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文化建设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建设理论。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对于国家综合实力、人民生活以及国际交往的重要作用,从而迈出了探索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坚实步伐。
1.提升革命文化力量
毛泽东关于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在系统探索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展开的,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文化力量:一种新的革命力量
文化是中国革命的一种力量。把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提出来,作为新民主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主要是因为建设的新国家和新社会,不但有新政治和新经济,还要有新文化。文化虽然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制约,但它对于政治和经济又具有巨大反作用。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必须要参与推翻旧制度的过程中。当时的中国存在帝国主义文化(奴化思想的文化)和半封建的文化,它们是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和封建阶级统治的腐朽落后文化,而要推翻这些腐朽反动的文化则要靠新文化。
(2)新文化:提升革命文化力量的方向
为了彻底消除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文化影响,要凝聚革命文化力量,要找到文化建设的方向,即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也称之为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文化,它具备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特点。所谓民族性,是指这种文化从本质内容上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侵略、剥削和压迫,反对奴化思想,实现民族的独立,维护人民尊严;形式上强调民族表达、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所谓的科学化,是指这种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思想,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所谓的大众化,就是这种新文化主张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毛泽东认为文学家鲁迅身上具备中国新文化的特质,毛泽东把鲁迅看成是一位新文化的“斗士”,作为一种革命文化力量的代表,向旧世界、旧的统治阶级、旧文化发起挑战。鲁迅的身上具有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首先他具备“民族化”的特征,虽然他的思想深受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影响,其小说《狂人日记》采用的是西方现实主义写法,但是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点;他具备“科学化”的特点,他是较早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学者,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他又是“大众化”的,鲁迅虽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的行动,早已经是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鲜明的爱憎,表明了鲜明的阶级立场,他始终站在人民这一边。
(3)“两个战线”:提升革命文化力量新领域
提升革命文化力量要尽可能开辟拓展“两个战线”,处理好“两个战线”的关系,要培养一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文化队伍。文化的军队不仅要在文化战线上和腐朽反动的帝国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文化直接较量,而且还要和拿枪的军队结合起来,在思想文化上武装革命的军队,使军队成为文化先进、战无不胜的军队。为了扩大统一战线,要奉行团结、批评、教育和改造的原则,文化工作者要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热忱,积极联系群众。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革命统一战线。由于革命任务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团结的对象会有所不同,为此要辩证对待。在处理团结、批评、教育和改造的关系时,不能采取强制改造和强制教育,要遵循自觉自愿的原则,与此同时要做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2.建设精神文明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看到我国物质生产力落后的同时,敏锐地意识到精神文化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一方面强调抓社会主要矛盾,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强调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1)精神文明的提出
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物质生产上要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他认为,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早在1975年恢复工作主持全面整顿时,邓小平就开始关注和重视文化建设的问题。在其1977年再次恢复工作后,邓小平主动申请主抓科技和教育工作,积极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和地位,恢复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秩序,恢复全国高考,主持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和教育工作会议,对外派遣留学生,清算极左文艺方针等。
经过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出现了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作为一位政治家、改革家,邓小平敏锐地发现国内存在的一些不好的苗头和现象,为了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纠正错误做法,邓小平提出了建设精神文明的主张,由此,精神文明建设成为邓小平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他一再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其作为一个崭新的命题日益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2)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主要任务
关于精神文明问题,邓小平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及科学文化建设,主要任务是对人的塑造,即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新人。关于如何建设精神文明的问题,邓小平有着自己的思考,始终在探索和实践着。一是重视不同层次的思想道德建设。根据社会主义的特点,社会主义道德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包括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在职业领域,大力倡导职业道德,特别是党政部门,要求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洁,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在社会生活方面,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尊重关爱别人;另外,还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等。为此国家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净化了社会风气,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制定并推动贯彻落实《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一决议为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抓手,它从根本任务等六个方面对如何建设精神文明进行了安排部署。三是推动科学文化建设。在这方面,国家制定了科技体制及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重要文件,大刀阔斧地改革不合理的科技教育制度,释放科技生产力及教育活力。制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大大解放了科技生产力。
3.发展先进文化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重视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把党的自身建设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综合国力角度探讨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问题。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这一思想是江泽民在1994年1月的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所谓“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倡导有利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以及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所谓的“提倡多样化”,就是要继续坚持“双百”方针,鼓励积极探索与创造,提倡学术研究方面不同学派和观点的自由讨论,推动艺术创作方面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为此,要做到:首先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在建设祖国、抵御外侮、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这种精神最突出的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思想界的文化激荡,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使全体中国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其次,要反映时代精神。鼓励文艺工作者多关注和研究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创作出能够反映时代主旋律且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精神向上的文艺及文学作品。
