,在不断进步中,信心在增强,当我用“治一校若烹小鲜”做自己专著书名时,很多了解我和打一小学的同行们非常赞同。

王厥轩:有人说,一所好学校有两个标志:一是好教师多;二是学校的校长是个好校长。1985年你29岁时就当上了校长,至今已近30年。你认为当个好校长,应具备哪些品质

卞松泉:有三条是必须具备的。一是要学习、不断地学习。我1980年毕业于第四师范;后来读了4年夜大学、选修中文;又读了4年中央电大,选修的是法学;在华东师大教育系读了2年研究生课程。如果把半年不脱产进修算在一起,我前前后后读了25年书,包括师范、中文、法学、教育等众多专业学科。

当校长的视野和境界提升了,他就有了独立思考的底气。在当下多元化的时代,你就可以对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有一个正确的捕捉、把握和判断。校长的这种底气,也有助于引导教师改善自己思考和行为的品质。

二是实践,不断地实践。我天天和教师、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我提出的许多想法、做法,都和教师、学生的想法、做法非常默契,大家觉得我们就应该那样做;我对许多关于教育的客观情况和主观状态所做的分析和判断,以及据此判断所做的价值选择,很多时候也合乎教师和学生的意愿和兴趣。

第三,要有经历。我的成长中不断受到大师和前辈的教诲与提携。1993年我37岁时成为上海最年轻的市政协委员,有幸和许多院士教授专家一起参政议政,从中感受到他们开阔的眼界和大家的学养,感受到他们理性的思辩和精彩的表达。与大师对话,与智者同行,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快事。

我工作中还有一大快事是与华东师大教授的合作,我学到了他们作为学者的思想与智慧,并内化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与专家学者的合作研究,使我的学校管理有了更多的理性与智慧,也提升了自己作为学校管理者的内涵和品格。

王厥轩:细细读了你的那本书,透过字里行间,发现你的办学是六个大字:文化、智慧、方法。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天成。能谈谈你的见解吗?

卞松泉:你归纳得真好,确实是那样。第一,文化有两个必备的要素,一是传统,二是思考。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民族精神传统中进行思考,始终不渝地思考学生培养的基本问题,关注儿童精神成长的方方面面。第二,智慧不是一种才能,它是一种人生觉悟,是一种开阔的胸怀与眼光。智慧与童心相联系,我们搞小学教育的人,就是要把孩子带回童年,始终怀有童心、童趣、童贞。第三,方法是一种哲学思想,追求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形式能把学校办得更好。在我们打一小学,就是用简单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法做该做的事情。

校长和教师都应当成为文化人

我始终坚持用文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教师的职业自觉性,让教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有了教师的自觉自励,教师就一定比制度层面的规定做得更好。

王厥轩:在上海的校长中,许多校长是很看重制度建设的,而在你看来,文化比制度更重要。为什么?

卞松泉:办教育就是办文化。校长和教师都应当成为文化人。我曾经看到,有的学校进校要打卡,开会要签到,稍微迟到早退几分钟,就要扣奖金。他们这样做似乎也没错,但我觉得这样做就把教师看低了。

一位比较好的教师,很难准时下班,他们经常会在学生放学离去后留下来批改作业,加班加点也是常事,学校没有给这些老师加班费,而人家稍微迟到早退几分钟,你就要扣他(她)钱,这不公平。

因此,我始终坚持用文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教师的职业自觉性,让教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这些,都不是制度能够约束出来的。

王厥轩:你提出了“超越规范”的管理理念。规范如何超越?能谈谈你的基本思想吗?

卞松泉:提出“超越规范”的理念,可能有三个层面的思考。

第一,提出“超越规范”,强调是教师的自觉自励,“不用扬鞭自奋蹄”。有了教师的自觉自励,教师就一定比制度层面的规定做得更好。

第二,教师是个体劳动,教师个体的素质决定了教师在教室里的作为,我们提出了做有素质的“个体户”。怎样才算“有素质”?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五个二工程”,即教师个人藏书2 000册;写文章两万字,多写教育随笔,工作总结,科研论文;每人学会两门课:外语和电脑学历上两级,都要达到大专和本科;拿回两个奖:教师个人得奖和辅导学生得奖。

第三,考虑到教师职业具有不可重复性以及学生对教师的不可选择性。我们提出了好教师素质的四条价值判断,即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坦诚与合作;在工作中积极做到勤奋与自励;在利益面前显得理智与淡泊。我坚信:一位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

王厥轩:我非常欣赏你提出的“五个二工程”。在这一“工程”中,比较难做到的是“学历上二级”“个人藏书两千册”以及要写两万字文章,你的原始想法是什么?

卞松泉:其一,关于“学历上二级”。我认为,教师要拿到规定学历并不难,难的是他所教的学科能真正得到发展,他在专业发展上有一种实现目标的冲动。其二,关于“个人藏书两千册”。我觉得爱读书的家庭和不太读书的家庭,家庭的文化氛围是不一样的。我鼓励“打一”的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有读书的习惯。一个教师爱读书,最终受益的是他自己,他的学生以及学生背后的每个家庭。其三,关于“写科研论文两万字”,我的原始想法,是想让教师上课之后,能写写教育随笔,写一些教育反思文章,通过文字的记录,整理自己的思想,能积累一些东西。时间长了,这就是一笔财富,有助于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这“五个二工程”,源于对教师职业的基本理解:学校是文化场所,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责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怎么能不读书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非常强大;文化也能营造一种氛围,给教师指出发展方向。

王厥轩:再来讨论“好教师素质的四条价值判断”,这些提法非常朴素,确是从教师中来的,明白易懂,容易操作。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卞松泉:提出这四条价值判断,也有20多年了。我解读一下:

第一句话: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教师的工作性质是“个体户”,他每天的工作很平凡,但平凡不能平庸,更不能贫乏。教师又必须在群体中与人合作。因此好教师有一条标准:在群体中有威望、有地位。

教师要有影响和地位,他的工作必须勤奋。但教师的勤奋不是手脚勤快,不是干活麻利,超额完成任务。教师的勤奋是学习思考的勤奋,是观察与研究的勤奋,是实践与反思的勤奋。教师的勤奋应该带来学生学习的愉悦与轻松。

第二句话:在工作中积极做到勤奋与自励。教师职业的特点是教、学、做合一。有了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培养出勤勉用功的学生。

培养教师自励与自律的职业行为,会带来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三种境界:一是培养教师工作中的良好情绪和进取状态;二是从制度约束下的被动到超越规范的主动;三是从“小我”逐渐成长为“大我”。

第三句话: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坦诚与合作。过去有一句俗话:师傅教会了徒弟,最后饿死了师傅。教师群体中这种情况是有的。所以我们强调教师间的积极合作,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倡导人与人之间真诚。我们提出了教师共同遵守的“道德契约”,具体为“三要三不要”。“三要”是:要求真,要务实,要行善;“三不要”是:言行不过激,经验不保守,常理不相违。这“三要三不要”,给全体教师营造了好环境、好心情、好风气

第四句话:在利益面前的理智与淡泊。当今社会充满了诱惑,比如评职称、评先进,虽然是讲贡献,但也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切身的利益关系。我觉得在学校要少讲竞争,多讲互助与合作,讲竞争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都不利。我倡导教师要有上进心、合作心,讲团队的共同发展。

但在学校还是经常会碰到需要竞争的事,怎么办?我们倡导理智与淡泊。我主张的竞争方式是:创造让每个教师展示才能的机会,大家彼此心平气和,互相欣赏,心悦诚服地为别人喝彩。

这四条都做到了,就是好教师。我认为好教师的职业素养,有两个标志:一是真诚、善良、美好;二是有人文修养和专业技能。这四句话,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唯有朴素自然,才能宁静致远

我告诫自己:校长应当认真办学,任何疏忽、懈怠都是误人子弟,任何见风使舵或是搞形式主义的折腾都会耽误师生发展,并且难以挽回。

王厥轩:在打一小学,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还是校本课程改革,在每个领域,都有你的独特思考,有你的办学智慧。能举些例子吗?

