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污染物种类及来源-预防医学

环境污染物种类及来源-预防医学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通性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船舶往来和海上事故,可造成江、河、海洋的石油污染。在生物环境中,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物体内进行转移,如甲基汞可通过水生生物食物链的作用而使其在鱼体中含量很高,长期摄入这种鱼类可导致慢性甲基汞中毒。

环境污染物种类及来源-预防医学

(一)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1.按属性分类 ①生物性污染物: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各种有毒有害动植物(鼠类及有害昆虫等)。②化学性污染物:如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氯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等)、重金属(铅、汞、镉等)、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等)及其他无机、有机化合物。③物理性污染:如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噪声、振动及热污染等。

2.按形成过程分类 ①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②二次污染物:排入到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危害更大的污染物,称二次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SO2)在环境中氧化遇水形成H2SO4碳氢化合物(CxHy)、氮氧化物(NOx)在紫外线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类及过氧酰基硝酸酯等。

(二)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在自然环境中,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或火山爆发、水灾、森林大火等原因而造成环境污染,其中主要为人为污染。环境污染的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性污染 可分为工业生产污染和农业生产污染两大类。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有的废弃物还具有放射性,这些物质若未经处理而大量排入环境,即可污染空气、土壤、水和食物。农业生产中长期、广泛使用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化肥等,会在土壤、农作物、畜产品及野生生物中产生农药残留;空气、土壤、水及生物体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例如,20世纪80年代已停止生产使用的六六六(六氯化苯),但由于它的残留期很长,所以至今在环境中还未消除。又如,氮肥的使用导致土壤中氮负荷增高,使该土地生产的植物中硝酸盐的含量增高,并使水体、特别是井水受到氮污染。

2.生活性污染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粪便、污水,现代生活所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如洗涤剂、杀虫剂、家庭装饰材料等),生活炉灶排出的烟尘废气,医疗垃圾和医院废水等生活性污染已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生活垃圾、粪便、污水还是蚊蝇孳生之处。目前城市人口增长,生活废弃物数量上升,加上建筑废弃物增加,给垃圾无害化工作增加了难度。

3.交通性污染 汽车火车行驶过程中可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四乙基铅等,并产生噪声。交通性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船舶往来和海上事故,可造成江、河、海洋石油污染。

4.其他污染 此外,还有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设备和其他电磁波通讯设备所产生的微波和其他非电离辐射;医用和军用的原子能和放射性核素机构所排出的放射性废弃物;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洪水泛滥、森林大火、地震等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所释放的大量烟尘、废气等,都可使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造成不良后果。

三、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

环境污染物变迁也称转归,是指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在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分布或迁徙、生物转化、生物富集和自净作用的全部过程。

(一)分布或迁徙

由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发生空间位置的移动。在非生物环境中,由于物理动力学作用,污染物可在大气、水、土壤中相互进行扩散分布,如大气、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稀释、扩散、溶解、沉降等作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变;土壤中的污染物可通过降水冲刷进入河流;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可通过蒸发或逸出而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污染物又可通过降水进入土壤或河流。在生物环境中,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物体内进行转移,如甲基汞可通过水生生物食物链的作用而使其在鱼体中含量很高,长期摄入这种鱼类可导致慢性甲基汞中毒。

(二)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是指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在其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污染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大多数污染物经生物转化作用其毒性降低或消失,某些污染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转化成毒性更大的有害物质。

(三)生物富集

生物富集是指某些生物从环境中不断摄取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和(或)通过食物链作用在各级生物之间传递、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富集程度可用富集系数表示: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生态系统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多为脂溶性稳定物质,易被吸收,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又难以代谢、转化与排泄,因而随着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而不断蓄积。环境中的有机氯、重金属化合物(烷基汞等)即属此类物质。这些物质会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通过富集作用积累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最顶端往往是人)。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富集曾引起包括水俣病、痛痛病在内的多起生态公害事件。生物富集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也有重要影响,如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就曾受到DDT生物富集的影响,1952—1957年间,已经有鸟类爱好者观察到白头海雕的出生率在下降,随后的研究表明,高浓度的DDT会导致白头海雕的卵壳变软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碎裂。直到1972年11月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正式全面禁止使用DDT,白头海雕的数量才开始恢复。

