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需求层面的医疗保险制度:收支平衡VS水平适度

需求层面的医疗保险制度:收支平衡VS水平适度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把所有影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需求的变量纳入需求曲线的确定中参保人对于风险的态度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变量,直接决定了参保行为给其带来福利的多少,相比较而言,风险厌恶型的人比风险偏好的人,需要更多的医疗保险制度,同时,获得福利的多少还受到参保人的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影响。

需求层面的医疗保险制度:收支平衡VS水平适度

医疗保险需求是对医疗保险制度的供给效率和个体的参保能力的共同考察后的结果。一方面,这种需求与参保人的身体条件和缴费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参保人的收入条件允许,同时具有规避风险的要求,那么参保人对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需求量就大,反之,如果参保人的收入状况允许、风险偏好又不太明显,那么参保人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就低。另一方面,参保人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实际需求量又往往受到供给曲线的影响。如果医疗保险制度的效率较低,在参保人的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们对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际需求量就少;反之,如果医疗保险制度的效率较高,人们参保后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多,就会有更多的参保人选择参加医疗保险。因此,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应该全面考虑参保人对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需求状况。

1)把所有影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需求的变量纳入需求曲线的确定中

参保人对于风险的态度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变量,直接决定了参保行为给其带来福利的多少,相比较而言,风险厌恶型的人比风险偏好的人,需要更多的医疗保险制度,同时,获得福利的多少还受到参保人的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影响。一般而言,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参保获得的福利和剩余要少于中等收入群体,另外,影响社会医疗保险需求状态的还包含了年龄因素、健康状态、教育水平等,而教育水平和偏好之间有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即交叉项对于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2)把供给的效率和手段纳入供给曲线的确定中

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需求而言,供给手段和制度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到实际参保人对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际需求量的高低。而这种与医疗保险相关的一系列的制度具有均衡行动选择规则的本质特征,这些规则能被该领域参与人普遍认可。[1]在这里一系列的规则,既包括了与医疗保险相关的一切制度要素,即筹集、管理、使用的制度规定,也包括了具有间接影响力的财税制度,政策行政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家庭观点、文化传统、社会价值标准等非正式的制度约束。(www.xing528.com)

3)确定医疗保险制度供需关系的平衡点或者均衡区间

实际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所设定的筹资水平和相应的支付水平应该是基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选择规则之下,参保人根据自身状况所选择的结果。因为,惟有行动选择规则的推断稳定下来,参与人的行动选择才能趋于稳定。[2]短期来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一种规则被确定下来,其需求的可能变动要素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或者均衡值,而这种均衡值不仅决定了在实际制度约束下,参与人为了购买医疗保险所支付的价格即筹资水平和疾病风险发生后的补偿的基金即支付水平,而且决定了在此收支水平下,参保人对于医疗保险的需求量,即有多少人购买了多少数量的医疗保险产品

4)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均衡点或者均衡区间的演化

医疗保险制度供需双方力量所形成的均衡点或者均衡区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相反,随着制度环境如经济、社会、政治等的变化,选择规则会发生一定变化。不仅如此,参保人自身的偏好特征、收入特征、教育程度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不可否认制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但是不难证实的是在制度现象不断变化时,参与人会对每一种规则进行“实验”,并在给定的环境状态下,选择其认为是最适合的一个(科斯等,2003)。正如赫兰德(Holland,J.H.)等把这种由于人的认知系统构建而成,从心理上控制或者操纵对环境预期的“问题空间模型(models of the problem space)”。[3]所以,医疗保险制度的需求路径是基于这种环境和条件作用下的动态演化的均衡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