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与生命科学的关系-《识本草 品文化》

中医与生命科学的关系-《识本草 品文化》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的科学体制下,中医已被列入生命科学的范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生命科学部设置了10个处,涵盖了生命科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药被列入第9处。我们期待着这些研究进一步提供中医理论和现代生命科学的结合点,从而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理念认识和发掘祖国中医药宝库,造福人民,造福全人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为中医存亡发展而奋斗、呐喊的著名老中医之一吕炳奎先生说过:“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重大的科学原理——人类生命科学。”

随着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具有跨学科属性的现代生命科学已能多维度地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中医药进行大量的深入研究,不仅生动地验证了中医药在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方面的有效性,也诞生了一系列新的成果。例如,从中草药或方剂中发现了巨量的生物活性成分或新药的先导化合物,提高了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由此折射出对中医药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及孕育于其中的巨大生命科学的意义和价值。[22]

近年来,我国对于中医的发展与传承也愈发重视,两者有了良好的契合点。在我国的科学体制下,中医已被列入生命科学的范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生命科学部设置了10个处,涵盖了生命科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药被列入第9处。尽管中医和西医及其相关的基础学科都被纳入生命科学范畴,但是以现代科学理念和方法构筑的生命科学体系与中医对生命的理念和方法还是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内涵。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设置了诸多关于中医药学的重大研究项目,涉及有关中医气血理论和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研究的一些课题:例如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及生脉注射液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的微观可视化研究;等等。研究人员把中医对病症的认识如“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和现代科学的分子生物学以及代谢组学等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我们期待着这些研究进一步提供中医理论和现代生命科学的结合点,从而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理念认识和发掘祖国中医药宝库,造福人民,造福全人类。[23]

【注释】

[1]李春香.浅谈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初中生物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159.

[2]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4.

[3]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4.

[4]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52.

[5]史俊花.初中生物学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6]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

[7]黄倩怡.基于八年级手工书设计教学自主学习研究[D].集美大学,2019.

[8]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235.

[9]张华龙.体悟学习: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学习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3):47-51.

[10]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6(1):57-61.(www.xing528.com)

[11]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

[12]韩丽,石秀杰,许孝园,等.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轻工科技,2019,35(6):192-193.

[13]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2.

[14]郭文川.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汉中地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现状与探索[D].陕西理工大学,2019.

[15]孟垂毓.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16]孟垂毓.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1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

[18]彭坚.坎坷与复兴——中医药文化论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0-81.

[19]王华,汤少梁.“中医药+”新思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48-52.

[20]王华,汤少梁.“中医药+”新思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48-52.

[21]王华,汤少梁.“中医药+”新思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48-52.

[22]冯前进,刘润兰.理论中医学图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

[23]褚德萤.谈中医和生命科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41-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