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研究增加和拓展了我们对儿童早期学习品质因素结构与学习效应的认识,假如没有基于实证的相关研究显示哪些行动可以影响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那么教育政策制定者将难以制定能产生变革的教育政策。
尽管已有一些研究发现了儿童学习品质的重要性,但是关于学习品质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未来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有待推进的研究方向,现分述如下。
一、儿童学习品质的研究需要
本书总结了学习品质的内涵、多种维度及组成因素。这些内容对于希望能够改革以培养儿童学习品质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关于学习品质的内涵及组成因素仍在发展当中,国内外有关学习品质的概念和维度界定仍未形成一致性的共识,这不利于教育政策制定者、教师及家长对儿童学习品质的理解与培养。不同研究中关于学习品质概念的界定不一,明确将学习品质的发展纳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案例也并不多见。儿童教育者、教师教育者、决策者和其他从业人员较少接触到有关儿童学习品质的相关研究。因此,有关于儿童学习品质的高质量、系统化的综述研究和逻辑架构研究对于学前教育领域十分重要。
尽管国内外进行了很多关于学习品质评估的研究,但与国外相比,国内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可能更期待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有效评估儿童学习品质的研究。国外虽然已发展出多种儿童学习品质的测量工具,但是在学习品质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国内的研究较多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品质发展的测评进行探讨。例如,自2007年起,北京市的海淀区历经十年探索,建立了兼顾学业评价与非学业评价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即中小学生学习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了新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文化。该评价指标体系强调学习品质评价是一种为了学生学习的评价,它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涵盖了学习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了学习认知与体验评价、学习动力评价、学习能力与方法评价、学习意志力与学习投入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方面的九大关键指标(陆云泉,2017)。但是,很少有研究能够帮助班级教师或课程负责人理解学前儿童学习品质,也很少能够帮助他们评估促进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课程的有效性。此外,适用于日常教育环境中的由父母和教师报告的学前儿童学习品质评估工具较少,尤其是需要发展适合中国父母和教师使用的儿童学习品质测量工具。
对于学习品质的研究应该多元化,应关注不同年龄、文化和种族群体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强调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品质的研究。例如,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富有动机和参与性的儿童很大一部分是小学生和中学生,而不是学前儿童(Hyson,2008)。
儿童学习品质是儿童学会学习的关键。一项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品质分析工具研究发现,从基础水平、相关因素和学生内心感受三个方面对小学生学习品质分析工具进行了开发,并从学习品质相关因素等方面对调研数据进行了解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改进为抓手,一方面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品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叙事案例的撰写;另一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对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品质的策略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一系列优化小学生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尤睿,2016)。
类似的,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一直积极参与实施学习品质评价,在北京市海淀区学习品质评价项目和教科研专家的指导下,他们采用了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态度不良以及学习习惯较弱,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学习方法的不足,同时学生学习方法的不足也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缺失。基于研究结果,中关村中学提出了基于课堂的学法指导研究项目,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并且建立了基于评价证据的教学改进路径,改变了过去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时间的投入,逐步形成以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新途径(李梅,李丽,2017)。此外,“学生学习品质与家庭教育相关研究”课题组(2006)针对651名高三学生家长的调查研究,发现早期道德启蒙有利孩子优良学习品质形成,早期道德启蒙有利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爱提问的探索问题意识、做作业的能力、语言能力、音乐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独立性、责任心、恒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习品质有益于孩子终身发展。
综合上述研究来看,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中小学生,很少有研究考察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尤其缺乏儿童学习品质与父母参与的相关研究,父母参与包括个体层次的家庭本位参与和总体层次的幼儿园本位参与的综合作用,父母参与对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多层次影响路径尚不明晰。分层数据决定分析父母参与对儿童学习品质影响要考虑变量层次问题,应考察父母参与对儿童学习品质的多层次影响。
关于儿童学习品质的干预研究也比较少。尽管可以使用一些通用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推断出哪些课程方法和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学习动机和行为,但是也需要经过信效度检验的课堂干预措施。国外一些研究结合了阅读、数学或社会交往技巧等领域对儿童学习品质进行干预,但是研究对象也往往是白人、中产阶级家庭的儿童。并且,这类干预研究在国内还较为匮乏,还较多针对中小学生。一项有关学习品质训练与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相关研究,通过采用自编教材,对108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品质训练。结果表明,开设学习品质训练课,能够改善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有效地影响小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葛明贵,1999)。幼儿期是人生历程当中一段具有独特价值,也是很脆弱的时期。对于所有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幼年都会奠定基础并决定方向(CDCHU,2016;How People to LearnⅡ)。因此,应加强我国教育背景下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的干预研究。(www.xing528.com)
