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统计学:随机性与确定性现象

社会统计学:随机性与确定性现象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客观现象可以分作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同样,水在常压下,加热到100 ℃必然沸腾,这也是确定性现象。对于确定性现象,其因果关系可归纳为:“若A,则必有B”。非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表2.2 列举了某企业全部女职工的结婚年龄。这是和确定性现象,如化验一滴水的成分就知道所有水的成分所不同的。表2.3 给出了某企业职工对独生子女的看法。表2.4第一次抽查结果统计表2.5第二次抽查结果统计

社会统计学:随机性与确定性现象

客观现象可以分作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 例如,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降落是确定性的。 我们只要知道物体开始降落时刻的高度和速度,就可以完全肯定地预言在随后任一时刻的运动情况。 同样,水在常压下,加热到100 ℃必然沸腾,这也是确定性现象。 对于确定性现象,其因果关系可归纳为:“若A,则必有B”。 A 与B 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函数关系B =f(A)和确定的函数图形。

非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 同样,如果把所指的某种条件也看作一种现象,那么这两种现象可以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不是唯一的,是非确定性关系。 比如说,如果两性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则他们就可能结为伴侣。 这里只存在可能性,而非必然结为伴侣。 实际上同样的价值观只能是两性结合的一项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全部条件。 因此非确定性关系可归纳为:“若A,则可能有B,但也可能有C,D,E。”A 与B 之间,表现为非确定性关系。 A 和B 之间虽然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和确定的函数图形,但仍然存在着某种联系。

任何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都是十分复杂的。 当我们仅研究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时,剩下的未被研究的因素就可能处在不同的状态,从而导致现象不能完全地确定。因此,大部分社会现象都具有非确定性,现象与现象之间联系的命题也往往是非确定性的。 我们不能像水到100 ℃必然沸腾那样来预言人到了某一年龄必然结婚。 同样,也不能像抽查一滴水而知所有水成分那样,抽查一部分人的情况就知道全体人的情况。 下面举例说明。

表2.2 列举了某企业全部女职工的结婚年龄。 由表2.2 可知,女职工总数N=100,企业女职工的平均结婚年龄 =25.26 岁。

表2.2 某企业女职工结婚年龄分布

现在如果进行的不是全体统计,而是抽查。 例如,从中任意地抽查10 名女职工,计算抽查的平均结婚年龄,并假设这样的抽查共进行了4 次。 于是有:

可见,4 次抽查结果相互都不相等,且都不等于总体的平均值。 即:

(www.xing528.com)

因此,对于社会调查资料,不存在局部平均值等于总体平均值的公式。 这是和确定性现象,如化验一滴水的成分就知道所有水的成分所不同的。

表2.3 给出了某企业职工对独生子女的看法。 为了比较总体与抽样结果的差异,我们再进行抽查,每次男、女各25 人。 抽查的方法是抓阄,这样可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表2.3 某企业职工对独生子女的态度统计

表2.4 和表2.5 列出了两次抽查的结果。 比较两次抽查的结果,其中第一次不赞成的人数是男多于女,而第二次却是女多于男。 而我们知道实际总体中男、女不赞成的总数是相等的,都等于30%。 可见,抽样结果的男多于女或女多于男都不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

表2.4 第一次抽查结果统计

表2.5 第二次抽查结果统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