卞松泉:一所学校倘若没有教育质量,其他免谈。因此我提出:“上好课是硬道理”“上好课是真本事”,教师要依靠教育质量“安身立命”。

怎样激发教师上好课的热情与激情?往往考验着校长的智慧与方法。

比如,在教学质量管理上,我们提出“一查二评三看”,通过它来整体评价教师。每一次“查”或“评”或“看”,都必须及时反馈给教师,让他们心知肚明,他们就会高兴。倘若偷偷摸摸去“查”去“评”,会弄得教师一头雾水,心里会很不高兴。“查”完“评”完了,我们会组织全校教学质量研讨活动。当校长把教学质量看得很高很重的时候,每一位教师也会认真起来。

又比如,在教学研究上我们提出“五步十问”,五步指的是: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小结;作业布置;学生辅导。每一个步骤,我们都会提出两个问题。这十个问题,每个教师在进课堂前都必须思考清楚,而不是“事后”思考。提出“五步十问”,本质是不断引导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收获,使教学更加有效,使课堂变成“活”的课堂,减少无用功。

我们还加强了名师课堂的教学研究,组合“中高教师教学合作团队”。一所学校,骨干教师和名师越多,办学质量就越好。在打一小学,我们营造这样一个氛围:学骨干学名师,不只是学他们讲课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他们智慧和方法背后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

王厥轩:打一小学的校园环境建设很有特点,有你的思想和智慧,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卞松泉:我的基本想法,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让每一个在打一小学读过书的学生,能沉浸在厚重的文化氛围中,让他们能感受一种文化的指引和精神家园的温馨。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文化校园、艺术校园、生态校园、创意校园、人文校园,美丽和谐的校园就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乐园。

比如,我们努力设计形成了“校园十景”,分别有校园雕塑群、摇篮艺术厅、摇篮场馆、摇篮画廊、摇篮庭院、雏鹰之家(大队部)、空中景观走廊、绿色走道、科学之道、桃李园。这每个景,都思考了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想到了给学生留下珍爱、美好与回忆。

又比如对校园走廊内外的设计,都考虑了精神关怀的元素。在走廊外,我们不贴一句标语口号,而是用主题雕塑、搞绿化,给学生以朴素大方的环境熏陶;在走廊内,我们也不乱贴乱画,而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贴上反映他们生活瓷砖画,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

我们设置了一面“名师墙”,让名师登堂入室,写上名师的座右铭。这面“名师墙”的潜台词是:学生自豪,你看,这是我的老师;家长自豪,你看,这是我孩子的老师;老师也自豪,你看,这是我一个年级组的同事。有一位曾登上过“名师墙”的老师说:每次我路过这面墙的时候,我都会看上一眼。这一年我对自己特别严格,一刻也没有放松过。

题写校名,许多学校都想到了让书画大师或政府领导题写,而在打一小学,由学生题写校名已有20多年历史。让学生题写校牌,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是终身美好的记忆,而对师生来说增添了他们对学校的热爱,对家长来说,增添了他们对学校的信任和尊重。

王厥轩:你在办学过程中,非常注重用简单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法做该做的事情,能举些例子吗?

卞松泉:我有一个认知路径:学习实践培育智慧,智慧激发思想,思想催生方法。这不只是我个人这么做,我的管理团队也是这样做,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仅举两例。

比如,我们开设了“打一人文讲坛”。我们发现,教师平时的语言素养、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身边学生的成长状态。而要靠大会小会苦口婆心地提醒甚至劝说,效果不大,只有提升了老师的人文素养,培育师生之间的情感,老师才能善待学生。

十多年来我们邀请了许多名师专家来讲课,它成了一所众多专家、学者的“开放性大学”,老师职业教育的形式、方法一变,就呈现不一样的结果,教师很容易接受。再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搞一些全校或集团的师生大型活动,比如,六一集会、新生入学、毕业典礼、校园戏剧节、新年音乐会等,目的是让参加活动的每个人,都体验到一种快乐、自豪,享受到荣誉感、责任感。事先我们都会很认真很用心策划,所有细节都要考虑,比如学生的进出场秩序,不带队的教师哪里入座,家长从进校到离校的过程安排,它会给大家带来一种审美的享受,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在打一小学,学生获得的最高荣誉是“摇篮杯”。评选的方法也同样简单,没有复杂的程序。它从1995年设立,至今已将近20年。“摇篮杯”奖给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事实已证明:凡是在打一小学拿过“摇篮杯”的学生,他们走上社会后,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王厥轩:你有一句口头禅:“教育不可能重来。”在你35年的教育生涯中,这是深刻的感悟。能谈谈吗?

卞松泉:这是我做了5年教师、30年校长的一种教育情怀。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但每个人在童年的时候很难对自己所受到的教育作出评价,只有当他们长大之后,才会对自己记忆中的儿时的学习生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我们都懂得:一个人儿时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在知识和能力、境界和气质上得到什么样的培养,可能会整整影响他们的一生,如果儿时被耽误了,即使后来明白了,也不可能重回儿时再来一遍。

我正是铭记这句话,才有了敬畏感。我告诫自己:校长应当认真办学,任何疏忽、懈怠都是误人子弟,任何见风使舵或是搞形式主义的折腾都会耽误师生发展,并且难以挽回。恰如流水,逝者如斯。我们与其对着逝去的流水叹息,还不如把握现在,认真从教。一所学校唯有朴素自然,才能宁静致远。唯有求实创新,才能香远益清。校长好好学习,努力实践,师生才会天天向上,和谐发展。

王厥轩:我研究了许多名校长,他们都有自己的职业信仰和教育追求,能谈谈你的职业信仰吗?倘若叫你第二次选择,还会选择校长吗?

卞松泉:当一名校长,应该明白自己在做一件有文化的事情,应当有高雅的追求。我有幸在做,我做得还不够。我的信仰就是“让打一小学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把这句话放在学校的大厅里,让这束信仰的光,始终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倘若要我第二次选择,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教育事业,如果可以的话,我依然会选择当校长。做了几十年校长,虽然酸甜苦辣尝遍,恰是我一生的乐趣。有一句话叫“累并快乐着”,讲得极有道理。我的肩头始终扛着学生和教师两副重担,可是从没把我压垮,腰也不弯,更多时候,我感到欣慰和快乐。

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卞松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办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几十年来,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简称打一小学)几代教师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并且取得了积极的办学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打一小学从一所普通的中心小学,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学校。几年前,上海教育丛书编委会出版了我的专著《治一校若烹小鲜》,该书阐述了打一小学的办学思想、办学实践和办学成效,许多领导、专家和同行对打一小学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坚持创新发展、不浮躁、不折腾的办学思想和实践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创办于1953年,学校占地近2万平方米,当时校舍为一层平房,建筑面积3 000多平方米,建校至今67年。2006年为适应学校教育的发展,区政府决定原址重建校舍,2007年新校舍落成,建筑面积近12 000平方米,新校舍宽敞明亮,教育教学设施齐全,为打一小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办学条件,打一小学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打一小学(加上阜新低年级校区)共有43个教学班,1 500多名学生,120多位教师。

依法办学,科学发展,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打一小学宽敞明亮的门厅里,有一句话特别醒目:“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打一小学全体教师的职业理想,也是全体学生成长的梦想,更是党和国家对“打一”师生的期望,打一小学校风、学风、教风都融合在这一美好的教育梦想中了。在打一小学,“学生最大”“与学生结伴成长”“上好课是硬道理”“一生只为做个好老师”“明明白白办学校,踏踏实实教学生”等格言已经成为教师们“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行动共识。打一小学非常重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坚持10多年研究与实践的“基准教学,课堂准入”的教学规范与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打一小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形成了培养学生素养的“素质教育400”,即四个百分百:100%的学生参加探究课拓展课的学习、100%的学生参加课外兴趣课的学习、100%的学生参加摇篮校本课程的学习、100%的学生参加摇篮社团的活动。“素质教育400”已经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打一小学每年获得学校集体奖项数十个,师生每年有数百人次获得个人奖项,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教师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学校也赢得了更好的办学声誉。