二、儿童学习品质的研究重点
为了进行教育改革,研究者必须改变研究的优先顺序以支持更为重要的研究,并支持一些具有创新性且设计科学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决策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了有效开展研究,这项工作需要教育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呼吁与合作,双方需要了解实施过程的困难,并且清楚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加强处境不利儿童学习品质的个体差异和变化轨迹的研究。尤其是在生命头五年里,针对大量发展中国家儿童因贫困而面临的风险(Grantham-Mcgregor,Cheung&Gueto,2007),更要加强对处境不利儿童学习品质的早期个体差异与增长轨迹的研究。研究发现,小学阶段农民工子女在学习态度、学习和心理适应、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家庭收入低、城乡差异大、学生成长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学习品质关注度不高诱发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品质问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农民工子女学习品质提升策略,教师和家长应掌握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知识和能力,有效干预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品质,调动农民工子女学习品质发展的内在积极性,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具体的行动促进农民工子女优良学习品质的养成(谢龙华,2015)。一项基于对437名儿童的家长和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处境不利儿童的学习品质总体呈现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胜任动机得分最高,学习策略次之,专注与毅力得分相对较低;处境不利儿童的学习品质存在组间差异,与单方留守、完全留守、既流动又留守儿童相比较而言,完全流动儿童的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维度的得分显著较高;家庭资本既与学习品质显著正相关,也通过家庭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习品质,其中起主要中介作用的是家庭信念。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处境不利儿童身处逆境,但是仍然有发展良好的可能性,处境不利家庭应注意积累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树立积极进取的家庭信念,提高家庭教养质量,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处境不利儿童异地入园的政策保障,以促进教育公平(余璐,罗世兰,2020)。
教育干预研究发现,处于风险中的儿童若接受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刺激,更有可能提高学习品质发展水平,包括高水平的专注和坚持能力、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掌握问题解决策略,这些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准备,建立良好的学习开端。支持处境不利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消除家庭不利影响因素,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推动教育公平。教育管理部门可以规划一些服务于流动儿童和家长的幼儿园及学校。基于研究重点支持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品质,有助于推进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和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流动儿童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对于这些儿童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还缺乏理论指导。未来在讨论研究重点时,应该更多听取这些幼儿园和学校领导者的声音,这些机构的负责人需要明确他们为儿童服务的重点是什么。
三、儿童学习品质研究的潜在方向
尽管存在着大量的研究需求,但是在应用研究领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仍然有巨大的潜力。基于实证研究的综合课程开发适用于学前儿童,幼儿园教师可以使用该课程干预特定的、具体的学习行为,包括挫折容忍、注意力集中、小组学习和完成任务(Fantuzzo et al.,2011;Rouse&Fantuzzo,2008)。有研究显示,学习品质的学习效应依赖于具体教学活动的特征(Chen&McNamee,2011);教育质量越高,学习品质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越强(Musu-Gillette,Barofsky&List,2015)。应加强儿童学习品质干预方案的研究,以更好地揭示教育生态背景下儿童早期学习品质积极效应发挥的内在机制。
一项关于儿童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研究中,从对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研究出发,提出了一些关于评估和支持幼儿课堂投入的具体且基于证据的建议(McWilliam&Casey,2007)。在儿童学习品质评估方面,相关研究也支持教师了解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执行功能是如何发展的,以及这些能力如何影响儿童之后的早期阅读、词汇和数学成就。未来,教育管理部门可以负责一些服务于有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的幼儿园及学校。未来在讨论研究计划时,应该更多探讨学习品质与学业困难之间的关系,听取这些幼儿园和学校领导者的声音,并从预防学习困难的角度尝试进行儿童学习品质的干预研究。
纵向追踪研究是当今儿童早期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趋势(Conger,Gibbs&Uchikoshi,2019;Lipsey,Farran&Durkin,2018),但是这类研究在国内还较为匮乏。已有研究表明,学习品质增长越高,儿童学业成绩增速也越快(Sung&Wickrama,2018),但是学习品质发展的个体差异在很早时候就显现出来了(Hyson,2008)。因此,关注儿童学习品质的早期差异及其增长轨迹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从增长轨迹的角度来监测发展或预防早期发展迟滞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视角(Choi,Elicher&Christ,2016;Fu,Chen&Wang,2016;Tayler,Cloney&Niklas,2015)。
关于学习品质组成因素的研究补充了相关领域的不足。近10年的大数据分析表明,学生的非学业要素表现,尤其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方法、意志力等和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高度相关性(方丹,陈朝晖,文军庆,2017),这对于教育政策制定者、决策者、研究者、教师和父母都是大有裨益。未来研究可以探索学习品质不同因素对整体学业成绩或某一具体内容领域学习的影响及其差别,对某一特定内容领域的哪一方面发挥了更为基础的作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