(2)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思想是江泽民在21世纪初思考提出来的,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依法治国,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里的“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或思想品格,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如自强不息等;中国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如抗洪精神等。很显然,在这里江泽民将“德”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将其从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规范上升到了治国理政的国家方略高度,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党治理国家的方式也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是顺应时代潮流所作出的明智选择和决断。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公民良好的道德素质,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助于应对形形色色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了加快以德治国进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给出了自己的思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第一,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及“三个代表”的要求,凸显为人民服务宗旨,提升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增强防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第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鼓舞和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1994年,中央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使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制度上的抓手。第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方面的工作要扎实推进,如在乡村制定了乡规民约,在城市制定了市民守则,国家组织编写了一批优秀的社会公德普及读物,如《中国传统道德》《中国公民手册》以及《新三字经》等,受到了广泛欢迎;职业道德方面,大力倡导诚信经营、诚实做人、窗口文明服务以及服务承诺制等;家庭美德方面,提倡团结互爱,家庭和谐。国家还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提升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体系。第四,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也是江泽民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他认为,法治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法治和德治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法治是德治的升华,法制建设需要德治建设作为基础,德治建设需要法治的保驾护航。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提出了这一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这一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党中央吹响的向科学和教育高峰进军的号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党中央重点抓了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江泽民曾于1989年12月强调指出,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考虑、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要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优先重视教育发展及科技事业,提升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二是突出我们党对于科学技术工作的政治领导。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加强党对科技工作领导方面出台了很多具体措施,要求各级党委坚决执行党的科教方针政策,因时因地制宜,把推进科技进步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紧抓不放,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各党政领导要统筹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税务等各相关部门,加强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综合管理。三是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实施科教兴国,人才是关键,当代世界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为此,第一要重视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江泽民提出要打造三支人才队伍,即科学家队伍、工程技术专家队伍和科技管理专家队伍。第二要加快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为人才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第三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使用人才,使得人尽其才。
(二)文化软实力明确提出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总结和凝练了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创造性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理念,丰富发展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新的安排部署。由文化生产力到国家软实力,再到国家文化软实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日益深入,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思想趋于形成。
1.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然而,在软实力概念没有出现及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学者及我们党和政府已经关注到文化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继承发展了党的前几代领导人的文化建设理论,率先提出了“文化生产力”思想。
(1)文化生产力思想的提出
在软实力概念没有提出并被传入中国之前,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主要着眼于“文化力”和“文化生产力”的阐释和解读。“文化力”的概念最早是日本学者名和太郎在《经济与文化》中首先提出,他是在分析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文化市场机制方面使用的。国内学者较早研究“文化力”的是贾春峰,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论述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时,阐述了这一概念,这里的文化力主要指文化为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为了解读文化力,贾春峰写作了《文化力》《文化力观》《文化力启动经济力》《文化力制胜》《贾春峰说企业文化》等论著。
关于“文化生产力”,较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王恒富主编的《文化生产力的崛起》一书,书中认为:“在大文化观和大生产观看来,文化与生产力已不再是互不相干的两码事,它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在经历一场一体化运动。”
方伟在其著作《文化生产力:一种社会文明驱动源流的个人观》中对文化生产力的渊源、发展、特征以及作用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文化生产力“本体说”,揭示了文化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本质意义。
学界的研究引起了党的高层领导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文化生产力”思想,要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思想的提出,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出作了前期的思想探索和实践准备。
(2)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践
历史上,我们曾有一段时期过于看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社会效益,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经济效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明确了文化生产力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其他产品的生产共同构成社会的总生产,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文化产品在积极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同时要主动适应市场,占领市场和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统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致的。只有更好地占领市场,才能更多地占领阵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文化体制机制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制度,能够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005年底,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深化国有企事业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以及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新战略,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表现为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对于文化事业和产业功能没有很好定位,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混淆在一起,该加大投入力度的文化事业长期资金投入不足,该推向市场的文化产业却长期吃政府的大锅饭,导致文化事业不够繁荣,文化产业缺乏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二者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好地释放文化生产力,党中央重新明确了文化建设中政府承担的职责与市场应该发挥的作用,捋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党的十六大从功能定位上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了明确划分,一定程度上澄清了认识上的误区。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则提出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