(四)自净作用

自净作用是指少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在各种自然过程的作用下,使污染物逐渐减少或污染危害消失的过程。自净作用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环境自净作用主要通过生物净化作用、物理净化作用和化学净化作用三种方式。

1.生物净化作用 通过生物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特别是水中的异养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在其中起主要的作用。例如,许多水生、沼生植物,如芦苇大米草,对水中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硫酸盐均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水葱能净化水中酚类;凤眼莲(水葫芦)、绿萍、金鱼藻、菱角等有吸收水中重金属元素的作用。

2.物理净化作用 污染物通过稀释、扩散、沉淀等物理作用使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除的过程。物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环境的物理条件和污染物本身的物理性质,例如,温度升高有利于污染物的挥发,风速增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水体中含有黏土矿物有利于对污染物的吸附和沉淀。

3.化学净化作用 通过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吸附、凝聚等作用使浓度降低或消除的过程。影响化学净化的环境因素有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和温度等。污染物本身的化学性质、组成和形态对化学净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温度升高可加速化学反应,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酸性环境中金属离子活性增强,有利于迁移,碱性环境中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减少环境中的有害金属离子。例如,水中铅、镉、铝等重金属离子与硫离子结合成难溶的硫化物沉淀,或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利于净化。

应当指出,污染物的扩散、沉降对于局部地带的净化是有利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造成较大范围的区域污染。同时,环境的自净是有限的,当大量的污染物进入环境而超出环境自净容量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四、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广泛性 环境污染波及的地区范围广,不分地界和国界,可以影响到整个城镇、区域,甚至全球;另外,环境污染影响人口众多,涉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甚至可能影响到未出生的胎儿,因为有些污染物(如铅、氟等)可通过胎盘自母体进入胎儿。

2.复杂性 多种环境因素、多种污染物可同时存在,污染物质通过大气、水、土壤、食物等多种环境因素,经呼吸道、胃肠道、皮肤等不同途径进入人体,既可单独产生作用,又可产生复杂的综合作用或联合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危害作用。

3.多样性 环境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复杂,产生的生物学作用也多种多样。既可产生局部刺激作用,也可产生全身性危害;既可呈现特异性作用,也可呈现非特异性作用。某些污染物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等远期效应,遗传给下一代。

4.长期性 有些环境污染物相当稳定,一旦污染环境则需要数年或数十年方能消除。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影响时间长,一般是低剂量、长时间作用于人体,易造成慢性或潜在性的健康损害,短期内难以察觉,长时间可以酿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

由于环境污染存在长期性、多样性、广泛性等特点,它对人类健康的损害表现极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特异性损害(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非特异性危害和间接效应等。

(一)急性危害

化学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通常其损害表现快速、剧烈,呈明显中毒症状、疾病暴发甚至死亡,称为急性危害。急性危害的典型例子见于世界各国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引起的急性中毒和死亡的公害事件。现仅就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突出的几起介绍如下。

1.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又称煤烟污染事件。世界著名的工业城市伦敦在未治理前每天最多要向大气排放200万吨煤烟尘。由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燃煤排放的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急剧增加、扩散不开,造成烟雾事件。伦敦1873~1965年共发生烟雾事件12次,其中发生在1952年12月5日至8日的一次烟雾事件最为严重,4天之内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4 000人。美国、比利时等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烟雾事件。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第三大城市洛杉矶,在20世纪50年代有350万辆汽车,每天用汽油约2 250m3(500万加仑),汽油在内燃机中燃烧不完全产生的尾气,整天积聚于城市上空。每当夏秋季节,阳光充足,特别是中午时分又受海陆风的影响,出现逆温天气。此时,汽车排放的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发生剧烈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系列有刺激性的化合物如甲醛、丙烯醛、过氧乙酰硝酸酯和过氧化氢等二次污染物,混合形成一种浅蓝色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对眼有强烈的刺激和催泪作用,污染严重时还可引起肺水肿,使老年人死亡率增加。该市先后多次发生此类事件,尤其是1955年发生的一次最为严重,当时持续一周多的时间,65岁及以上的人群死亡率升高,平均每日死亡70~317人。洛杉矶、纽约、东京及我国兰州市曾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3.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安邦首府博帕尔市一家农药制造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毒气外泄事件,酿成了一场震撼世界的大悲剧。这种气体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中,人体接触后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这次事件使几天之内有2 500多人死亡,至1984年底,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 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工业事故环境污染灾难。

