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优秀文艺作品、优质文艺资源和社科理论成果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拓展各类优秀网络内容和产品的传播渠道和落地空间,重点支持一批社科理论、文艺网站(频道)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积极创建网上文化家园。在网络上传播思想理论,探索思想理论大众化新途径、新手段,理论宣传普及的成效更加明显。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理论大众化工作。围绕“让科学理论占领网络,让网络传播科学理论”主题,依托腾讯网、浙江在线建立“浙江微理论”微博和配套网页平台,相继开设“生态文明建设‘安吉模式’”等多个讨论专题,参与讨论和转发达6 万多人次。各地也纷纷借助干部网络学院、在线学习中心、微博、网上党校、手机报、学习QQ 群等渠道和载体努力推动理论大众化。
浙江是网络文艺强省,许多网络文艺工作者在网络上发表了围绕时代发展、讴歌社会进步、传播真善美的优秀作品。如2017年,浙江网络作家管平潮的作品《血歌行1:学府风雷》、疯丢子的《百年家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血歌行1:学府风雷》以历史原型建构世界观,讲述少年苏渐反抗侵略者的故事,不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彰显不畏艰难、永不言败、天道酬勤的价值观。小说饱含传统历史文化元素,文本的演绎与中药、民俗、丝路故国、唐代御史台及府兵制等内容紧密结合,体现的是作者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充分肯定。特别是有关丝路民族的描写,更契合“一带一路”倡议,打破了网络文学易脱离时代母题的困境。显而易见,这种弘扬中华民族正义、坚定、果敢等传统品质又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既是网络文学反映现实的审美特性,也是网络文学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疯丢子的《百年家书》表现了新时代的到来是由数不清的无民英雄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祖国曾经弱小,但绝不懦弱。星星之火,依然能照亮我中华大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无数英烈的不屈坚守,让我们能站在祖国的土地上自由欢笑。
为了推动网络文艺正能量的传播,浙江举办网络文学双年奖和网络文学周等活动,推动网络文学创新,推出一批新时代讲述中国故事、蕴含民族精神、具备中国标识的网络文学精品。加强对网络文学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导网络作家坚守社会责任、文学品格、道德风尚和法律法规等4 条底线,促进网络文学内容和网络文学作家转型升级。出台《浙江省网络文学优秀作品扶持奖励办法》,激励网络作家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具有正能量的作品。(www.xing528.com)
浙江社科网作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网站,极力推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动员、组织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浙江,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普咨询、成果转化,为浙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成为浙江省社科理论界重要的宣传平台。
浙江省网络管理相关部门在网民中积极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加快网络社会组织建设,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建设省、市、县3 级网络社会组织,逐步形成了品质、品类、品牌“三品”并重的发展格局,实现全省网络社会组织“一县一品”全覆盖、网络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广覆盖、网络社会组织浙江品牌深覆盖。浙江省登记在册的网络社会组织已经超过300 家。浙江市级层面网络社会组织建成覆盖面达100%,县域网络社会组织基本覆盖。网络社会组织按照功能属性进行梳理分类,其中电子商务类54 家,网络公益类21 家,网络安全类13 家。每年网络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总计达2500 余场,活动涉及网络公益、网络正能量传播、新媒体作品创作、“中国好网民”建设等近百项内容。2016年初,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网上文化家园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各地各单位按照“文化乐园、精神家园”创建定位,网聚浙江文化,传承浙江文化,着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网上文化阵地。2017年,浙江省公布了首批省级网上文化家园项目名单,浙江文化通App、浙江文明网“好家风”专栏、杭州掌上文化礼堂、“绍兴青年”微信公众号、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平台等41个项目名列其中。首批公布的省级网上文化家园项目,系全省各地各单位层层推荐,经专家评委会评审认定,从159 个候选项目中评选产生,包含14 个思想引领类、14 个文化服务类、4 个文化产品类、4 个民生服务类和5 个社会组织类项目。这些举措,大大推动了网络空间的清朗化,促进了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