2.提升国家软实力(www.xing528.com)
关于软实力建设,我们党和国家一开始就立意高远,将其明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称之为“国家软实力”,它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做了进一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提升国家软实力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潮流挑战的重要选择,是为了更好满足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是积极应对文化生活多样化态势所作出的决策部署。为了落实这一文化建设战略,党和国家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搞好廉政文化建设。
(1)国家软实力思想的提出与丰富
2006年11月,胡锦涛在“文联八大”的讲话中谈到,“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这是“软实力”概念第一次从党的时任最高领导人口中说出。在2007年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将网络文化建设与国家软实力发展结合起来,认为通过运用互联网这个文化建设平台,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有利于精神文明感染力和辐射力的作用发挥,有利于最终促进国家软实力发展。同年10月全国政协召开了“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专题协商会,会上,时任政协主席贾庆林就软实力建设的意义、内容作了讲话。政协会议的专题讨论,使广大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对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地位及具体措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深入的理解。
(2)提升国家软实力思路
提升网络建设软实力。网络文化是20世纪末新衍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互联网逐渐趋于普及和应用,日益深入和影响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交往。互联网具备方便快捷、信息传送规模大等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诸如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的渲染、网络赌博,特别是有害思想的非法入侵等。对于互联网的出现及发生的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将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上升到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强调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要坚持依法、科学及有效管理,突出主旋律,提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及服务,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为了进一步规范网络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专题对互联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部署,其主要任务是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在国家层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互联网及网络文化建设的文件。早在2000年9月,国务院就颁布实施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而文化部根据这个管理办法,于2003年5月制定出台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对互联网文化活动的性质、活动范围、申请程序、遵守的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和网络违法活动的处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文化部又于2011年3月制定发布了新版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增加了一些条款,如网游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等,并加大了对于部分违规情况的处罚力度。
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伴生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布局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这既需要实力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文化力量的精神支撑。为了在全社会构建和谐文化,党和国家重点抓了几项重要工作,一是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部署,在全社会倡导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以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为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舆论氛围;创建和谐社区,打造和谐家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相处。二是根据党的十七大安排部署,把建设和谐文化和培育文明风尚结合起来,弘扬社会正气,协调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增强社会诚信意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社会风尚。
搞好廉政文化建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继承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党风廉政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廉政文化建设思想,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整体纳入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础性工程中。2005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使用了“廉政文化”的概念。2007年1月,在十六届中央纪委第七次会议上,胡锦涛就加强干部作风问题提出了“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是:“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同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形成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以及权力运行监督机制。2008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预防腐败2008—2012工作规划,阐述了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加强“四德”(公德、道德、美德、品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2010年3月,中央纪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做出了相关部署:一是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理念和观念。二是把廉政文化创建同精神文明活动开展结合起来,使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以及家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廉洁意识。挖掘历史文化名胜、旅游景点中的廉洁资源,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阵地。三是研究廉政文化理论,创作、宣传廉政文化产品。四是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形成全社会合力。
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任务,这是对十六大以来的文化生产力、软实力思想的拓展,由此,文化软实力思想在我国正式形成。为了落实这一思想,国家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及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
(1)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正式形成
“文化软实力”思想确立于党的十七大,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文化重要性认识方面的重要突破,标志着这一思想正式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新着力点。为了落实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任务,胡锦涛曾在不同场合就其重要性作出多次强调,并就其具体任务做出了相关安排部署。2008年1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会议上,胡锦涛在阐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发展活力”问题时强调指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在2011年7月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文化强国的目标结合起来。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在文化建设方面,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