打一小学曾经是上海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是上海市第一、第二期课程改革实验校,曾入选中国图片社编《中国名校》文献档案,学校曾被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列为全国素质教育定点考察学校,香港回归后被香港新华社列为香港校长内地考察联系学校。打一小学努力办学,成效突出,先后获得了多项全国和上海市的荣誉,其中有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首届文明校园,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艺术教育示范校、上海市书香校园、少先队全国雏鹰大队,打一小学还成为国际生态绿色学校、全国环保教育基地、中国创造教育学会实验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

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

打一小学以“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引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建功立业,以“一生只为做个好老师”的职业思想鼓励老师在成就学生中成就自己。务实的理念和实践夯实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打一小学的历任校长翟子庚、朱安石、蒋彩娣等都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一支具有高尚师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重要工作来做,把传承与发展学校的优良传统作为己任。所以打一小学几十年来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办学质量。

打一小学良好的办学质量还来自于老师们积极的教育研究意识,作为华东师大教育研究基地,打一小学与华东师大老师合作20多年,老师们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华东师大专家和“打一”老师撰写了许多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和经验总结,学校先后出版了《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校本管理》《超越规范》《小学教育问题研究》《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课程》《治一校若烹小鲜》《校本课程研究》《上好课是硬道理》《课堂是美丽的》、《好老师这样起步》《学生最大,老师最好》《不用扬鞭自奋蹄》《快乐的校园》和《教学艺术》丛书等数百万字的研究专著、实践案例、教研成果、办学体会。打一小学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教研课题研究,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好地做到了“明明白白办学校、踏踏实实教学生”。

成就学生先要成就老师,培养学生先要培养老师,有了教师的素质,才有学生的素质,打一小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目前,打一小学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为100%,有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结业教师近80%,是上海教师平均学历最高的学校。学校60%以上教师荣获各级各类荣誉,有近30名教师先后被评为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10多名教师先后成为上海市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和基地主持人,30多名教师成为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校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占75%。

学校行政班子成员基本都是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他们不仅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校管理能力,而且积极带领全校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校长卞松泉是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领头人,是勤奋的学校管理者。由他领衔的《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这个课题研究重在管理实践,让见习期教师、青年教师、成熟型教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事实上,打一小学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帮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帮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取得进步,获得成效,打一小学的老师辛苦着、收获着、快乐着。

开发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成果获上海市和全国一等奖

作为上海市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打一小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此丰富学校的办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为此,学校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校课程,逐步形成了素质教育的“三个系列”:第一是兴趣课程系列,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学校开设了几十个兴趣小组。第二是主题周系列,学校在多年办学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主题周系列,这些主题周活动既有学科的特点,又有浓浓的校园文化色彩,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浸润在学校文化中。第三是校本课程系列,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在五个年级中形成了兴趣课的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努力体现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融合学科知识与实践的“主题周活动”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与认知体验……

除了素质教育的三个系列活动,学校还为学生设计了《摇篮校本课程》,这个课程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发,同样以学生知识、兴趣、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摇篮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科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仅助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凝聚着学校课程开发经验与实践智慧的《为学生开设这样的课程》的研究成果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不少来学校参访的同行和来校指导工作的领导与专家都对打一小学的校本课程做了积极的评价,他们说以前是学习分数的单车道,现在则是能力与机会的多车道和立交桥,而且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充分体现了打一小学积极的办学理念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和成效。

学校文化与学生德育融合,少先队成为全国雏鹰大队

“人文校园,和谐共生”是打一小学的办学思想,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倡导师生结伴成长,通过丰富的学校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并逐步成为学生德育的特色。

打一小学把学生教育的理念概括为四个字:“学生最大”。为了“学生最大”,打一小学有不少与众不同的做法,而且都注入文化的内涵,如学校校名由学生书写;学校的石头上刻着学生书写的名人励志格言;学生的艺术作品布置在走廊上的“摇篮画廊”中;教学楼前的草坪上还有为学生社团成员做的雕塑……为了做到“学生最大”,学校的许多活动也是为学生而“定制”,凸显个性,如:从“班班有歌声”活动到学生草地音乐会;从艺术社团的汇报演出到新年音乐会;从创立校刊校报刊登学生作文、到成立“摇篮广播电视台”;从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到与大作家见面会;从学生辩论赛到队干部的竞选;从成立“慈善关爱小组”助养百岁老人到帮助残疾女孩圆大学梦;从走进敬老院到走近山区留守儿童……打一小学的德育融知识与兴趣、文化与艺术、行为与善良、品德与才能一体,与学校文化融合在一起,是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德的育人好方法。

打一小学人文校园的办学思想与学校德育的融合也通过课程渗透到学生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为学生设计的《摇篮校本课程》中包括了许多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不仅有知识性、趣味性,而且都有着文化的内涵,学校有许多学生文化社团,如:摇篮校刊、摇篮电视台、摇篮书市、摇篮画廊、摇篮舞蹈队、摇篮铜管乐队、摇篮舞龙舞狮队、摇篮腰鼓队、摇篮鼓号队等。之所以用“摇篮”取名,是想让学生知道打一小学是他成长的摇篮,摇篮助他成长,是他的童年伴侣。

打一小学是上海市“花园学校”,学校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都是环境育人的“课程”,都要努力渗透人文校园的内涵,使校园中每一物、每一景都努力体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学校把有特点的环境布置进行提炼、请师生投票推选,形成了“校园十景”,学校又“因景而用”,让每个景观都承载一项学校的传统教育活动,如“桃李林”的草地音乐会、“摇篮庭院”的师生才艺秀、“摇篮艺术厅”的元宵灯会、“摇篮演播厅”的“打一人文讲坛”、“摇篮剧院”的相约经典戏剧节等等。“校园十景”与“打一”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相伴,并在师生的成长与进步中留下美好的印象、难忘的回忆。一个景观,一项活动,一种体验,一分收获,这是打一小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打一小学办学的用心和追求的办学品位,打一小学把学校文化定位在“人文校园,和谐共生”的主题上,定位在文化育人的功能上,都是致力于将学校办成一个师生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

学校文化与学生德育的融合成为学校德育的特色,学校因此获得上海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少先队教育基地等荣誉,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

“人文校园,和谐共生”的办学成效,获得上海市首届文明校园称号

打一小学在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人文校园,和谐共生”的办学思想,具体体现在“文化校园、艺术校园、生态校园、创意校园”等方面,并且每方面都落到了实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18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首届文明校园。

打一小学重视提高教师人文素养,鼓励教师职业自觉,倡导“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觉自励。20多年前,学校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管理改革,学校管理开始走向制度化管理。在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与问题不断反思以后,为了让教师们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良好的工作状态,学校从严格的制度管理开始转向情态管理,在对学校管理改革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后,学校又提出了“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管理的思想和管理方式,强调“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职业自觉。

崇尚团队精神、责任精神和奉献精神,崇尚自觉努力与超越自我,一句话,就是能够老师们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内在动力,“超越规范”管理的意义也是重在激励而不是限制与惩罚。“超越规范”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更适合教师群体的管理。超越规范不是不要规范,而是比规范做得更好。“超越规范”的管理既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能使教师个性得到发展,给老师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好心境,好环境。

为了引导老师从建立规范的限制“小我”走向“超越规范”的“大我”,在“超越规范”的层面上认真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体现打一小学名师名校的风采,学校提出四句话作为教师个人和团队合作的共识,也是老师们应该有的价值观。这四句话是: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影响和地位,在人际交往中的坦诚与合作,在工作中的勤奋和自励,在利益面前的理智和淡泊。后来又概括为“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句话既实在又不说教,不仅被大家认可,也被大家活学活用。有的老师喜欢用这句话来自勉、自嘲,也有老师调侃这句话是“一句顶一万句”。不管老师们怎么自嘲自励,怎么调侃逗乐,“不用扬鞭自奋蹄”成了打一小学所有教师自觉自励的共识,所以,打一小学教师的素养有了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有了不断发展,教书育人的成效也就愈加明显。

