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型激励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是:要懂得如何激励人,首先必须了解人的需要是什么。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求是有层次区别的,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低级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最高级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人维持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安全需求:人保障自身安全、工作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归属需求:人对从属于某个群体或组织、与人交往、被人接纳、获得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尊重需要:指受人尊重以及自尊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人最高级的需求,指人总是希望能够达到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目标和境界,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的愿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的基石,得到了广泛传播。他所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论的观点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所提出的人类需要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满足的次序也大体上符合人的本性。
二、奥尔德佛的ERG理论
奥尔德佛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人有三种基本需要:
(1)生存需要:指人为获得生存产生的各种需要,包括各种生理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关于工作的岗位、报酬、环境和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2)关系需要:指人在工作生活环境中对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往的需要。
(3)成长需要:这是人不断发展、提升、完善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要。
ERG理论的重要观点:
在同一层次上,部分需求得到满足后,会产生更多的需要;低层次需要满足得越好,对高层次的需要就越多;高层次需要满足得越少,就会转向更多地追求低层次需要。
ERG理论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重要补充:
(1)ERG理论不仅包括“满足—前进”理论,还包括“受挫-后退”即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转向追求低层次需要。(www.xing528.com)
(2)ERG理论不认为激发高层次需求一定要先满足低层次需求。
(3)ERG理论不认为“剥夺”是激发需要的唯一手段。
(4)ERG理论认为一个人可同时拥有几个需要,而且不一定表现在强度上有多大差别。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激发因素:一类是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另一类是促使人们产生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主要与工作本身联系在一起,譬如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工作中得到的成就感、责任感、使命感等。这些因素的满足和提高能给人们带来长久的强烈的激励和满意感。
保健因素主要与工作外围环境与条件有关,这些因素或条件得不到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意,甚至产生不满;而满足这些因素或条件,则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而不会让其产生满意感。
双因素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提出了关于激励的重要观点:真正对人的工作起最重要和持续激励作用的工作本身给人们带来的生命价值与意义。运用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工作时应注意:
第一,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
第二,在对员工的工作设计上应尽量丰富工作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减少传统工作的单调和重复、平淡与乏味。
第三,正确地发放工资与奖金。
四、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认为人在较高的层次上有三种需要:对成就的需要、对情感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
(1)成就需要:指人渴望卓有成效地做成某种事情或达成某种目标。
(2)情感需要:是一种希望与人为伴、归属于某些群体,并从中获得情感的需要。
(3)权力需要:本质渴望控制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具有较高权力需要的人对领导、影响甚至控制他人有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