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科走班教学实践与探索-2021新高考职业规划读本

选科走班教学实践与探索-2021新高考职业规划读本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6选3”提前高考,带来教师的管理问题。选科走班其他问题排课技术问题。由于学生的选考科目有两次考试,学生的学业负担自然加重。因此高考成绩的高低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学生的绝对实力,二是选考这一科目的全体学生的实力。学校要与时俱进重建管理体系选科走班打乱了原有的一以贯之的行政班,代之以灵活的教学班,彻底颠覆了原有的学校管理传统,向学校提出了全新的管理挑战,无论管理还是教研都需要及早转型。

选科走班模式

选科模式

选科模式有“任意选”“限定选”和“套餐式”三种。以上海为例,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6科中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简称“6选3”。

(1)选科模式是“任意选”的学校不做任何限制,根据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选考组合。

(2)选科模式是“限定选”的学校制定限制条件,学生只能在规定范围内选择。例如,规定学生必须选择某一(或二)科目,然后从剩余的学科中再选择两科(或一科),据此“限定选”又分为定二选一、定一选二两种模式。

(3)“套餐式”是指学校只给出20种组合中的若干种选科组合供学生选择。组班模式

组班模式分为“行政班+教学班”“行政班+组合班”和“行政班”三种。

学生在高一年级确定选考科目。进入高二,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选择重新组建班级。

(1)“行政班+教学班”组班模式,即高一的行政班保持不变,并根据学生选择的科目重新组班,例如选择物理为选考科目的学生重新组班,选择物理为学考的学生也重新编班,等等,这样重新组建的班级称为“教学班”。在高二和高三年级这两种班并存,“6选3”的科目在“教学班”上课,其他科目在“行政班”上课。

(2)“行政班+组合班”组班模式,即高一的行政班保持不变,根据学生选择的组合重新编班,例如将选择物理、化学、历史科目这一组合的学生重新组合为一个班级,称为“组合班”,也是在高二和高三时期两种班并行,“6选3”的选考科目在“组合班”上课。

(3)“行政班”组班模式,即到高二年级,将学生重新分班,只是在原来的文科班、理科班的基础上增加了几种类型。

一般情况下,选科模式是“任意选”“限定选”的学校采用“行政班+教学班”“行政班+组合班”组班模式;选科模式是“套餐式”的学校选用“行政班”组班模式。

走班模式

走班模式有三种模式,即“大走班”“小走班”和“不走班”。

(1)“大走班”是指打乱原来班级,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走班上课。

(2)“小走班”是将特定几个班划分为一个小团体,学生在此范围内走班上课。

(3)“行政班”组班模式上课不走班。

排课方式

(1)人机结合模式,“任意选”“大走班”模式排课的难度最大,一般采用人机结合模式排课。

(2)“行政班”模式,可以采用传统的排课方式。

(3)“行政班+组合班”模式,通过划分时间、划分课程,转化为传统的排课方式。

例如周一、三、四、五上午及周二下午,安排行政班的课程,其他时间安排组合班的课程,分别对行政班和组合班进行排课,然后将两张课表合并,完成排课。

日常管理办法

对于不同的选课走班模式,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安排不同的负责人,例如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组合班班主任等。教学班因为只是为某一学科而组建,所以由任课老师负责管理。组合班是选科之后组建的班级,所以选择一位任课老师负责管理。

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为基准,或者是以高一多次成绩作为常模,通过相关系数进行管理。

选科走班常见问题

课程资源问题

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并制订学考和选考的教学计划,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进行作业设计,制定评价标准,等等,并有基于学科的拓展和研究。此外,为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学校还要开发相应的校本选修课程,包括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技术类课程、竞赛类课程等。(www.xing528.com)

师资力量问题

(1)由于选科走班带来的师资问题。

不同类型学校产生的师资问题是不同的。采用“任意选”模式的学校带来的是教师的潮汐变化,这与学校某学科教师的声誉有关。若某学科任课教师实力雄厚,学生选科较多,则需求的教师量增加,反之减少。此外还与学生的兴趣有关。

(2)对教师的管理问题及对教师管理能力提升的问题。

“6选3”提前高考,带来教师的管理问题。学考、选考将一门学科隐性分化为两门学科,引发教师任务的分配问题;从学科教师到学科导师,从重教学到强管理带来的管理能力问题,等等。

选科走班其他问题

(1)排课技术问题。

“任意选”模式的排课难度最大,传统软件是解决不了的,需要由学校的信息技术人员、教务骨干和专业人员合作解决。

(2)学生管理问题。

学生的出勤、成绩管理等问题,都要提前设计,提前做好安排。

(3)学业负担加重问题。

由于学生的选考科目有两次考试,学生的学业负担自然加重。学校可能满足不了部分学生的补课需求,所以只能依赖课外补习。

(4)教师活动受限问题。

选科导致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上课时间高度集中,教师个体活动受限,因此排课时要注意协调,提前设计,空出各学科的活动时间。

学生面临的挑战

(1)选科组合面临的挑战。

“6选3”科目的赋分是“位次分”,即将某科选考的学生按照实际成绩排队,然后按照百分比确定其最后得分,例如前1%得满分,接下来的2%降低一个档次,最后1%得最低分。因此高考成绩的高低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学生的绝对实力,二是选考这一科目的全体学生的实力。如果选某一科的学生的实力都比较强,那么某一个学生在这一科中所处的位置就靠后,即使其实力较好,得分也会比较低。

(2)艺考类学生面临的挑战。

学习理科的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拉高了高考录取成绩,这也为艺考类学生增加了一个新的挑战。

策略:因地制宜实施课程构建,实现管理方式变革

把握时机,打造独特的课程体系

学校应当具有长远眼光,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实现特色发展的机会,把握时机,打造独特的课程体系,处理好保住升学率和学校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走班是形式,选科是根本;学校特色实质是课程特色,在选科走班改革中,学校的重点应当放在课程建设上,即加强特色课程开发,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结构的转型。

学校要与时俱进重建管理体系

选科走班打乱了原有的一以贯之的行政班,代之以灵活的教学班,彻底颠覆了原有的学校管理传统,向学校提出了全新的管理挑战,无论管理还是教研都需要及早转型。选科制度则使学校不得不时时审视自己的资源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

应对新形势的变化,改进教学管理手段

学校要主动应对新形势的变化,改进教学管理手段,引进信息化教学管理技术,建设灵活机智的教学管理系统。上海、浙江对于学生成绩的管理探索出了新的途径,例如选科走班之后使用常模参照的办法,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或高一的多次考试成绩作为常模,评价以此为依据,通过与常模的比较评价教学班或组合班的教学质量。这必须有信息化的支撑,因此应对新形势的变化,改进教学管理手段成为必须。

总之,这一次的选科走班高考改革与以往不同,不是简单换一本教材的事情,而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积极稳妥地迎接新的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