打一小学“人文校园,和谐共生”的办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中,更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素养中,体现在教师的职业行为中。“打一人文讲坛”已经开设了20多年,成为老师们的“所爱”,讲坛聘请社会各界贤达、专业人士来做讲座,开阔了教师视野、丰富了教师智慧、陶冶了教师的情感;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打一小学都以“鲜花、诗歌、爱护”为主题,使女教师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对女教师的尊重与关心;学校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每年都会举办一场新年音乐会,让教师在美丽的校园欣赏高雅艺术,提高教师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欣赏品位;另外,打一小学还有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工作坊、男教师励志会、骨干教师联谊会、“相约经典戏剧节”、“师生才艺春秋”等教师喜欢参加的业务组织和艺术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日常召开的教师大会,学期总结会、表彰会、教育论坛和德育年会都会有着鲜明主题和人文的内涵,使打一小学“人文校园、和谐共生”的色彩更加浓郁。

学校文化活动丰富了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情感,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品位,提高了教师“立德树人”的职业自觉性和工作成效。

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率先成立上海第一个小学教育集团

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打一小学于2005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小学教育集团,2010年为促进城乡接合部大型居住社区教育的发展,根据市教委和杨浦区、浦东新区要求,打一小学又承办了远在浦东海边、往返70公里的曹路打一小学。“打一小学教育集团”现有五所学校六个校区,5 000多名学生,400多名教师。“打一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后,合并了周围的普通小学和农民工学校,扩大了招生范围,招收了更多就近入学的地段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走进家门口的好学校读书。但是,教育集团成立后,来自不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打一小学通过“基准教学、课程引领、骨干团队、教学管理、师德规范、尊师爱生、教育科研、校本培训、学校文化、人文关怀、慈善公益”等一系列举措,在师德规范、专业素养、教育教学等方面加以引导,经过多年努力,集团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了,专业水平提高了,集团成员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打一小学承办的“浦东曹路打一小学”是上海市大型社区的配套小学,这是上海小学教育中唯一一个有别于“托管”的、由一所名校跨区承办另一所小学的办学模式。曹路打一小学开办时仅有19名学生,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曹路打一小学已有28个教学班,1 000多名学生和70多名教师。曹路打一小学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师资培养、学生教育等方面依托杨浦区打一小学的办学经验,在“新学校,高起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办学成效,成为一所具有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和办学风格的好学校,成为浦东曹路地区知名的小学,为浦东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为上海市大型社区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市教委领导,浦东新区谢副区长、杨浦区吴副区长及浦东和杨浦的教育局领导都先后来曹路打一小学调研指导工作,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的教授专家也先后来到曹路打一小学指导办学。现在“打一小学教育集团”各成员校都已经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教育集团也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教育集团。教育集团的办学模式和经验得到了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同行们的积极肯定,2018年初,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在打一小学成立了上海市集团化办学研究中心,中心的成立将会推动“打一小学教育集团”向更高的办学水平发展。

打一小学师生因为有了美好的教育梦想,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和谐、快乐、科学地发展,成为老师和学生喜欢的好学校,成为家长和社会信任的好学校。打一小学办学声誉的不断提高,也一直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多年来,包括中央电视台、澳大利亚昆士兰电视台在内的国内外众多媒体对打一小学和“打一小学教育集团”的办学给予了积极的报道和宣传,教育部、市、区各级领导及来自国内外的教育界同行和专家对打一小学的办学思想、办学成果也都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打一小学作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打一小学教育集团”作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教育集团,为杨浦区和上海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有一种办学内涵叫学校文化

程 夏

什么是学校文化?我记得在某一次的学校工作计划中,校长对学校文化曾有这样的解读,他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个性,综合素质的体现。古今中外的许多知名学校都有很丰富的文化积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在学校文化的浸濡中成长与发展,同时师生们的发展又推动了学校文化的进一步形成与升华。而对于打一小学来说,我们的学校文化是通过在学校的大环境和细节处遵循“以人为本”的旨趣,营造文化气息,力图将校园环境创设转化为师生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而建构出富有诗意的,利于师生个人发展和集体进步的精神生活家园。我们有花园般美丽的绿色校园、四季鸟语花香;我们有学生成长的“摇篮”,“摇篮”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展露个性和特长的机会;我们有着“人文校园、艺术校园、生态校园、创意校园”的办学追求,坚信“学生最大、结伴成长”,坚持“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有着“一生只为做个好老师”的职业自觉;我们在学生培养上强调“真实真诚、公德公益、培养兴趣、发展个性、自信自强、健康快乐”;我们有着“上好课是硬道理”“我们靠教学质量安身立命”“课堂是美丽的”这样的教学共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打一小学学校文化的个性特点,是一种素养,一种风格,一种陶冶人心的怡然和惬意,而它们共同构筑成了今天打一小学特有的学校文化。

而特定的学校文化孕育了特定的人群,学校成员从进入文化到接受这种文化再到被文化感染,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几代“打一”教师为学校的发展辛苦付出,我们看到老师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刻苦、从善、向上的一致性,对办学的思想、方法和成效有着非常理性的认同,对学校的质量、影响、荣辱有着休戚与共的责任。而作为青年一代“打一人”,我们也在学校文化的感召下,在“前辈”教师的影响下,继续弘扬着打一小学教师关于荣誉和责任的传统价值观,弘扬着激励师生进步的学校文化。

人人都讲“不用扬鞭自奋蹄”

刚进入打一小学的时候,就听到许多老师将一句格言挂在嘴上,开会的时候也好,平时日常交流中也罢,有的老师喜欢用这句话自勉,也有的老师用这句话来鼓励同事,他们都在说的是——“不用扬鞭自奋蹄”。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不仅是一句被大家推崇的格言,更是一句打一小学所有教师自觉自励的共识。最初的我并不是很能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我也不是很明白打一小学的老师们到底是以怎么样的信念坚定着、并且践行着“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句格言。一直到后来,我看到学校为教师们搭建的平台和提供的多方资源,看到许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打一小学茁壮成长,看到他们在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享受的快乐。

人文素养也是师德修炼。师者德为先,这是每一个年轻人志愿成为教师后就必须牢牢记在心里的话,因为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师德。为人师表,修身立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教育是文化传承,教育是人文科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也是人文工作者。因此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重要的职业内涵,教师对于人文素养的追求也是一种师德修炼。在“打一”的校园里,我看到了前辈教师,他们宽厚仁爱,看待自己的学生,眼睛里充满关爱,心里也是宽容的,语言中包含赞美。他们都是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师,而他们的人文精神来自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培育。(www.xing528.com)

在打一小学,我们有坚持二十多年的“人文讲坛”,各行各业的精英在论坛上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扇人文与智慧的窗口,开拓了教师职业的视野,启迪了教师智慧的灵感;我们有持续20多年的学校文化活动:读书交流、艺术欣赏、文娱活动、休闲旅游等,丰富了教师的职业生活,陶冶教师的人文情操;我们还有十年如一日的慈善捐助和公益服务,同情弱小、悲天悯人的情怀是教师人文素养的体现,是对自己是一种温馨与安绥,对别人也是一种幸福的传递。

在打一小学,艺术修养也是教师职业修养的体现。我们既鼓励老师走出去,欣赏高雅艺术、参与文化活动,也积极将高雅艺术带入校园。而每学期的“师生才艺秀”活动,更是在各个校区,掀起一股“学才艺、秀才艺”的热潮。职业的要求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让大家聚到一起,大家学习着、辛苦着、艺术着、快乐着、友爱着、成就着……这份快乐与满足局外人体验不到,非“打一”人感受不到。“打一小学教育集团”近百位老师同台秀才艺、秀品味、秀高雅、秀人文,在同类学校中少有,这也是“打一小学教育集团”的师道特色,个性亮点。教师的人文和才艺延伸和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渗透到艺术教育活动中。打一小学师生才艺秀,秀的是“打一”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打一小学教育集团”的办学品位。

