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视角和探索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视角和探索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现政治担当,就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实现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三)全球视野全球视野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视角和探索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从文化治理的手段上,就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从大历史观、大空间观角度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最终表现为文化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文化治理的目标上,就是以理论、学术、文艺影视、网络等多姿多彩的文化样式塑造国家形象,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注入蓬勃的生机活力和思想智慧。这种价值手段与价值目标统一于造就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社会治理伟大实践中,既能承受世界大潮的洗礼,也能受时代风云熏陶,始终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

(一)历史视野

历史视野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底色。“美好生活”实际上是由生产性活动导致的,既是现实性生活,又是社会性指向的生活,需要定位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新时代文化治理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基于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提高的客观事实。任何治理体系建设都无法摆脱传统的影响,正确汲取传统的资源可以增强社会治理的政治合法性,这一点对于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来说优势更加显著。一国的文化治理体系,是由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该国的人民决定的。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习近平认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他曾在比利时访问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说:“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在,是映照现实、指导现实的最好的镜子。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其连续的时间性与影响力对于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必须置于中国历史传统发展的情境当中。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

(二)政治视野

政治视野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提供了核心机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必须依托于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政治语境,必须坚持、改进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文化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但文化治理作为现代社会整合的重要路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是其治理效能提升的基础和保障。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人民群众的意愿、利益从根本上体现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主体和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因此,必须将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政治立场。实现政治担当,就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实现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阶级属性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政治目的,人民属性阐释了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服务对象,两者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实践中。与资产阶级文化治理不同,在无产阶级运动和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的文化治理,应该是也只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文化治理的主旨在于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而非单纯地为某一特定集团或者个人服务。社会主义文化治理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在社会治理层面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属性。(www.xing528.com)

(三)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的美好生活与世界的美好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出这一全球治理新理念的责任担当。中华民族具有见贤思齐、海纳百川学习精神。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不是预设的,而是在多元化的对比乃至较量中,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激荡中逐步构建、确立、发展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身就融合了人类不同文明的成果,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文化治理的长处和精华,是完善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条件。因此,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必须以开阔的胸襟和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扬所当扬,弃所当弃,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新时代,中国首要的当然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但只有立足全球视野来思考和筹划“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与人类共同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推进到一个更为广大的新境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要知行合一,在认识世界中改造世界,改造自己。世界之变、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使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力量对比和影响范围发生积极正向的变化,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式的支撑,使得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方案。

(四)时代视野

时代视野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提供了实践基础。走进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文化生活满足之后,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成为更为现实、更为迫切的需求。满足这一需求,解决文化领域新的主要矛盾,需要更顽强的意志,付出更坚韧的努力。新时代的文化治理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建构的,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是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由于当前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决定了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应该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坚持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就是要做好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