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东馆藏汉代石椁调查与研究:神仙思想与世俗场景的表达

山东馆藏汉代石椁调查与研究:神仙思想与世俗场景的表达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神仙思想盛行,郯城出土的这批石椁画像中的龙、虎、凤鸟、玉璧、仙草等图像当与这种观念密切相关,尤其其中四神类图像在汉代石椁墓中并不多见,其意义或是为了表达墓主升仙之意;同时,把四神之一的白虎融入世俗的狩猎场景中加以表达,也可看作神仙信仰趋于大众化的一种体现。郯城杨集出土的这批石椁画像石为我们研究鲁南地区石椁墓的发展、传播提供了新的材料。

山东馆藏汉代石椁调查与研究:神仙思想与世俗场景的表达

汉代神仙思想盛行,郯城出土的这批石椁画像中的龙、虎、凤鸟、玉璧、仙草等图像当与这种观念密切相关,尤其其中四神类图像在汉代石椁墓中并不多见,其意义或是为了表达墓主升仙之意;同时,把四神之一的白虎融入世俗的狩猎场景中加以表达,也可看作神仙信仰趋于大众化的一种体现。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临沂费县等境内的石椁墓大多分布在丘陵地带或是地势较高的台地上[13],皖北徐州发现的石椁墓也多有类似的情况[14],这些地区石椁所用石材应是就近选取。比较之下,郯城地处平原,出土石椁画像石的杨集周边地势平坦,周边似无可直接用来雕凿石椁的石材,石材或是来源于他处,抑或是在别处加工完成后转运而来。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15]。另外,西汉时期郯城所属的东海郡在下邳、朐县两地分设铁官[16],而在郯国故城的考古调查和勘探中也发现有西汉时期的冶铁作坊遗址[17],可见东海郡内冶铁业在当时是比较发达的,这就为石椁的雕凿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郯城杨集出土的这批石椁画像石为我们研究鲁南地区石椁墓的发展、传播提供了新的材料。

[1]关于郯郡、东海郡的沿革详见辛德勇撰《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载《文史》2006年第1辑。

[2]林茂法、金爱民:《山东苍山县发现汉代石棺墓》,载《考古》1992年第2期;临沂市博物馆:《临沂的西汉瓮棺、砖棺、石棺墓》,载《文物》1988年第10期。

[3]文中的第1、2、7、8石曾辑录于《临沂汉画像石》一书。详见临沂市博物馆撰《临沂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153、154页。

[4]燕生东、刘智敏:《苏鲁豫皖交界区西汉石椁墓及其画像石的分期》,载《中原文物》1995年第1期。

[5]林茂法、金爱民:《山东苍山县发现汉代石棺墓》,载《考古》1992年第2期。

[6]枣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枣庄市博物馆:《山东枣庄小山西汉画像石墓》,载《文物》1997年第12期。

[7]临沂市博物馆:《临沂的西汉瓮棺、砖棺、石棺墓》,载《文物》1988年第10期。

[8]济宁市博物馆:《山东济宁师专西汉墓群清理简报》,载《文物》1992年第9期。(www.xing528.com)

[9]王恺:《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汉画像石墓的分期》,载《中原文物》1990年第1期。

[10]王恺:《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汉画像石墓的分期》,载《中原文物》1990年第1期。

[11]王恺:《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汉画像石墓的分期》,载《中原文物》1990年第1期。

[12]对于这批石椁画像的年代判断,笔者同时参考了吕凯撰《鲁中南地区汉代石椁墓初步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3]资料待发表。

[14]王恺:《徐州地区的汉代石椁墓》,载《汉文化研究论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微山县文物管理所:《山东微山县出土的汉画像石》,载《文物》2010第10期。

[16]《汉书·地理志》载:“东海郡……下邳,葛峄山在西,古文以为峄阳,有铁官……朐,秦始皇立石,海上以为东门阙,有铁官……”

[17]宋岩泉、陈希法:《郯国故城考古初论》,载《郯文化研究》,山东省历史学会郯文化专业委员会编,200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