发现工作中的美丽,成为课堂上的风景。许多人也许都听说过优秀女作家的陈学昭曾写过的一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我们教师每天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看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如果用心,会发现许多的不同。因为我们教师与学生在一起,是人与人的关照、是知识、情感的交流,是童贞与纯洁的洗礼,能不美丽吗?当我们发现工作的乐趣,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时,美丽就在其中了。这也是打一小学一直想传递给老师们的一个观念:发现工作中的美丽,在追求教师专业发展中享受快乐。

近年来,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带给我们对打一小学课堂教学文化的思考。打一小学的课堂教学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想必我们都清楚,我们需要的课堂文化应该是浸润文化、轻松幽默、倾情投入、熠熠生辉的课堂。让学生爱上我们老师,让学生爱上我们的课堂,而我们也自然能成为课堂上的一道风景。而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曾经被我们的老师无数次地感动过,许多老师看似平平常常,波澜不惊,但当他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当你看到他策划主持师生活动,当你感受到他对你对别人的关爱,你会看到他的生动与精彩,你会感受到他的魅力,甚至惊诧于他的美丽。

我们“打一”的老师是完全能够因为课堂而美丽起来的。从“五个二”工程到人文管理,从到教师专业发展到“三名工程”建设,从“一查、二评、三看”的教学管理到“五步十问”的教学教研要求,从“基准教学”研究课题到“名师课堂”、网上听课评课,回顾这许多年来我们走过的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老师的智慧和技能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的才华在课堂的特定舞台上发出光彩;让老师把所有功夫用在课堂教学的“刀刃”上,让课堂更美丽。

做不做得到这“四句话”可以看出差异

打一小学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是因为打一小学的学校文化氛围中有着为广大教师所崇尚的充满“正义、正直、真诚、善良”的关于荣誉和责任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鼓励师生做一个大写的“人”,简单地说,就是“高、大、上”。“高”的含义是指高尚、高雅、高位、高风、高度……拒绝平庸低俗;“大”的含义是指大气、大方、大度、理解、宽容、包容……拒绝斤斤计较;“上”的含义是指上进、向上、进取、创意、发展……拒绝得过且过。我们在追求“高大上”的价值观中崇尚“超越规范”和“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觉敬业行为;我们用真诚和道德的力量,用进取和奉献的精神限制“小我”;我们“鄙视任何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鄙视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敷衍行为,鄙视团队合作中自私自利的狭隘行为”,这已成为我们所有打一小学教师的传统共识。学校曾提出过四句话,入职伊始我便牢牢记在心中: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影响和地位;在人际交往中的坦诚与合作;在工作中的勤奋和自励;在利益面前的理智和淡泊。这四句话可以说是打一小学教师高尚品德的体现,是学校始终传递正能量的宝贵动力,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

群体中的影响和地位。“打一小学教育集团”一直强调团队精神,我们与学校,学校与我们,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这所学校是一个大团队,一个学科、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一个备课组是小团队,大团队由小团队组成,小团队是出色的,大团队就是优秀的,团队的作用在于大家团结互助、各取所长,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誉和利益。有了团队的利益才有自己的利益,有了团队的荣誉才会有自己的光荣,任何有损于团队利益和声誉的行为都不会被大家接受,都会招致大家的批评。而我们每一个人作为团队中的成员,也许并不能拥有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誉,也许整个职业生涯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但是只要我们是勤奋的,是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愉悦与轻松,是能教学生成材的,那么我们就是不平凡的,是在群体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的。因为平凡不是平庸,平凡不是贫乏,平凡的人在于从自己本职工作的每一件事做起,在于把平常的事做好,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懂得的道理。

工作中的勤奋和自励。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总会用一些逆境成材,自强不息的故事来激励学生,我们也总会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别怕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今天读书吃的苦,是你明天通往成功的路。这些道理对学生是有激励作用的,对老师来说亦是如此。很多“打一人”在教育学生勤奋自勉、刻苦读书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这就是言传身教的魅力。

在打一小学的校园里,我经常会看到或听到周围同事正身体力行地讲述着自我成材、自我奋斗的故事,有老师通过自费学习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有老师默默地完成了研究生学历的学习,还有许多老师利用休息时间考取了各类专业技能证书,对于这些老师,学校都会给予一定的学费报销奖励。学校一直鼓励老师进修和提高,还为每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份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书,希望每一位老师都更好地去主动进取。如今我翻看自己多年前定制的第一份规划书,发现其中大部分的目标都已经实现,因为有着学校的平台鞭策着我不断进取,在进取的过程中,我还获得来自团队的帮助。在打一小学,只要老师们在勤奋与自励中奋斗了,作为学校都会全力予以支持。

人际交往中的坦诚与合作。对于“打一人”而言,在团队中会合作是一种能力,包括师生合作、学生合作、家校合作,更包括教学合作,只有合作我们才能从同伴身上获得帮助,才能在教学质量上获得进步。教师的智慧与能力也是在合作中获得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一位教师取得教育教学成效的必备素质。

面对合作与发展,每个人获得的收获又是不同的,有的人在合作中向优秀的榜样学习,戒骄戒躁,变得越来越勤奋踏实;有的在合作中找到了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工作更得心应手也更具有成就感;也有的人不会合作也不会学习,或在团队中停滞不前,或嫉妒他人获得的成就……

我们学校所提出的“人际交往中的坦诚与合作”就是希望所有老师形成共同遵守的道德契约,真正从“小我”迈向“大我”,为此,学校还制定了“三要三不要”规则,具体体现为:

三要:要求真、要求实、要行善。这是对教师品德的要求。求真就是待人真诚、老实,表里如一;务实就是踏实肯干,敢负责任,不弄虚作假;行善就是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求真务实、行善积德,是为人的基本品质,更是做教师应有的师德。

三不要:言行不过激、经验不保守、规范不相违。言行不过激是要求老师遇事不顺,或工作中有矛盾时要冷静理智,少发牢骚,不说过头话;经验不保守是希望教师们在合作共事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规范不相违是要求老师自觉遵守学校规范,有社会公德,做好老师。

我们相信,有了共同的道德契约和准则,就会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就会有更好的心态,会赢得更多好朋友、好同事,大家在和谐共生的校园中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利益面前的理智与淡泊。作为老师,我们既是“象牙塔”里的教书人,也是生活中的普通百姓,面对利益分配的时候,难免有人会内心波动。对此,学校一方面在管理中提倡“重人文轻人事,重才能轻功利,重师道轻世俗”,从根本上努力创造条件提升教师的素质,尽量减少容易诱发老师不平心理的管理。另一方面,学校会积极找老师谈心,引导老师走向理性,树立大气,要求教师在利益面前做到理智与淡泊,做个大写的人,做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民教师。当然,良性的竞争是完全必要的,是教师施展才能、不断进步的催化剂,在良性竞争中,大家才能心平气和,互相欣赏,心悦诚服地为他人喝彩。

就拿学校每学期的期末表彰总结大会来说,每一次的期末表彰大会我们都会精心准备和策划,邀请全校老师共同总结成绩、分享经验,比起单纯地“表彰”部分老师获得的成绩,我们更重视通过总结和分享激励更多的老师做好日常每一项工作,我们常常淡化“颁奖”而肯定老师的努力与合作。记得在某一次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校长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一年又到头,苦劳辛劳功劳尽在不言中。盘点行囊已见空空,常觉得付出无数,而收获总是点点滴滴。教育就是如此,心血浇灌的小苗不会立时长成大树,但他终究会成栋梁材。如果你耐得住寂寞,如果你不急功近利,如果你能心静如水,如果你是付出了自己的真实与全部,如果在学生面前你永远无愧无悔,那么你的人格就是一片沃土,您的心就是一棵蓊郁的大树,无需再去企盼什么,只要心存善良与真诚,希望与美好就足矣。所以,假如您此次榜上无名,必将后会有期,只要爱心依旧,付出依旧,伟人如斯,岂止金榜题名,而必是名垂校史,芳香遍野。

