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策略:基于探究学习的开展

教学策略:基于探究学习的开展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和确定,在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成效的过程或能力。狭义的“自主学习”指学校教育,即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具有“我能学”的能力,就需要在自主化策略中处理好师生的关系。教师应真正做到的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教学策略:基于探究学习的开展

探究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理解概念、了解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认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6]中学段的生物学学科将科学探究作为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之一,足见探究学习在生命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学习是一种学生以主人翁姿态进行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变革,其作用在于改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建构式的主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理解深层次的学科理念,是当代各国科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探究学习下的课堂是活泼的,是动态的,是能体现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但其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与方法,采用以探究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变被动为主动,成为知识的主动参与者与学习者。具体来说,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自主化策略

自主化策略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潜力潜能,信任学生的独立性,给予学生足够广阔的空间,使得学生以自主的方式进行学习,一定程度上,对应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和确定,在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成效的过程或能力。狭义的“自主学习”指学校教育,即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7]自主化策略一定程度上是探究学习的上位策略,即自主化策略可以在探究学习以外的其他学习中应用,但探究学习中一定包含自主化策略,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责任等方面。

1.自主化策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下,其思维与情绪等大都处在一种“受迫”状态,很难主动建构出积极的认知倾向和情绪状态。而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前行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感受到超越自我的喜悦之情,感受到科学真理的妙趣横生,唯有这样,学习活动才会是一种“探究中见真知”的享受,学习兴趣才能在发现体验自己劳动和成就的过程中,逐渐被激发与培养。

2.自主化策略对学习责任的影响

学习责任是指学习者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它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敬业精神[8]

学习责任的产生需包含两个要素——“我要学”和“我能学”。“我要学”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且在前行中不断感受学科的奥秘与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时,学习兴趣就会逐渐转化为对学科的“敬仰、赞叹”之情,从而将对学科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责任”。“我能学”则体现在学生探究学习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可控性,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合理的自我规划、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在面对具体情境时,知道需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控与调整。否则光有“我要学”的雄心大志,没有相应的能力与资源进行支持,“我要学”也会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中被消磨殆尽。

要让学生具有“我能学”的能力,就需要在自主化策略中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具体来说,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才能逐渐形成,这需要学习者在主动积极的发现学习中建构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无法替代学生完成建构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是引导和推动整个自主学习进行的关键人物,如果不做提示、不做引导、不做要求、不做反馈,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很可能产生学生“走远走偏、走不下去”等情况,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羊式”教学。教师应真正做到的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学生从依赖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迷茫、阵痛的阶段,教师需提供必要的、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为他们的前行提供工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困境,教师要适当地启发他们,引导他们“架桥铺路”,从而顺利渡过泥泞之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会“误入歧途”,教师应及时将他们拉回正轨,使得他们在康庄大道上继续前行。唯有做到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转化,最终一点点脱离了教师这根“拐杖”,具备“我能学”的能力,享有资源的支持,在一次次主动、自信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责任。(www.xing528.com)

(二)活动化策略

探究学习的开展必然需包含探究情境、探究内容、探究目标等要素,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符合经验认知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主动产生新的问题,以此来推动探究学习的开展。这便需要运用到活动化策略。陶行知说过:“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活动化策略需解决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如何全身心投入的问题,即又包含身体的活动——动手操作、身体运动等,又包含心理的活动——心理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感性的认识,感受到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等。要做到这两点,首先,可选取合适的活动模型,如之前提到的STEM或STEAM教育活动,其活动理念中本身便蕴含了问题驱动、能力培养、多元评价、学以致用等一些活动化策略的要素,使得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以事半功倍。其次,教师在选取了合适的活动模型后,在设计活动时,还需遵循一些基本原则,防止出现仅有活动模型的“形”而没有“神”的情况。具体来说,设计活动时需遵守以下三条原则:

1.强调活动的参与与建构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自我活动。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中,应注重活动的开放性、多样性等问题,而不应套用活动的外壳,却对活动的内核加以限定,使得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严格按照流程完成活动。活动的设计应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主动进行活动的参与与构建,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视觉感官进行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智慧进行思考,用自己的双手身体进行探索……只有让学生自行体验观察、实验、分析、思考等环节的活动,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活动。

2.强调活动的过程与成长

活动化策略下的活动设计应特别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生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活动的设计中,如果过分看中活动结果的“成功”,而忽略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成长,便违背了活动化策略的本意。优秀的活动设计,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将活动内容细化为若干步骤、若干程序,使得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逐一击破”,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能力上的成长。有时候,哪怕最终活动的结果是失败的,但只要学生可以合理地分析总结出活动失败的原因及今后改进的策略,该活动的过程依然是成功的,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3.强调活动的感受与体验

“感受是个体对经历的过程、活动对象及其关系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和评价;体验则是在感受的基础上发生的意义建构和价值生成”。[9]有活动没体验,活动就会变成一种形式、一个空壳,没有实质意义。感受与体验意味着学生在活动中的全身心参与,这需要活动的设计者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所需所感,从而设计出贴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的生活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感悟他们,读懂他们,由此才能设计出真正让学生“乐在其中”的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