(2)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相关举措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文化在提升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并就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国家战略层面给出了构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决定行动方向,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了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发展的格局及新的发展趋势,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推进先进文化入脑入心,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的科学及道德素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支柱,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了进一步安排部署,一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是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党的十八大都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和安排,主要体现为,将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始终;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中小学、高校及职业院校的教育中,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抵制腐朽及错误思想的影响。与此同时,胡锦涛作为党的十六届、十七届最高领导人,通过自己的讲话、指示、批示等,积极推动、丰富拓展了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例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概括提炼出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三)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主要表现为,赋予文化软实力新的战略性地位和意义,坚持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人民中心论”,推进文化软实力发展新探索。
1.文化软实力提升意义再认识
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及胡锦涛等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思想,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意义进行再认识和再强调。
(1)召开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专题学习会
2013年下半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主题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就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专门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充分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对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视,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在国内及国际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会上,相关的文化研究专家就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强国建设做了讲解和汇报。为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由此可见,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对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站得更高、望得更远,主要着眼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文化建设,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在国内,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事关“两个百年”目标及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国际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则事关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众所周知,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过程。
(2)将文化软实力提升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并写入党章
党的十九大,是在新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安排部署,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上,关于文化软实力提升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安排和部署。
一是将文化软实力提升纳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目标。党的十九大在传统“三步走”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分“两步走”的新战略目标。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前了15年,放置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在这个阶段,文化软实力建设要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即“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深入”。
二是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党章。党章是我们党的根本法,全体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无条件遵从。党章中的总纲是党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章的前提和总则,即纲领和要领。党的十九大对党章进行了部分修改,在总纲部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增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中增加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概念,表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人民中心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始终关注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秉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就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要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性、积极性与能动性,初步形成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人民中心论”思想,具体表现为: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文化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及奉行人民评价文化优劣的原则。
(1)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文化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党不懈奋斗,始终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随着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如今,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不再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服务,国家需要在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上做文章,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这里的实惠包括文化的实惠,我们党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这其中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才能让人们最终摆脱物质的羁绊,真正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联合体。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关于创作导向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习近平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要是因为:一是人民是文化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建设者。文化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主要体现的是历史纵的方面,即人民群众的奋斗史。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不懈的奋斗史。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史、斗争史,以及为实现国家富强的改革开放史、建设史,都为相应时期的文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生活方式体现的是生活横的方面,即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具体生活。只有将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反映他们的具体生活,才能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二是人民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人民是生产方式的决定力量,在推动物质生产向前发展的同时,以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文化向前发展。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基层人民群众中产生,他们把文化创作与自身生产、生活结合起来,直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关于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于2016年11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有时代担当和民族担当,要弘扬正义,讴歌正能量,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艺工作者要不断创新,要把握住时代脉搏,坚持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推出一批接地气、反映群众生活、受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
(3)奉行人民评价文化的原则