这段话就告诉我们,在打一小学看重的永远是敬业和努力,是真诚与付出,是心与心的沟通,是利益面前的理智与淡泊。这样的学校文化氛围对我们青年老师来说触动尤为深刻,它促使着我们快速融入这样一个集团氛围中,将学校的要求变成自身的要求,将群体的信仰变成自己的信仰,将其他“前辈”老师的行为规范变成我的行为规范,因为我看到了在打一小学,做不做得到这“四句话”真的是不一样的。

成长从“摇篮”起步

对于学校的“摇篮”文化传统,记得刚成为老师那会儿,我并不理解其真正含义,后来才知道,它是由一届又一届的“打一”学子和“打一”教师一起,营建了和正在营建着的校园文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了“打一”人特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既是教师发展的摇篮,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打一小学一贯有着“学生最大、结伴成长”的办学追求,“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个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通过校园刊物、主题活动、学生社团、校本课程、文化环境等努力营造师生共有的、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我们所做的一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真正的“摇篮”,让学生在“摇篮”文化中增长知识、体验快乐、收获进步、感悟成长,同时这些童年美好的记忆也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愿你能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童年生活本该是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值得回忆的快乐童年?在打一小学,我们所有老师都在努力,我们努力在保证知识质量的同时,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其他兴趣和能力方面也能有积极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享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回忆起童年,有各种各样提高综合素质的校园活动,有时间和精力去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我们有打一小学特色的仪式教育,一次仪式就是一次教育、一次影响、一次感动,在仪式教育中我们培养起学生较高的文化品位,形成良好的人格修养;我们有依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开设的摇篮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形式,在玩与做的过程中发掘自身潜力,充分展示个性特长;我们有重视艺术熏陶的文化艺术专题活动,“新年音乐会”“草地音乐会”“课本剧展演”……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发展,让艺术修养深深地浸润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中。我们还有“摇篮杯”“摇篮校刊”等等,数不清的校园活动成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文化性格的健全发展、规范学生文化行为的重要途径。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艺,寓教于文已然成为打一小学“摇篮”文化的特色,也是学校德育的特色,艺术教育的特色。

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行。学校德育不仅包括两纲教育和时政教育,还涵盖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组织纪律、助人为乐等一系列善行善举的教育和引导,这些教育不靠说教,而是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靠学校文化和高尚情感的熏陶和引导来实施。打一小学的“摇篮”文化对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文化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我们能从网上看到许多毕业的校友对“打一”摇篮社团的怀念、对学校课外活动的描述,对老师培养的感谢,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他们赞美“打一”,以自己能在“打一”学习为荣。这就是我们学校“摇篮”文化最有价值所在。在打一小学,我们的“摇篮”文化从来不是概念也不是口号,不是说教与应付,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内容与形式中,体现在浓郁的学校文化中,这已成为打一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明显特点。学生有了成就,就能造福自己幸福一生,同样为母校、为老师带来了光荣,学生(包括家长)对小学时代的校园生活会有满满的幸福回忆,心中会充满对学校的赞美,对老师的感恩。作为老师,再辛苦的教育教学,还有什么奖赏会超过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感激?

责任与担当

郭 征

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回答肯定是教书育人,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在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同时,还要让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而作为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来说,要肩负起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奋斗、携手为学校荣誉而努力的责任。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管理团队始终以“‘打一’校园的文明和谐在于我们的努力与奉献”为指导,对自己承担的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带动团队成员劲儿往一处使,为学校付出自己的努力。

在打一小学,教导处、教务处、德育室、总务处、工会等行政管理部门落实并执行着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初,各部门会认真解读学校及集团工作要求并逐步内化。我们认为,只有明确了本部门工作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围绕着目标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才有了顺利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打一小学有今天的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靠的就是对学校管理文化的理解力,靠的就是高效管理的执行力,靠的就是落到实处的行动力。

解读学校工作要求

坚持常规常态长效是我们的工作之基,是我们的一贯追求和职业习惯。学校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新的要求会慢慢变成工作常规,常规要求在不断改进中会成为新的常态。因此,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紧跟学校发展的节奏,在建立规范、强化秩序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使纷繁琐碎的工作更加标准化,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忙而不乱,才能忙而有成效。

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每学期集团(学校)所提出的工作要求为各部门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学校各部门是怎么解读集团工作要求的呢?下面以德育室工作为例。

每当新学期学校及集团工作要求提出后,德育室负责老师和团队成员都会认真领会学校要求,共同商议制定德育部门的工作计划。他们在领会学校计划时是这样解读与认识的:

1.解读学校工作要求,重点研读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所有内容,划出重要的原则、理念;

2.细读学校工作要求中其他校区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所有内容,取长补短,借鉴学习;

3.将学校工作要求相关内容细化在部门工作计划中,有的是理念,有的是原则,有的是规范,有的是具体操作。

近年来,学校工作要求的主题有“与学生结伴成长”,有“成就学生的梦想就是教师的幸福”,有“结伴成长,成就梦想”,可以看到“结伴”“成就”“梦想”“成长”这几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颇高,这就是学校在传承和发展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不断成就学生的梦想,也不断获得我们的职业幸福感,这也是打一小学几十年来的学校文化传统。因此,学校德育室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是这样阐述部门对学校要求的理解:

新学期学校提出“结伴成长,成就梦想”的工作要求,这是打一小学一贯秉承的教育理念,也是德育室在工作中一直积极践行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我们倡导“学生最大”“不用扬鞭自奋蹄”,追求“让每一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一生只为做个好老师”……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老师。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本学期德育室工作力求“做实做细,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实做细”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要把学校的新学期工作要求“做实做细”;一方面要把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德育常规工作“做实”,把学校逐渐形成的品牌德育工作、特色德育工作“做细”。在“做实做细”各项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与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用简单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精心策划组织,用心反思总结,成就学生的发展,成就团队的发展,成就学校的发展。

“学生最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点,任何工作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为中心,多为学生考虑,让学生通过活动增长知识、体验快乐、收获进步、感悟成长。学校德育工作能准确把握学校工作要义,把握教育核心关键,工作自然会推陈出新、水到渠成。

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

各部门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教学的原则,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要求的整体思路,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学传统,超前思考问题,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规划。学校各部门又是怎么通过制定部门计划来落实学校工作要求的呢?以下是教导处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

一是明确教学管理的主旨。在解读学校工作要求后,教导处进一步明确本部门的工作重点是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成效为重要职责,同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融入教学,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科学开展教学与评价工作,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的和谐发展。为此,教导处在学校提出“成就学生的梦想就是教师的幸福”为主题的工作要求后,制定了以“团队合作,专业成长,成就学生”为主题的工作计划。这里的“团队合作”是打一小学教学研究的传统法宝,包括“高级教师教学合作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等团队组织起到的积极引领作用;“专业成长”是打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内涵所在,多样化的教师成长方式催生教师的专业发展;“成就学生”是打一小学教师的职业梦想,是我们的教育初心。由表及里,围绕三方面的核心要素深入细化教导处工作,已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抓住教学管理的重点。打一小学基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打一小学教育集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至今已经十多年了,不仅师生从中受益,更是体现了“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教学研究课题初衷。基准教学的目的说白了就是希望做到“作业少一点,成绩好一点;教学内容适切一点,学生收获多一点;老师上课生动一点,学生学习有趣一点”。基于“这一点”,教导处在制定计划时紧紧抓住这项重点工作,不断让基准教学为老师们所理解与接受,基准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也在不断丰富与充实,基准教案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希望老师们不断地追求基准教学的最大效益。教导处计划这样写道:

本学期将继续以学科组、备课组的常态研究来微调基准教案,教学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继续调整基准练习,练习设计关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学实践与交流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学业评价与质量分析来改进师生课堂教学行为,以流程管理评价考核来促进教学发展,以高级教师教研团队的研究与展示来辐射教学成效、引领教学前行。

