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在全社会唱响实干和创新的时代强音,使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内化为全省上下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
2006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浙江日报》发表了题为《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署名文章,提出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浙江精神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这是对浙江人民在创造灿烂文明中孕育的精神品格的深刻总结,是对浙江人民赓续文脉、砥砺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写照,是对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浙江人民创造自己灿烂文明史的背后,始终跳动着、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他们的力量,正是这种自发的浙江精神。”从数万年前建德人的足迹,到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呈现出的文明曙光,再到数千年的精耕细作、迁徙创业,浙江人民在创造灿烂奋斗史的同时,由观念、理性、胸襟、情怀、品行、气节和志向所凝聚的浙江精神应运而生、丰富发展。王充“树实事、疾虚妄”,吕祖谦“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王阳明“知行合一”,形成了浙江人“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以“孝、义、信”传家,胡庆余堂以“戒欺”立堂规,兰溪诸葛村、江山廿八都、莲都古堰画乡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厚植了浙江人诚信立业、和谐共融的价值取向;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岳飞精忠报国,陈亮“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宁波、温州、台州唐宋以来通江达海、商贸发达,勤勉淳朴的农耕文化和大气开拓的海洋文化有机融合,哺育了浙江人开放包容、奋发图强的意志品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优秀文化传统中淬炼出的浙江精神,逐步构筑起浙江人民立体鲜活的精神世界,形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浙江精神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集中彰显。应时变革,革故鼎新。改革开放全面激活了浙江人敢想敢试、敢闯敢拼、抢抓机遇、奋勇争先的文化基因。浙江是一个自然条件很一般的省份,面积约占全国的1%却创造了约占全国6.2%的经济总量,靠的就是浙江精神。浙江人没有太多的资源优势,就把自己打造为最大的发展优势。“走尽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是浙江人的写照,也是浙江精神的民间表述。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浙江人不争论姓“资”姓“社”,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推行包产到户,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推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等不靠、主动求变,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4 个轮子(乡办、村办、联办、户办)一起转,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孕育了一大批勇立潮头的改革先锋,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我曾经在意大利遇到一群温州人,她们站在马路边做生意,前面摆满了从义乌小商品市场进的货。这些人不会讲普通话,不会讲英语,不会讲意大利语,只会讲温州话。她们每人手里拿一个计算器,见到外国人来,就用手指着商品,再指着计算器上显示的数字,如果外国人认为太贵,摇头,她们就在计算器上减,一直减到成交。我问她们:“你们就是这样做生意的?”她们说在意大利已待了8年了,赚了好多钱。我听了非常感慨:精神远比语言重要。她们没有与外国人交流的语言能力,但是就凭着这种“四千精神”在国外活了下来,并赚了钱,这就是浙江人的典型代表。
浙江精神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浙江精神哺育了浙江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浙江人的创业热情,形成了浙江经济的活力,打造了浙江经济的实力。1978年,浙江生产总值只有约123.7 亿元。2018年,浙江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约为56197 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约11706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659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约454 倍,生产总值总量在全国省(区、市)的位次从第十二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GDP 由1978年的约331 元增加到2018年的约98643 元,接近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中的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增长了约298 倍,列北京、上海、江苏之后,居全国第四位。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浙江成为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
浙江精神成为社会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广大干部群众在浙江精神的旗帜下思想更加统一,目标更加坚定,步伐更加一致。全省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实干,形成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生动局面。(www.xing528.com)
浙江精神成为法治浙江和平安浙江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张扬人的主体意识的浙江精神的引领下,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参与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努力从法律、制度和程序上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大力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全社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浙江精神成为推动浙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浙江精神提升了浙江文化的品位,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了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在浙江精神的引领下,文化大省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得到不断增强,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浙江精神成为推动美丽浙江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浙江人民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地解决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这两大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省生态环境发生了优质水总量提升、劣质水总量下降,蓝天时长提升、PM2.5 指标下降,绿化水平提升、森林火灾次数下降的明显变化。
浙江精神始终激发着浙江人民创业创新的智慧和勇气,对经济建设发挥了推动和支撑作用,成为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经济竞争力;对社会发展发挥了凝聚和激励作用,成为统一思想、促进和谐的社会向心力;对文化繁荣发挥了引领和提升作用,成为塑造灵魂、引领风尚的文化软实力。所以,我们走进新时代,一定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去迎接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