评价文化产品好坏的标准有很多,但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和衡量尺度则是人民喜欢度和满意度。对于这一点,新一届党中央有着清醒的认识。文化作品及文化工作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这主要是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消费的最庞大群体,因而对于文化的优劣最有发言权。一部文化作品是否有价值,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能否被人民认同、认可和接纳,直至最终的消费,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真正实现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目的。一部文化作品,不管它形式多么新颖,内容多么充实,载体多么先进,如果对于人民来说没有价值,不被人民所接受,都会失去文化的现实意义。不要以为人民群众来自基层,就不懂得欣赏那些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更不懂得文艺批评,马克思曾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3.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再推进
当前,国家间的文化软实力较量日趋激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探索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破题之道,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思路、新探索及新实践。
(1)布局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八大以来的党中央突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习近平曾在纪念孔子2565周年诞辰会议上谈到,“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以及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指出中华文化是国家精神命脉,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壮大的文化沃土,是中国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根基。党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为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身体力行宣传中华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一国元首的文化态度和文化外交对于宣传、弘扬本国的文化至关重要。作为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无论是在国内主持召开会议、实地调研考察,还是接待外国元首、国际友人、政党领袖,习近平总是引经据典,时刻不忘宣传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人称习近平是中华文化的“第一代言人”,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重视和主动宣传。习近平曾经下过乡、插过队,在辛苦劳作之余,大量阅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在他身上,体现着一个知识分子浓浓的家国情怀。谈论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他信手拈来,言谈举止体现着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展现了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大国领导人风范。2015年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用典》一书,全书共有13个篇章,搜集了习近平长达27年的所有著述及重要讲话、文章中有285则典故,这些典故大多是从中国传统的经典古籍摘引而来,引用最多的是儒家经典名言,诸如《论语》等。《习近平用典》(第二辑)已于2018年4月出版,新收入了习近平2014年9月以来讲话及文章中的148则典故,包括敬民篇、治理篇、天下篇等11个方面。基于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了解的期盼,切实解决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一些误解和偏见,真正解决只重视“讲述”不重视“讲好”的问题。习近平本人是讲故事的大家,他身体力行讲好故事,无论是在会议发言,还是出访演讲、报刊署名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情达意,感染他人。在《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中共收入109则故事,概括其主要内容,具体表现为:一是讲好中国道路。重点强调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选择和历史选择;二是讲好中国梦。重点强调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相通性。三是做好宣传工作。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四个讲清楚”为新时期做好宣传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四是把握好相关原则。讲好中国故事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要着力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理念。五是打造讲好故事的平台和理念。
根据中央关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并推动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党和国家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该文件共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任务安排,主要有:“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该《实施意见》为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具体抓手,必将有力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随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制度、举措和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中宣部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委推出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中华经典诵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传统戏曲振兴、中华文化电视传播、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等项目;新设立的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项目启动实施。
(2)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十八大以来的新一届党中央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召开了专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就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坚持原则、战略任务、组织保证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做了强调和部署,从大本大源上回答了新形势下需要不需要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怎样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朝什么目标来努力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具体表现为:一是强调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取决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统筹协调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今中国正处于激烈的变革发展时期,时代需要理论先行,指导实践的发展。二是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术的原创能力不强,学科、学术以及话语体系总体水平不高;学术评价体系及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队伍总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并未过时,它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和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下去。四是落实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主要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五是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和改善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使党政部门的政策研究和智库有效对接,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7年5月16日,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使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了更好的抓手。该《意见》对于如何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做了具体安排:“一是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二是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三是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该《意见》强调指出,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地位,加强其学科建设;健全具有支撑作用的哲学社会学科;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升学术理论中国化水平;建立能够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以及学术评价体系;坚持用理论阐释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提升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更好地服务社会及人民大众。在这一《意见》的指导下,我国新型智库建设得以快速推进,一些高等院校和党校、行政学院以及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很多高校还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此外,一些高校尝试对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老师给予“思政津贴”,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