三是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各自岗位上的自觉努力,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成效口碑,是推动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真正动力。学校历来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广大教师搭建各种平台和创造各种机会促进并实现专业发展,同时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具有“打一”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为此,教导处在制定计划时强调团队带教工作,以此为抓手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要求:

打一小学历来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探索有效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比如:见习教师“每月一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小组、青年班主任专业发展研修会、青年教师辩论赛等等,学校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全面发展搭建了各种平台,引领青年教师在团队中浸润学习。上学期,打一小学见习教师组团式带教链团队代表杨浦区参加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公开课展示活动。带教链团队由高级教师、骨干教师、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见习教师五方组成,这不仅是对见习教师的浸润式培训,更是对青年教师的二度关注、三度关注,这样的培训模式得到市教委认可,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本学期,我们对各个学科进行梳理,语文、英语学科都将采用这样的形式开展带教活动,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团队中成长,在专业发展上更进一步。语文学科为杨老师、张老师领衔的带教链,英语学科则是汪老师领衔的带教链团队。

学校各部门结合集团的工作要求制定出适切的部门计划,其目的就是让学校各项工作更有秩序,更有成效,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成就好老师,成就好学生。

落实好部门工作计划

打一小学在学校管理中一直把团队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部门是团队,班组是团队、学科组是团队、整个打一小学就是一个团队,团队的作用在于大家团结互助、各取所长,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誉和利益。团队是能否很好地落实部门工作计划的关键要素。她要求每位成员必须有责任意识,懂得有了团队的利益才有自己的利益,有了团队的荣誉才会有自己的光荣,只有脚踏实地地落实各项工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是各部门有效落实学校工作要求的基本共识。比如,总务处工作亦是如此。

“打一小学教育集团”有5所学校6个校区,仅打一小学就有1 500多名学生120多名教师,总务工作面广量大,有效落实既定的工作计划显得十分必要。总务处工作总结曾这样写道:“只有把总务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让孩子学得更好,让老师教得更好。”为了将各项工作有效落地,总务部门是这样工作的:

每个人都是“关键一员”。打一小学总务处的老师,既是教学一线的能手,又是后勤保障的强手,在同类型学校中业务能力是得到大家认可的。团队中特别强调每位成员的作用,虽然岗位不同但责任共担,时刻牢记总务工作是与学校工作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点责任感,没有一丝担当,那么总务工作肯定是一团乱麻;如果没有团队成员高效的、独立的执行力,没有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后勤工作一定做不好。总务处的工作计划里时常对组员的要求就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哪怕是点滴的小事,只有把点滴的小事做好了做到位了,才算是把工作做好了。

每项工作“一个都不能少”。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总务部门承担的工作林林总总,一样不可或缺,学校的财务、财产、档案、基建、维修、卫生、食堂、绿化、教学保障、活动保障、校园安全、垃圾分类等等工作,都需要总务老师值守岗位、踏实付出,否则这摊工作一旦出现任何的问题,都会给学校及师生带来很大的影响。总务处应急的事儿很多。老师们有时急需教育教学物品,购买需要流程,有的是政府采购还要有预算,总务处尽可能在规范的前提下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天冷废油冻结,堵住了下水道,造成污水外溢,总务部门总是在第一时间进行疏通;面对居民对学校绿化遮阳投诉,总务部门也要尽力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让居民理解和支持……总务无小事,学校少难事。

每份责任“加把安全锁”。作为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平安校园建设责任重大。学校总务处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在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中,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在科学规范运行的学校制度体系下,形成自我监督、严格有效的管理方式,强调校园安全的主人意识、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从而自觉、主动规范自我、服务他人。总务部门是“全能部门”,越来越多承担学生教育和引导的责任,这也是总务服务师生的责任所在。近些年来,总务部门积极保障维护师生权益,与学校德育室携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配合党支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师法治学习和培训;组织开展法治教育人员培训,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普法教育活动等等。总之,给安全责任加把锁,就是为平安校园保平安。

打一小学团队合作要求体现在学校文化中,体现在具体管理的要求中,体现在职业素养、岗位自觉、工作业绩三方面,只有把责任意识放在首位,勇于担当,敢于担责,才能把学生教好,把学生带好,把学校工作要求落实好,才能使学校这条大船能够行驶的更平稳,更迅速。

学做智慧能干的好老师

宋 爽

“一生只为做个好老师”是打一小学教师的职业追求,做一个智慧能干的好老师则是“打一”教师职业自觉的体现,“打一”教师也为此而不断努力。多年来“打一小学教育集团”也始终将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作为工作重点,并为教师提供了多方资源和积极的发展机会。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之下,打一小学为鼓励和促进老师的成长,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

每学期初,打一小学便会召开教师工作会议,由青年干部宣读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校长进行深层解读,并根据该学期学校工作计划的工作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思考题供老师们思考。全体老师听取计划之后自主学习研读,年级组长则进行相关的备课并于一周后组织本年级组教师围绕思考题开展讨论交流,最后由行政老师对此次的讨论交流进行归纳和小结。

学校工作计划压轴“思考题”

“打一小学教育集团”每个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的压轴“思考题”,涉及的内容有师生关系、教师素养、团队合作、教育理想等等,关乎教育的方方面面,其实质是以“问题”的形式鼓励教师思考,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将“思考题”作为教师学习的重要方式,这是打一小学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作出的积极努力。以下摘录近几年学校的“思考题”:

教育教学:

我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让自己有提高,让学生有进步?(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为什么说做个智慧能干的好老师并不难?(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与学生结伴成长”已经成为打一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共识,最近,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打一小学教育集团”的教师应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明明白白教书,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2018学年第一学期)

师生关系:

学校积极倡导“学生最大”“学会关心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杜绝不尊重学生、随意对待学生的不良职业行为。新学期我们将如何继续实践?(2015学年第二学期)

团队合作:

如何尽我所能,配合组长(年级、学科)建设一个好的合作团队?(2015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职业素养:

教育应该追求梦想,应该有我们教育的诗和远方,你心目中教育的诗和远方是什么?在哪里?(2017学年第一学期)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打一”的老师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如何把学生教得更好?(2019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专业发展:

“打一小学教育集团”年轻教师越来越多,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在打一小学如何更好地自觉自励地成长?(2019学年第一学期)

“成就学生的梦想就是教师的幸福”我们如何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2018学年第二学期)

“打一小学教育集团”,无论是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是学校的管理,一直提倡人文管理,一直提倡向身边的先进学习,学校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各种平台,而每学期初,打一小学教师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压轴“思考题”展开的级组讨论,正是内化学校计划要求,在交流分享想法的同时,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敦促自己学做智慧能干的好老师的过程,同时在对思考题不断地思考探讨过程中,懂得如何做一个智慧能干的好老师。

明明白白做事 明明白白教书

学校工作计划是指导学校工作的基本要求,那么为何每年宣读学校计划之后,打一小学都要出思考题,组织老师们讨论?