4.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泄漏事件,该电站第四组爆炸,核反应堆全被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辐射污染严重,当地放射性污染水平达正常允许量的1 500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km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5.重庆市开县特大天然气井喷事件 2003年12月31日,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晓阳村境内的中石油天然气井“罗家16H”井发生井喷,大量富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喷涌而出。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大面积扩散,造成附近空气中硫化氢浓度急剧升高,造成附近居民大量中毒、死亡以及巨大财产损失。在井喷井周围1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家禽、家畜、野生动物老鼠野兔等全部死亡,甚至栖息在附近的飞鸟也基本难逃劫难。据事件后统计,开县高桥镇及其附近的4个乡镇、30多个村的9.3万人受灾,疏散转移居民6.5万人,累计门诊治疗中毒者27 011人次,住院治疗2 142人次,243人死亡。中毒者的主要表现为眼部和呼吸道刺激症状以及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症状。

此外,环境的生物因素污染也可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例如,1955年印度德里自来水厂水源由于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造成最大规模的一次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暴发,170万人口中仅黄疸病例就有2.9万人。我国上海市1988年,因市民生食污染毛蚶,3个月有30万人患甲型病毒性肝炎,此实属世界上罕见的暴发流行。

(二)慢性危害

环境中低剂量的环境污染物长时间、反复地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称为慢性危害。慢性危害最为常见,且影响广泛,是较为隐匿的健康损害方式。例如,在磷肥厂、炼铝厂周围的大气受氟化氢污染,附近居民长期吸入可引起慢性氟中毒。某些金属矿冶炼与精炼过程中排放的含砷烟尘污染大气,可造成附近儿童的慢性砷中毒。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介绍几起如下。

1.四日市哮喘病 位于日本东部伊势湾海岸的四日市,由于交通方便,很快发展成为石油工业的窗口。从1959年开始,昔日洁净的城市空气变得污浊起来。全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千米降尘量为14吨(最多达30吨),大气含二氧化硫浓度超过标准的五六倍,大气中烟雾厚达500m,其中含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生活在四日市的很多人出现头痛、咽喉痛、眼痛、呕吐等症状,患哮喘病的人数剧增。1964年,四日市烟雾不散,致使一些哮喘病患者在痛苦中死去。1967年,又有一些哮喘病患者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杀。到1979年10月底,四日市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为775 491人。由于四日市的居民长年累月地吸入含二氧化硫及各种金属粉尘的污染空气,呼吸器官受到损害,因此,很多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等。又因四日市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大多一离开大气污染环境,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所以人们把这种疾病称为“四日市哮喘病”。

2.水俣病 是由于慢性甲基汞中毒引起的。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有一个水俣镇,西面是水俣湾。位于该地的日本氮肥公司在生产氯乙烯的同时,把大量含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汞经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再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富集到鱼贝类体内,人长期食用这种鱼贝类后引起甲基汞中毒。这种病症以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精神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1953~1960年,此病造成111人严重残疾,并使其中43人死亡,当地实际受害人数有1万人。美国、加拿大、瑞典均有类似中毒事件。我国松花江也发现过汞污染。

3.痛痛病 是由于长期食用被工业废水中镉污染的稻米和饮水引起的,是以肾脏受损、骨质疏松及全身疼痛为临床特点的慢性中毒。该病首先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为患者患病后全身非常疼痛,整日喊痛不止而得名。痛痛病的污染源是开采和冶炼铅锌矿排放的含镉“三废”,污染河水和大片农田,致使水稻大豆中含镉量增加,人吃了这些粮食中毒而发病。与此同时,日本还有多个地区发现镉中毒的痛痛病患者。到1972年3月,日本痛痛病患者已超过280人,死亡34人,尚有100多人出现可疑症状。我国广西某些地区,也曾有人患痛痛病。痛痛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且体内蓄积的镉也没有安全有效的排除方法。

