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实施戏曲保护振兴计划

浙江实施戏曲保护振兴计划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全面振兴地方戏曲,浙江省出台《浙江省传统戏曲保护振兴计划》,每年安排1600 万元用于56 个传统戏曲非遗项目的传承和越剧艺术的振兴发展。实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级保护与分类管理,建设地方戏曲生态保护区,鼓励各地设立地方戏曲剧种区域生态保护区,打造“戏曲小镇”“戏曲谷”。抢救濒危剧种,对省级以上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整理复排濒危剧种传统剧目。积极扶持戏曲团体发展。保障重点戏曲院团。

浙江实施戏曲保护振兴计划

传统戏曲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浙江是多种中国戏曲的发祥地,是传统戏曲大省,是南戏的故乡,享有“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在浙江”的美誉。最早的南戏形成于浙江温州汤显祖在遂昌做官,创作了《牡丹亭》;晚清王国维写下了《宋元戏曲史》,记述了浙江这片土地上曾经拥有的戏文传奇。浙江境内不仅有越剧、婺剧绍剧等众多剧种,还有诸如马灯戏、茶灯戏、菇民戏、花鼓戏等极具地方风情的小戏。浙江有传统戏曲项目58 项,拥有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传统戏曲项目2 项(中国昆曲,包括浙江昆曲与永嘉昆曲;中国皮影戏,包括海宁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4 项。这些传统戏曲,在传统浙江以及当代社会,传播着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和真善美,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我在桐乡乌镇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时,与其他与会代表一起观看越剧《梁山伯祝英台》,看到不少代表包括一些外国人泪流满面,可见我们的戏曲魅力无穷。现在乌镇有一个戏曲节,把互联网与戏曲结合起来,让它们“比翼双飞”,吸引了无数中外来宾前来观赏。2019年落幕的第五届乌镇戏曲节共11 天时间,来自13 个国家和地区的24 部“特邀剧目”演出100 场,18 组入围作品角逐“青年竞演”,五大洲的艺术表演团体奉献100 多组街头表演作品,论坛、工作坊、朗诵会等5 个板块的“小镇对话”举办了24 场。随处可见的演出、活动海报和悬挂在老街两侧的100 位中外戏曲名家肖像,使颇具江南水乡特质的乌镇西栅景区成了观众心中的戏曲圣地。经过5年探索,“艺术家说了算”的乌镇戏曲节也已成为颇受国外戏曲界关注的中国戏曲节。

为全面振兴地方戏曲,浙江省出台《浙江省传统戏曲保护振兴计划》,每年安排1600 万元用于56 个传统戏曲非遗项目的传承和越剧艺术的振兴发展。强化传统戏曲保护,创新濒危剧种、曲种保护方式,深化传统戏曲、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扶持越剧、婺剧等戏曲剧种传承,扶持戏曲团体发展、戏曲剧本创作、戏曲人才培养、戏曲市场培育等,推动戏曲创新发展。建立健全省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传统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加快国家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活态文化”保护,守住根脉,留住乡愁。实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级保护与分类管理,建设地方戏曲生态保护区,鼓励各地设立地方戏曲剧种区域生态保护区,打造“戏曲小镇”“戏曲谷”。抢救濒危剧种,对省级以上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整理复排濒危剧种传统剧目。振兴发展越剧等代表性地方戏曲剧种,加强对京剧、昆曲的扶持。要打造一批传统戏曲特色县、特色镇、特色村,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鼓励学校结合音乐课程、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展戏曲教育教学,鼓励组织校园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等形式推动戏曲普及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积极扶持戏曲团体发展。改善戏曲创作生产场地条件。扶持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保障重点戏曲院团。加大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戏曲院团的支持,发挥地方特色戏曲优势,推出戏曲精品剧目,集聚优秀戏曲人才,打造名团、名剧、名角,引领全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繁荣发展。扶持戏曲剧本创作。加大原创剧本创作扶持力度。加大中青年编剧扶持力度,培养本土编剧人才,孵化省内原创剧本。扶持戏曲人才培养。完善戏曲教育教学体系。支持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加强戏曲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强艺术院校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协同合作,创新发展戏曲教育新模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