卞松泉校长认为:“每一位老师不仅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更要知道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不仅要做得更好,还要尽量用简单的方法去做。概括地说,如果要使我们的学校管理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我们就必须让全体老师特别是相关的管理者做到两个‘尽量’:尽量用简单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尽量把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我们每学期、每学年都要做许多工作,但是我们希望所有的工作都能明明白白地去做,即使有的工作不该做而又不得不做,那也要知道该怎么去做。

要明明白白地工作,就要懂得自己工作的使命与责任,就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我们已经把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工作融入了一个美好的梦想之中,并且为实现这一梦想提出了我们的许多想法,我们会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具体的工作来追逐我们的梦想。我们各个部门,各个学科的老师也要根据学校的目标来制定自己每学期具体的工作计划,学校将会更加关注教师的工作,重视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实实在在推进学校工作的开展,让我们每天都能朝梦想的实现跨进一大步。”

每学期,学校都要完成许多工作,但是要知道该如何去做,更要明明白白地工作,懂得工作的使命与责任。这一直是卞松泉校长对教师工作的期许。每学期初的思考题,既是学校的工作重点,更是要启发老师们思考,通过思考,反思自身的工作,从而更好地工作。

德育室刘老师认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者,学习计划的同时也是一种思考,随着学校的发展,不管是社会还是家长,以及我们教育者自身来说,都对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德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德育工作的整体设计与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是更高的要求。我相信,只要用心做,用心学,总能收获更好的明天,我愿意跟德育小伙伴们一起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老师们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学校一直在引领教师们的思考和学习,打一小学也始终把“一生做个好老师”,把“提升教师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从“超越规范”管理到“不用扬鞭自奋蹄”教师自励格言的形成,不断引导老师从规范限制的“小我”走向超越规范的“大我”。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在学历基础、文化修养、品德情操、思辨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提高。

学校工作计划中曾提出:“在‘打一’,总有一种力量在催人进步,在‘打一’,做个智慧能干的好老师并不难。反之,如果在‘打一’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可能比较难,因为‘打一’的氛围难容,会觉得不自在,因为‘打一’从不认同懈怠的价值观。”作为一位名校的老师,应该时刻以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了自身素养的提高,才会有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才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对思考题的讨论交流也是内化学校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方式。

共同的价值观

思考题当中蕴含的对教育教学时刻保持敏感的“问题意识”,不断督促老师学习和进步,在反思过程中,逐渐沉淀出凝结着“打一教育集团”教师智慧的共同价值观,这些充满智慧的共同价值观也在激励着每一位打一小学的教师。

1.许身孺子 成就梦想

“许身孺子,成就梦想”是“打一人”的心愿,是“打一人”的职业追求,很多年来一直这样努力,也一直这样付出。教育需要梦想、需要自信,怀揣智慧教书、仁心教育的自信,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学校提出的思考题——教育应该追求梦想,应该有我们教育的诗和远方,你心目中教育的诗和远方是什么?在哪里?

王老师有她的理解和思考:“诗和远方不是空谈,而是每一天脚踏实地的工作——教书育人。教育有前瞻性,让学生从教育中获益,产生教学效果。‘诗’就是教育最初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构建,人性的东西。‘远方’就是我们的教育绝不是为了适应当下,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未来。”

“诗和远方就是教师的职业发展,这是离不开学生的发展。如何让学生发展:扎根于教育事业,坚守教师的根本,这样才能够走下去,找到诗和远方。”

张老师从工作上谈及:“诗和远方是当今非常热门的话题。可能取自于高晓松的诗句‘生活不只眼前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教育上也非常恰当。教育的诗和远方应该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是对孩子未来的关注和创造。作为教师,教育不是空谈,而是脚踏实地工作——教书育人。教育是师生之间一场幸福的体验。刚毕业的学生回来看你的时候,会觉得很幸福。刚进‘打一’有个特殊的孩子,四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这个时候我并没有放弃他。他对摄影有爱好,参加了高老师的摄影社团。当她毕业的时候,跑到我面前鞠了一躬,对我说:祝老师寿比南山。我非常感动,虽然她话不太会说,但是表达了她的感谢。老师要尊重孩子的多样性,因材施教。我上一个班级有一个小朋友,对恐龙这方面特别感兴趣,我经常跟他说,你懂的真多,老师要向你学习。他就特别高兴,经常主动要求主持二十分钟队会。所以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老师要关注孩子的特殊性,看到他们未来的可能性。”

2.结伴成长促发展

“学生最大”是打一小学学校工作的基本原则,任何工作都要以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为中心,任何工作都不得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生最大”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为学生考虑。学校鼓励学生讲文明讲礼貌,勤奋学习,互助友爱,勇于探索,为实现自己的童年梦想不断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也是我们的办学思想,多年来“打一小学教育集团”围绕这一奋斗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付出。

学校积极倡导“学生最大”“学会关心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杜绝不尊重学生、随意对待学生的不良职业行为。老师们又将如何继续实践?青年教师张老师说:

“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讲,如何‘学会关心学生’,我想作为青年教师,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慎言慎行’,因为你说什么?孩子会去学样。教师的一个言行礼仪透露的是你的素养,同时也会辐射给自己的孩子,所以老师不能随意说,随意做,不可轻易开玩笑。就这一点,也要注重对孩子的承诺。因为平日事情多,会忘记,我会忘记给孩子的评价,可能觉得自己无所谓,其实时间久了,孩子会惦记,会觉得老师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其次,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可能会更关注一些,及时会与家长沟通,慢慢了解孩子的心理,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会有心理上的压力。”

也有老师讲到:“我们学校的老师对孩子一直都是非常关爱的。很多毕业的孩子,在进入初中后,都非常想念小学的老师,学业再忙都想着过来看看所有的老师。我们小学的老师的言行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其实是非常重大的。校长一直强调,学生在学校里,学生最大。我们如何把爱学生关心学生体现在细节中,是我们要思考的。作为班主任,如何关心学生,我觉得首先要把权力还给学生。比如课间活动的权力,比如体育课的参加,不能剥夺他们任何的权力。这些都要落实到教学的细微之处。”

学校崇尚“与儿童结伴成长”的办学理念,倡导师生和谐友爱的发展观。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付出的大量心血。学校特别提出老师对学生的爱心,说大了是师德,说细了就是对学生的爱护、关心、引导、教化,当然还有自己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老师要有好的教育思想。

3.教好书是老师安身立命的本职

教好书是老师安身立命的本职,是打一小学教师心中不能熄灭的明灯。重视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办名校的抓手。“打一”的老师都知道,把课上好是硬道理,我们提出让老师因课堂而更加美丽起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让自己有提高,让学生有进步?老师有自己的见解。

校长计划中提到上好课是硬道理。我在备课时要先浏览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了解整个单元的单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再来修改教案。在课堂上多关注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班主任工作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做班级的小主人。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强他们的动力。平时要多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修养。无论是备课组还是年级组,我们都是一个整体,无论谁遇到了困难,我们都要帮助他,这样一个团体才会进步。

戴老师讲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要把每一件事做到更好。比如说备课,适调教案,就是对于自己备课能力的锻炼,让自己有所提升。上课以及课后的反思,平时的积累都是很重要的,有了反思和积累才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更有帮助。”

老师们不仅重视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更明白身为教师靠教学质量安身立命,每个老师的教学效果就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学校提出:“我的质量我做主,我的教学我负责,我的学生我担当。”老师们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无论是执教一个基础好的班级,还是基础一般甚至是差的班级,都需要我们老师好好对待,智慧驾驭。只要素养在,责任在,智慧在,我们就能靠教学质量安身立命。

4.在“打一”,做智慧能干的好老师并不难

好的学校不仅需要好的老师,更需要“智慧”的好老师。学校提倡做“智慧能干的好老师”,最关键的就是要会动脑筋,要善于思考,要用最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份智慧的背后更多的也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团队的合作,共同进步。学校一直提倡“多学习、多实践、多担当、多成事,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在学习和实践中长智慧。”

张老师这样讲:“教育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只有智慧地工作才能有成长与进步!虽然平日里工作比较忙,但是仍需要在忙碌的状态中保持一颗从容的心,用心备课、用心上课,用心辅导学生,用心做好家校沟通,努力做个智慧型的教师。”

何为智慧的老师,年轻教师汪老师有自己的思考:“不管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应该思考于前、行动于中、反思于后。每个智慧的老师都很善于与生活对话,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点点滴滴与教育相关的知识或信息,思考在前,积累在前,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有层出不穷的妙招。在面对学生时,还要善于与学生对话,努力成为他们肚子里的‘蛔虫’,与孩子们‘斗智斗勇’,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忙碌过一天之后,我觉得还应该与自己对话,反思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踏上教育岗位,就需要不断挖掘自己,提升能力,智慧地育人。”

在“打一”,总有一种力量在催人前进,老师们都已经养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职业自觉,只要努力,总会有机会,只要在教学中多一些思考,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师就不难。在“打一”做个智慧能干的老师并不难,“打一”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在成就学生的梦想中不断获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