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份,可以发现,具有跨学科研究背景的科学家与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以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的日本生物学家利根川进为例,他最早是化学家,然后从事分子生物学,如今又从事神经科学。他说:“作为科学家,他只关心有兴趣的科学问题,不会考虑这类问题属于哪个领域。”我们的世界是连通的、流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特别是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新兴行业,都对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21世纪就业市场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能力包括:适应能力、多种交流能力、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及系统思维的能力等。[4]
细观这些能力可以发现,它们并不属于某一特定学科的知识,而是各学科所共同具有的深层育人目标。基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就不能将眼光局限于单一学科中,必须致力于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学为本的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学习中什么知识最重要,二是如何获得这种“最重要的知识”。关于第一个问题,爱因斯坦的名言已经给出了答案:“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以后剩下的东西”。这也就是学生可以“带得走的东西”,即为学生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准备的东西。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带得走的东西”其内涵非常丰富,包含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思维、品行等,但其内容却不易被看见,一是因为其内容蕴藏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二是因为其效果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才会显现。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要获得“带得走的东西”,就需要在长期理解和体验知识的意义中进行熏陶,而各学科知识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的,因此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正是尊重学习本身内在规律的一条有效途径。
1989年美国学者舒梅克定义了跨学科教学:“教学不受学科本身以及课程内容的限制,把课程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联系在一起,进行有意义的、巧妙的整合,从而使学生在自由真实的情境中学习。”随后其他学者也对跨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理解:“跨学科教学是指以一个学科为核心,在学科中选择一个贴切的题目进行有效整合和精心设计的教学。”[5]跨学科教学及跨学科课程的建构,需要以真实情境所涉及的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学习和运用多个学科的相关概念、知识、技能、理念等,得到探索科学问题、运用学科知识的学习体验,引发与科技相关的经济、伦理等社会责任方面的讨论与决策,进而发展成为伴随一生的综合科学素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跨学科教学和课程建构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可以将核心素养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科学概念、实践技能、思维方法、社会责任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使得学习者可以融会贯通地对其进行理解与融合。(www.xing528.com)
在本章第一节中,我们已经指出,生命科学学科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其本身便具备良好的跨学科属性,各类常见的跨学科教学方法与模型在生命科学学科的课程内容建构中同样适用。以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推崇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或STEAM(科学、技术、工程学、艺术和数学)教育为例,其将不同科学领域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跨学科理念,有利于基于真实情境的现实问题的课程组织,为学生更多地参与科学实践和解决真实问题提供机会,促进他们对于学科应用实践的掌握,并在持续的应用实践中对学科的深层理念、内涵逐渐认同并理解,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我国培养现代化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基于STEM或STEAM教育活动理念的校本课程的形式,根据学校与学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更为灵活、更具有针对性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建构课程内容。另外,由于跨学科维度的课程组织形式对于设计与实施人员在理念与操作层面均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已有的国内外跨学科团队在课程开发和实践中的经验成果,也可以联合高校等校外教育资源,更好地指导跨学科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