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挑战下的初中生命科学学科应该如何建设?关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核心素养”来回答。《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式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虽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是从高中学段开始的,但作为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应具有连续性、一贯性等特点。因此,初中学段的生命科学学科的建设也需自觉地参照高中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初中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科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合到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中去,使得核心素养在初高中阶段实现良好的衔接,让我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到实处。
高中学段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根据知、意、行、情四个维度分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知)包括了对生命世界现象及其运作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是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意)是认识物质世界、争取获得高质量结果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科学探究(行)是了解和认识生命世界、回答科学问题、揭示自然规律的实践方法;社会责任(情)是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回应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意愿和行为。[2]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一定程度上对应于“德”,“能力”一定程度上对应于“才”。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品格是指一个人的人文情怀,能力是指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一个优秀的人应同时具备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即做到“德才兼备”,且“德”优先于“才”。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论述的那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核心素养绝非简单的学科知识技能,而是从育人价值的视角来联结学科内容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其产生是课程改革厚积薄发的一个突破性成果。从最早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后来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体现出从“表面的知识”到“内核的育人”的教育观念的转变。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中,这样描述生物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立德树人的宏观要求有机结合,具体描述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是高中生物学课程设计的准绳,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方向和总体要求。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教育工作者对这一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期待,将生物学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3]这同样也是对初中生命科学的教学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提出的全新要求。我们认为,学科知识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学科活动则是核心素养形成的途径,学科知识和学科活动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图1-1)。一方面,学科知识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如果不能对学科知识进行合理的选择、组织、设计,那么核心素养的落实,便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另一方面,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体验中才会得到升华,知识必须通过合理的形式才能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否则仅仅通过灌输等单一形式,只会形成行为上的“惰性知识”。(www.xing528.com)
图1-1 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
想实现基于核心素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行课程组织、教学模式的变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