此外,慢性危害还可以造成非特异性损害,主要表现为某些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环境有害因素只是此类疾病的诱因和加重因素,而非直接的致病因素,许多环境污染物如铅、镉、汞、苯、CO、SO2、O3三氯乙烯、多氯联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使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敏感性增加,抵抗力下降。实际上,环境污染物在更多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亚临床的非特异性的健康效应,特别当剂量水平较低或暴露时间较短时。揭示这种早期效应状态的存在和发展,包括某些意义尚不明了的潜在性危害,是预防医学应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也是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三)远期危害

环境污染物的远期危害是能损伤人体遗传机制、诱导人类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人类基因库和遗传负荷改变,形成遗传性疾病,并可诱发肿瘤、畸胎和出生缺陷。这就是医学界和生物学界所称的“三致”作用:即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1.致突变作用 是指环境因素诱发细胞遗传物质改变而导致机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可能是原因尚未阐明的自发突变,但大多数是指明确的环境因素引起的诱发突变。突变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染色体突变,即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异常;②基因突变,即DNA分子上的损伤。突变结果可能对机体无害,但一般认为诱发突变是一种损害作用,突变对健康的影响与诱变物作用的靶细胞类型有关。突变如发生在体细胞,则常导致体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形成肿瘤;突变如发生在生殖细胞,则可能导致不孕、早产、死胎、畸形和遗传性疾病。环境中诱发突变的因素统称为诱变原。常见的诱变原如下。

(1)物理诱变原:X射线,α、β、γ射线,中子等电离辐射及紫外线等都有很强的诱发突变作用,可导致基因突变,也有较强的致染色体畸变的作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和生殖细胞对紫外线的诱变作用很敏感。

(2)化学诱变原:工业“三废”如烟尘中的苯并(a)芘等,工业毒物如苯、甲醛、铬等,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某些人工甜味剂、着色剂等,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除草剂等,以及药物如烷化剂等抗癌药,都有诱变作用。化学诱变原在三大诱变原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已知的化学诱变原已有2 000种以上,而人类疾病中约有10%表现受基因突变的影响。

(3)生物诱变原:主要是病毒(如肝炎、麻疹、风疹等病毒)感染,可直接影响DNA代谢,引起基因突变。真菌和细菌虽不能直接引起突变,但它们的毒素或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等)可有诱变作用。

2.致癌作用 环境因素引起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异常增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称为致癌作用。大量调查表明,近年来恶性肿瘤死亡率持续上升主要应归咎于环境致癌因素及其相关的行为生活方式,如空气污染、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等。据估计,人类癌症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而其中化学因素又占90%。已有报道表明,至少有1 000多种化学物能够引发动物产生肿瘤,然而真正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已证实对人致癌的不过数十种。WHO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根据对人致癌证据的充分可靠程度对已知的化学物进行了再评价,将其分成下列4类5组:①1类,确认致癌物:现有证据证明肯定与人类癌发生有因果关系的共107种,其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如砷、铬、镍、铍、镉及它们的某些化合物,石棉、联苯胺、苯、氯乙烯、氯甲醚类、黄曲霉毒素、乙烯雌酚、氡及其衰变物,混合物有酒精饮料、煤焦油、煤烟及香烟烟雾等,以及某些工业过程或接触环境(其中具体的化学物质尚未确定),如地下赤铁矿开采、铝的生产过程、橡胶行业等;②2类A组:很可能致癌物,对人致癌证据还需补充;③2类B组,有可能致癌物,对人致癌证据尚不够充分;④3类,未定致癌物,现有证据不足以将其划入其他各类;⑤4类:非人致癌物(仅己内酰胺一种),已有证据表明对人不致癌而仅对动物致癌。应当指出,上述分类并非最后的结论,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研究资料的积累,某些目前可疑或潜在的致癌物最终可能被划入确定致癌物的黑名单内。历史上,在氯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经三四十年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确定为人类致癌物。此外,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紫外线照射,生物因素如单纯性痘疹Ⅱ型病毒、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EB病毒,也被认为与人类某些肿瘤有确切关联。

