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东馆藏汉代石椁调查与研究成果

山东馆藏汉代石椁调查与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石椁画像早期主要是简单的几何图案,这与思想意识与雕刻水平息息相关。为保证祭祀和宴飨的次数,表达后人的纯孝之心,西汉晚期石椁画像中出现了庖厨图和乐舞图,可以更加直接地完成对墓主人的服务。虽然在山东其他地区有过石椁墓年代晚至东汉中晚期的报道,但是在济宁目前发表的考古发掘资料中,石椁墓的时代下限为新莽时期,至迟至东汉早期,这一点与石椁画像的演变也是一致的。

山东馆藏汉代石椁调查与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济宁汉画题材在西汉石椁画像中出现了神仙祥瑞、忠孝故事、日常生活等分类。在石椁画像早期主要是简单的几何图案,这与思想意识与雕刻水平息息相关。在雕刻玉璧以防腐、雕刻柏树以还魂的观念指导下,这类题材在早期石椁画像中相当盛行。西汉中期,出现了享堂和墓主人宴飨画像,表明人们对于墓主人在另外的世界里接受祭祀和宴飨这种现象的认同。为了达到方便墓主人来到祠堂宴飨的目的,还出现了交通工具——马车的画像,在济宁发现的东汉时期祠堂后壁上的车、马分驻图应该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反映。为保证祭祀和宴飨的次数,表达后人的纯孝之心,西汉晚期石椁画像中出现了庖厨图和乐舞图,可以更加直接地完成对墓主人的服务。另外,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逐步深入民间,忠孝故事的题材开始出现了,但是内容和数量都不多,显示出了一定的原始性。到新莽时期,汉画像石的所有画像题材大都出现,并被其后的东汉墓葬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在内容复杂程度和雕刻技法上有了质的飞跃,画像的布置在较为宽大的墓室中可以更为详细地分工和安排,这些都是西汉石椁墓狭窄的墓室所无法达到的。

虽然在山东其他地区有过石椁墓年代晚至东汉中晚期的报道,但是在济宁目前发表的考古发掘资料中,石椁墓的时代下限为新莽时期,至迟至东汉早期,这一点与石椁画像的演变也是一致的。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的盛行和举孝廉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动摇了形制简陋的石椁墓的存在基础,更多更丰富的画像需要更多更大的空间来展示。因此,在东汉早期之后,大型砖室墓和石室墓相继出现,汉代石椁画像转移到石室墓中,愈加成熟的工匠和口手相传的画稿将汉画像石艺术推上了巅峰,创造了汉代画像艺术的新时代

[1]济宁市博物馆:《山东济宁师专西汉墓群清理简报》,载《文物》1992年第9期。

[2]济宁市文物考古研究室任城区文物管理所:《山东济宁市玉皇顶西汉墓》,载《考古》2006年第6期。

[3]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山东济宁郊区潘庙汉代墓地》,载《文物》1991年第12期。

[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www.xing528.com)

[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8]邹城市文物管理局:《山东邹城市卧虎山汉画像石墓》,载《考古》1999年第6期。

[9]微山县文物管理所:《山东微山县微山岛汉代墓葬》,载《考古》2009年第10期。

[10]山东博物馆:《梁山薛垓墓地》,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

[11]微山县文物管理所:《山东微山县微山岛汉代墓葬》 ,载《考古》2009年第10期。

[12]安志敏:《长沙新发现的西汉帛画试探》 ,载《考古》1973年第1期。

[13]泗水捞鼎故事和豫让刺赵襄子故事由于笔者目前尚未见到原石,其真实性无法妄下结论。从构图上看,二者具备了后期画像石成熟画面的某些标志性特征,表明历史故事画像在西汉晚期正式登上舞台。历史故事画像的出现具备全新的内涵,最终脱离了画像中最原始的辟邪、升仙思想,把世间的道德标准也吸收到画像中来,表明汉代对儒家思想的推崇逐步深入民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