3.致畸作用 是指环境因素作用于子宫内胚胎,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使其发育缺陷形成畸形的过程。胎儿可能发生四肢、颜面外形异常或内脏器官结构缺损畸形等。人类先天性畸形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大多数原因不明或被认为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约10%的先天性畸形是由确定的环境因素引起的。致畸的敏感期为妊娠的第3~8周,这时胚胎各个器官正在分化形成。其后的胎儿期,除神经系统和外生殖器官外的各器官已形成,致畸物的作用最多是造成胎儿死亡而不会再出现结构畸形。常见的环境致畸物有:

(1)化学性致畸物:有毒化学物质,如铅、甲基汞、磷、氯乙烯、2,4,5-T落叶剂等。例如,日本的水俣病流行区,有些母亲并无水俣病的症状,其婴儿却出现了先天性麻痹痴呆、小头怪胎或其他畸形,这是由于甲基汞能通过胎盘影响到胎儿的结果。又如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曾使用了2,4,5-T落叶剂,在使用范围内流产、死胎、死产和畸形儿的发病率增高。此外,也有报告氯乙烯污染地区畸形儿增加。另外,很多低分子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抗癌药物及激素类药物均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西欧、日本等国20世纪60年代曾给孕妇服用反应停治疗妊娠呕吐,导致出生8 000多个短肢畸形(又称“海豹儿”)的畸形胎儿事件。

(2)物理性致畸物:主要有X射线、γ射线、高频和超声波等。一般认为怀孕3个月内照射的危险性较大。例如,日本广岛、长崎市因受原子弹爆炸的影响,胎儿畸形率高达18.9%,出现白内障、小头症、白血病等。

(3)生物性致畸物:主要有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其中以风疹病毒对胎儿危害最大,怀孕头3个月内(尤其第1个月末),感染风疹最易引起畸形。(www.xing528.com)

(四)非特异性损害

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损害除表现为上述特异性作用外,还可表现为一系列非特异性损害。表现为一般多发病的发病率增高、人体抵抗力下降、劳动能力降低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受二氧化硫严重污染地区的居民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增高,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工人肺结核患病率上升等。非特异性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关,但也不能解释一切非特异性损害现象。

(五)间接效应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是全球性环境污染最突出的三个热点问题,其影响广泛,后果严重。特别是对人类健康也会产生某些间接影响。

1.温室效应 大气中含有氮气、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臭氧、氟利昂等气体。这些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含量虽少,但由于它可以直接吸收地球向宇宙空间辐射的红外线,因此其浓度对地球的气温影响极大。这种因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增加而引起气温上升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统称为温室气体。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地球的平均气温也逐渐升高。专家估计,到2030年地球平均气温将升高3℃,这将对环境及一切生物产生重大影响。此外,温室效应还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化等破坏性影响,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

2.臭氧层破坏 在离地面20~25km空气的同温层下部含有较多的臭氧,该层大气因此称为臭氧层。臭氧层能够有效地吸收太阳光中的短波紫外线,从而使地球免受太阳光的过度辐射。科学家认为,由于人类大量生产用作制冷剂、气溶胶推进剂的含氯氟烃(又称氟利昂),后者进入大气光解产生游离氧,破坏臭氧分子,致使臭氧层形成空洞。据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报告,北美及北欧上空的臭氧层减少了18%,南极上空出现3 000万平方公里的“破洞”。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后果是辐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剧增,从而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等发病率增加,并可引起生物体内基因发生突变,对生态产生不良影响。

3.酸雨 是指pH<5.6的降水(包括雨、雪、雹、雾等)。煤、石油等矿物性燃料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这些酸性气态污染物溶于水气,经氧化凝结形成酸雨。酸雨可使湖泊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存,甚至使鱼类绝迹,目前,加拿大、北欧等国许多湖泊已经成了没有鱼类的“死湖”。另外,酸雨还破坏植被,腐蚀建筑物,促使土壤中重金属水溶性增加,加速向农作物、水产品中转移和污染。

除了上述问题外,人类还面临着热带雨林减少、沙漠化、物种减少、海洋污染及有害废料从工业化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六、环境污染的防制措施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昌盛的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问题。防止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有赖于环境保护事业,必须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我国政府鉴于其战略意义,已将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依据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原则,我国在1994年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阐明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其实质就是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的观点。在开发、利用资源与发展生产的同时,应考虑生态平衡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消除和减少污染,从而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持续使用,社会和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一)减少工业“三废”污染

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是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治理工业“三废”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1.工业企业合理布局 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布局。将工业区配置在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和水源的下游,并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防护距离;居民区内不准设立污染环境的工厂,已设立的要改造,少数危害严重的要迁移;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要将防治“三废”污染的工程项目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改革工艺、综合利用 改进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料;综合利用,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如从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中回收烧碱、脂肪酸和木质素等。

3.净化处理 对于暂时还没有适当方法进行综合利用的“三废”,应采取经济、有效的方法净化处理后方能排放。

(二)控制生活性污染

改善能源结构与节约能耗,发展气态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实行集中供热;对垃圾、粪便、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医院污水、垃圾中常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卵以及放射性废弃物,应经过专门的氯化消毒等特殊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才能排放。采用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和噪声的控制技术,减少交通污染。

(三)预防农业污染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控制农药使用范围和用量,执行一定间隔期,以减少农药残留;研制开发新型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前,必须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灌溉标准后才能使用。

(四)加强环境立法,强化环境管理和监督

1973年我国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方针。1983年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出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5部环境保护法律和9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资源法律,形成了由环境保护专门法律和相关法律、国家法规和地方法规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制定环境保护发展规划、进行卫生监督也是环境管理的主要职责。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是指提出环境保护战略目标,制定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特点的污染防治政策等,卫生监督是指监督尚处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卫生问题的预防性监督和进行环境监测和人群监测的经常性监督。

(五)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促使社会团体、机构组织、企业及媒体等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个人和整个社会良好行为的形成,营造全社会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积极氛围。将环境保护列入各类学校课程教学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保护环境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自觉执行环保法规、政策、方针、条例,合理利用自然环境,防止资源和生态破坏,创建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维护自身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知识链接

水体富营养化及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指水流缓慢、更新期长的地表水体,接纳大量氮、磷等营养素,引起生物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急剧增殖,导致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变臭,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和水体变色等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湖泊,以蓝色、绿色变化为主,称为水华;出现在海湾,以红色变化为主,称为赤潮。

太湖是我国最美丽的湖泊之一,曾经一曲《太湖美》唱遍了大江南北,使太湖蜚声海内外。然而,2007年5月太湖首次向无锡市民发难。在高温的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突然大面积蓝藻暴发,供给全市市民的饮用水源头被蓝藻严重污染。遭到污染的、散发着腥臭味的水进入了自来水厂。一夜之间,全市数百万人无水可饮。无锡市采取紧急措施,从周边大城市大批量调用纯净水,解决市民吃水问题。同时启动“引江济太工程”,引进长江水净化太湖水;采取人工增雨办法,降水灭藻;组织大批人力打捞太湖蓝藻。直到6月2日,自来水厂才恢复正常供水。面对这场生态灾

难,有关专家发出了警告:“太湖已经非常脆弱了,自然调节能力已经严重丧失。”

(张 阳)

一、选择题

1.下面自然环境中,属于次生环境的是 ( )

A.原始森林 B.荒漠 C.农场 D.冻土 E.海洋深处

2.下面污染物中,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 ( )

A.SO2B.CO2C.CO D.酸雨 E.氮氧化物

3.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

A.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无害的简单化合物

B.大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

C.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毒性更大的新物质

D.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E.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作用是有限的

4.根据WHO对人类致癌物的分类,石棉属于 ( )

A.确认致癌物 B.很可能致癌物 C.可能致癌物 D.未定致癌物 E.非人致癌物

5.1956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是哪种污染物引起的 ( )

A.甲基汞 B.镉 C.联苯胺 D.黄曲霉毒素 E.乙烯雌酚

6.下列名词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

A.潮汐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 E.工业“三废”

7.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蓄积和(或)通过食物链作用在各级生物之间传递、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 ( )

A.迁移 B.转化 C.累积 D.富集 E.自净

二、简答题

1.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急性危害并举例说明。

2.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慢性危害并举例说明。

3.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远期危害并举例说明。

4.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间接效应并举例说明。

5.简述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6.简述环境污染的种类及主要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